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大學生讓人心憂
馬教徒
·
2011-06-18
·
來源:烏有之鄉
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個在讀大學生成績優異,正準備考研,但令人痛心的是,這名大學生沒有想著去找份工作,或者做兼職家教養活自己,而是為殘疾的母親找了個看廁所的差事,逼迫母親掙錢供自己讀書。如此沒有道德觀念的學生,如此不孝的孩子,腦子再聰明,成績再好,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卻偏離了道德的航線,讓人感到憂心,寒心!
我的侄子也是這樣的,過年回家時,我跟他說你上學期間可以借著星期天和節假日出去做些事情,既可以賺點錢,還可以減輕你爸媽的負擔,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將來走上社會找工作相對來說要容易一些。可侄子卻說,我沒有必要現在就去工作,現在工作和三年后我畢業了工作有什么區別?不就早幾年工作嗎?我以后工作了多努力就行了,我爸媽都不說,你管那么多干嗎!看看看看,人家說的是振振有詞,我倒成多管閑事的人了!我哥嫂聽了只是淡淡地說,你小姑說得對,不要嘴壞。我知道,他們是舍不得兒子吃苦,卻不知這樣會使孩子滋生懶惰、依賴心理,是養優為患,會害了孩子!
其實,現在象那個不愿意自己工作,卻給自己母親找看廁所差事活養活自己;象我侄子這樣思想懶惰的大學生不是個別現象,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這些年輕孩子的懶惰行為把自己變成了三無心學生:沒有責任心,沒有孝心,沒有感恩心。造成三無心學生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僅家庭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學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是:家長心疼孩子,怕孩子在外面邊上學邊工作吃苦受罪,任何苦難寧肯自己承擔自己扛,也不讓孩子知道或分擔,把孩子寵成目中無人的小霸王比比皆是;學校教育的弊端在于: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我們的教育機制一直就在追求分數至上,學校把學生教育成考試的機器,道德教育、感恩教育基本就是空白,這正是我國年輕孩子道德理念嚴重缺失的原因所在。
家長愛孩子沒有錯,學校要求學生考出好成績也沒有錯,只是他們忽略了對孩子綜合素質方面教育的把握,希望我們的父母多給孩子自立的空間,學校多組織公益服務活動,為學生尋找為他人服務的快樂,尋找可以感動他們的機會,讓他們能明白做人的道理,創造一個心理能夠健康成長的環境!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