中國農民工子弟 求學路艱辛
謝雯伃
一個上課日又結束了,不過學生們的課程還沒結束,他們魚貫走到當地小區中心,坐進由貨柜改建而成的教室繼續上課。
據“路透”報導,這些兒童來自中國各地的移工家庭,由于屬于流動人口,并未設籍于北京,所以沒有權利進入公立學校接受免費教育。
目前于北京定居的移工家庭已呈現永久居留狀態,故北京市官員所抱持的應對態度是寬容但不發給居留證。因此,為解決移工子女的就學問題,中國首都外圍開設了將近260所私立學校,提供移工子女教育。
然而這些學校的所在地地處邊陲,通常被劃歸為其它都市計劃用地,可能沒多久就會面臨被拆除的命運。
都市游牧民族
這是何以“打工子弟愛心會”決定要使用貨柜這種特殊方式作為北京東北郊區朝陽區黑橋村最新小區中心的建筑本體。該組織在這個小區為移工子女提供課后輔導。
“如果到時我們的校舍因為都市發展而需要搬遷,我們只要把貨柜收拾一下,就能跟這些家庭一起搬走”,該非政府組織澳籍華裔經理賈英(音譯)表示,“這些教室由貨柜制成,經過全面整修。”
打工子弟愛心會所建的小區活動中心中,已有一座在都市計劃之下,成為推土機的受害者。由于原址要建造購物商場,居住于該小區的移工被迫遷居。
所有貨柜屋學校所提供的課程都是免費的,這讓該組織所成立的小區中心人氣沸騰。貨柜屋課后輔導計劃招收名額為2百人,不過所有小區居民都能使用籃球場和運動器材。
每晚的課輔活動中,每小時都有不同的進度。志工教師會花頭一個鐘頭監督學生完成課后作業,接著會帶領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或是美術課。這項移工子弟課輔計劃的目的是要陪伴兒童渡過課后空堂。若沒有參加這項計劃,很多移工子女在放學后就要自己一個人留在家里,因為父母都還在工作。
“學校老師留給我們做的功課蠻難的。”9歲的學生李江進(音譯)表示。“如果我們不會寫,可以在課輔班里問這里的老師。這是為何我們到這里來。”
盼能獲得優質教育
中國政府2010年統計,全中國的移工約為2億6千140萬人,其中大多數為來自貧窮內陸地區的農民,他們搬到新興城市或沿海城市討生活。
由于無法選擇國立學校就讀,每月薪資平均為2千人民幣的移工父母每年至少得花上一個月的薪資讓子女就讀私立學校。然而,這類學校的教育質量又普遍低于公立學校。
黑橋村的私立學校共有超過6百名學生,班級人數由30到50人不等。許多學生在14或15歲時就中輟,加入父母的打工行列,長時間工作,可領取的薪資卻很少。
“通常移工子弟學校的班級人數非常非常多,而可用資源又相當有限。在這樣學校就讀的學生并無法獲得應有的教師關注。”賈英說。
“兒童喜歡學習,如果你給予他們所需的注意力的話,你可以因此帶給他們學習的興趣。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課輔計劃,鼓勵學生學習,更希望這能夠讓他們能夠繼續接受教育,越久越好。
2011-6-1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