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也需吸取“科舉制度”的教訓
昨日是高考的第一天,備受關注的南科大45名學子無人參加高考。記者昨晚從南科大學生獲得證實,據學生介紹,此前在南科大布置了兩個考場,但是昨天并沒有學生去考試。
對于南科大的學生拒絕參加高考,教育界人士熊丙奇表示:我是比較贊賞的。他們的做法堅持了南科大辦學的初衷:自主招生、自授學位。他們現在表現出的勇氣,會讓南科大繼續堅持自己的辦學宗旨。
而之前也有許多社會人士紛紛表示了對南科大學生的同情,認為應該允許南科大的學生不參加高考,十分支持南科大自主招生、自發學歷和學位等辦學方針。覺得南科大的教改代表著一種進步的教育改革方向,這樣的改革有理由同高考一樣受到禮遇和支持:因為南科大的成敗關系的不僅是朱清時及他的45個學生的命運,也關系了教改乃至中國教育的前途。
對此筆者卻覺得在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對于高考改革還是需要吸取一下“科舉制度”的教訓,不要輕易允許高校繞開高考,自主招生為好。
科舉制度本是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分科取士制度,為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提供了出仕為官,造福國家地方的機會。但是一旦考試內容僵化,以八股文章取士,充滿舞弊后就問題重重,違背了科舉制度的初衷,以致遭受了人們的盲目批判,甚至一廢了之。但是廢止科舉考試制度后在人才選拔方面卻造成了更大的混亂,以致改革開放后不得不重啟與之類似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制度。
因此高考改革也應該將改革重點放在考試內容和細節制度等方面,而非廢棄高考制度本身。
比如讓英語這個類似于八股文章、不太實用的科目不再成為高考的必考科目,同時也不再成為評定職稱等的必須項目。或及考試內容多些應用題、實用題,少些選擇題、真空題等。選擇題、真空題等雖然方便了閱卷,卻如同八股文章那樣,容易使學生成為死讀書的高分低能書呆子。
至于那些高校自主招生、學校推薦之類的改革,還是不必繼續下去,予以取消為好啊。
作者:陳健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