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立孔”落幕后留給中國政治舞臺的思考
百日立孔(公元2011年1月11日—4月21日)。本人這般寫法并非摹擬身平簡介,而是為了彰顯時間數字之精確。孔子于中國舞臺匆匆來去,數字精確到如此短命,分明就是一場笑話。更何況,百日前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膽地來,百日后又居然會在一夜之間偷偷摸摸地走,這大相徑庭的行為自然又是一場笑話。再何況,立孔時搬出高官們參加落成儀式,說這九五之尊站到天安門前具有“特殊的政治與文化地位”,該是何等地正式。撤孔時又打著設計方案作幌子,說這文化名人因雕塑園竣工“移至國博西側北庭院內”,原來偌大的落成儀式不過是“暫安放”,這自相矛盾的語言自然更是一場笑話。鬧笑話是源自于極不嚴肅,但極不嚴肅的背后卻是嚴肅的政治內涵。
百年非孔(公元1911—2011年)。本人這般寫法也并非摹擬身平簡介,也而是為了彰顯時間數字之精確??鬃恿⑾裼谥袊枧_,正是其隨同封建帝制退出中國舞臺的百年之祭。雖然這百年中,先有北洋軍閥頒布“尊孔令”,害得五四運動打孔;后有林彪集團“克己復禮”,害得文化革命批孔;現有改革精英“百日立孔”,害得網民群眾倒孔。但這畢竟都是瞬間故事,孔子在中國舞臺早已成為非主流,已被理所當然地置于古代史中。本人從來篤信毛主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和一分為二的歷史唯物主義原則,對孔子不茍合于一概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激態度。老夫子原本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其地位不亞于釋迦牟尼、耶和華、泰勒斯和黑格爾們,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時代局限之下,首開中國教育之先河,又邁開哲學反映論的第一步,還以他的思想成就了世界封建文化之最,實則是偉大非凡,不能不說是中國的驕傲,但這驕傲只能是驕傲的歷史和歷史的驕傲。百年非孔之后的百日立孔,以今日之無奈落到求救于死人的地步,則不能不說是中國的恥辱,而這恥辱自然是恥辱的現代和現代的恥辱?! ?/p>
中國國家博物館本是“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正如《求是》雜志本是“《紅旗》”雜志一樣,只不過是被人把革命和紅旗改革了。立孔于此,無非就是當今“英雄史觀”取代“人們創造歷史”的昭示。至于面向天安門,讓孔子與毛主席對立,這正是時下以維護剝削對抗消滅剝削的最好闡釋。其實向深處探去,其意義還遠非如此。一定有人認為,就此丁點小事竟被鬧得沸沸揚揚,實在是小題大作,借題發揮,時至今日還拿此說事,更有死纏爛打揪住不放之嫌。本人則大不為然,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小事一件,能掀起如此軒然大波就已經不是一件小事,因為立孔觸到了中國的政治敏感之處,證實了中國情緒的躁動,它是被人拋出的一根測風標和體溫計,在百日之內成功地測試了時令中國的風向和溫度,籌成了中國現代政治斗爭的縮影?! ?/p>
百日立孔的更深處,在于孔子的“中庸之道”。春秋時期是兩種政治制度的更迭期,突出激烈的社會矛盾造就了終生全面矛盾的孔子,使其宇宙觀存在天命論和人文思想的矛盾,認識論存在先驗論和反映論的矛盾,歷史觀存在保守和改革的矛盾,政治論存在暴政和德政的矛盾,處世觀存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就連孔子自己,分明是沒落奴隸主貴族階級的代表,其思想學說卻為封建大地主階級所用,豈能不矛盾。在種種矛盾之中,孔子選擇了中庸之道作為他整個思想的軸線。對于紛亂的社會矛盾,孔子提出用“禮”和“仁”來調整統一,以中庸來“允執其中”,既不站在矛盾的否定方面促成矛盾轉化,也不支持矛盾的肯定方面實行殘酷斗爭,而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使矛盾統一體協調地保持下去。這種中庸,很是合了現如今穩定的口味,成為百日立孔的真正切入點。
百年非孔的今天,民運分子通過《零八憲章》全盤否定中國百年革命史,借推動政治改革發動顏色革命,欲推翻共和體制建立聯邦國家。毛派共產黨人意識到中國已到危險關頭,呼吁回歸毛澤東時代,實現社會主義的偉大復興。黨內走資派打造的官僚體制日益腐敗,依仗篡奪的黨和國家權力維護資本主義改革的既得利益,堅持反動的官僚資本主義道路。中國舞臺上矛盾百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與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觀之間的矛盾,人民大眾和腐敗官權之間的矛盾,雇傭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矛盾,停滯的農村和膨脹的城市之間的矛盾,通貨膨脹與百姓消費的矛盾,還有貧富兩極分化的矛盾,相互交織,錯綜復雜。此時的百日立孔,不知是否預示要站在中立的角度,使矛盾統一體協調地保持下去,還是要預示著兩種政治制度的更迭??傊菚r下中國政治,欲前是舉步維艱,欲回是積重難返,有用的思想不愿用,愿用的思想沒有用,因此不得不去抱死人的大腿,讓全世界貽笑大方?! ?/p>
“百日立孔”事件形式上的確落幕了,但它留給中國政治舞臺的卻是深深的思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