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中小學評職稱的時候。
我妹妹師院畢業后,到新鄭一職高任教,至今已經16年了。這所學校距離縣城15公里,偏僻,條件不好。但是她工作踏實,掏出心來對待學生,我常能從她身上看出學生成才后洋洋自得的神采。
這兩天,她卻非常苦惱。電話里,竟然哭泣起來。原來,她學校符合晉職條件的有三個人,除了她是一線教師,那倆人一個是副校長、一個是教導主任。論積分,她遠遠超過那倆領導,能夠積到80多分。她告訴我,那倆領導都弄虛作假了。但是,學校推薦時,副校長穩操勝券。我妹妹氣不過,只好找局領導“理論”。現在還沒結果。
不過,我讓她把自己的積分情況和個人意見,整理成材料,如實報給局領導,應該說她才會“穩操勝券”。因為,她一點假沒做,而且一直在一線教學,辛辛苦苦,終于把自己的積分積夠了,盼望著能夠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
然而,她的遭遇還是讓我看到基層評職稱的種種不尋常。據聞,評職稱造假者居多,且不說什么“CN”刊物論文,單是那有限的名額就很不科學,有撒胡椒面的,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還有直接從鄭州市人事局直接要的,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據說,一個名額的市價在3-5萬元。
評職稱的“潛規則”盛行之下,就是那些被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普遍名不副實。這些老師要么不在一線,口碑極差;要么雖在一線但是素質欠佳,形象不高;要么言行舉止毫無“德高為師行高為范”,丟人現眼。
本來,職稱評定的目的是激勵廣大教師你追我趕“比學趕超”,讓學生收益,振興教育,但是事實上評職稱中的“假”與“惡”已經嚴重影響了多數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毋庸置疑,這是亟需糾正和改革的事情。由此,也不難看出,“錢學森之問”一定程度上在職稱評定制度上的糾結與難堪。
作者:朱永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