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層層推進,中國教育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活躍階段,尤其是基礎教育,各種嶄新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思維競相提出,富有創見的教學模式成批量地推出,一大批名校和名師應運而生。其思想沖擊之猛烈,影響波及之深遠,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并且正向縱深發展,有愈演愈烈之趨勢。
然而,真正從事第一線教學工作的廣大教師,對新課改卻不是積極地響應,有很多人只是在行政干預之下很被動地參與到其中來的。他們普遍感到迷惑、彷徨和陣痛。因為在新的理念燭照下,原本駕輕就熟的課堂,已經變得難以掌控;原本相濡以沫的學生,已經變得難以馴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這個職業已經不再穩定,教師這個崗位有了強烈的危機感。
新課改首先擎起的依然是素質教育的大旗。素質教育大概是在二十年前提出來的,時間較早。最初突破傳統教育禁錮的就是素質教育,今天在各個方面做得非常精細的新課改也是發軔于此。應當承認,素質教育是一種理想化的教育,其初衷是要把學生從分數下解放出來,以培養他們的能力為起點,以發展他們的素質為根本。但是時至今天,素質教育并沒有真正重視起來,分數其實還是評價學生最重要的標準。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大環境下,各類考試的競爭空前激烈,素質教育便與現實漸行漸遠,最終會淪為一種概念。
新課改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實際上體現了一種人本思想,非常符合時代的潮流。它要求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確認識學生,真正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從而開發心智、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最終實現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培養目標。這些理念無疑是非常先進的,但是學校教育始終不能脫離于社會大環境,否則只是一種 “烏托邦”似的空想而已。事實上,世俗化的社會對校園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道德的底線正被不斷地突破,教師和學生之間、學校和社會之間早已呈現不正常的狀態。如果這種狀況不改變的話,那么,即使再先進的理念也很難滲透下去,只會變成一種善良的愿望。
高效課堂建設是近年來談得較多的課改話題,它其實是前幾年搞的有效教學的一種深化,對課堂教學的目標制定、內容選擇、方法運用、測定評價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指導。這種顛覆性的結果,是使一線教師懷疑自己以往的教法,似乎都是不正確的、不科學的,不再適應時代要求,必須徹底摒棄。有位專家出了本書,名字干脆就叫《我給傳統課堂打零分》。如此一來,各個學校紛紛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重新審視,在考察、學習、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之后,強勢推行以為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以此來實現建設高效課堂的最終目標。
但是,很多高效課堂并不像許多人臆想的那樣高效,甚至有效。首先,課堂教學的效益是靠人實現的。同樣的模式,不同的人教,或面對不同的學生,效果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模式,同一位老師可以教出同樣的效果。不能簡單地評定哪一種模式高效,哪一種模式低效,甚至無效。其次,課后的作業課堂來解決,不能算是高效。不是要相信自己的學生嗎?那就不要以為他們課后都是在玩、都在抄襲作業。否則,課堂不玩課后瘋玩,以此換來的所謂“高效”,不要也罷。再次,“聞道有先后”,應允許學生課堂理解不了的問題,課后再慢慢去想;“教然后知困”,應允許老師這節課沒講通的問題,下節課再重新講。我想,最終的教學效果應該沒有什么差異,不能用“高效課堂”一棍子打死。
高效課堂的提出者,其實自己的理論依據十分矛盾而且含糊。衡量所謂的“高效”,也沒有別的好辦法,那就用成績說話。但他們不敢公開分數,搞成績排名,因為那會落入應試教育的窠臼,會無形中驗證應試教育比素質教育更有效。所以,課堂教學是不是有效,甚至高效,老師說了不算,完全要由專家來評定。于是,我們便常常觀摩到一些經過精雕細琢并得到專家首肯的高效課堂示范課,而執掌教鞭的往往是一些伶牙俐齒的美女教師,仿佛置身于選拔超女的舞臺,令人莫衷一是。
新課改,是教育專家們提出來的,我們毋庸懷疑這場改革的動機。但其常常是在教改的執行者——教師身上做文章,已令他們不堪重負;常常是在教改的主陣地——課堂之上動手術,已使課堂失去往日的莊重。而新課改之下的學生是怎么想的、怎么學的,往往無人關注。在市場大潮沖擊下,道德教育的陣地全面喪失,往往無人問津。而由此產生的教師與學生、學校與社會的矛盾沖突,更是無人思考、無人解決。于是在今天,有了廣大一線教師深陷教育困境的無盡感慨,有了一批批學生中途輟學的莫名尷尬。很多學生在享受完義務教育成果之后,無力升入理想高中,又不甘情愿選擇職高。面對那些迷茫而無助的眼神,不知教育專家們會有何感想。
有人會說,課改中出現的問題最終要通過深化課改來解決。這也許是對的,但有時不妨冷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為什么要課改?朝哪個方向改?會改成什么樣?其實不管怎么改,我們都是要提高教育質量的。而在中高考制度基本不變的背景下,分數是唯一公平而重要的標準。這一點沒有必要遮遮掩掩。像一些課改名校,如山東的杜郎口中學、溧水的東廬中學、溧陽的后六中學等,都是以分數高取勝。這是絕大多數一線教師的普遍想法,這也是學生家長們追求名校效應的最根本的驅動力。專家們如果連這一點也看不到的話,大家就不難預測到課改的最終結果。
最后我想說的是,教育原本就不是輕松的事業。廣大教師每天要面對那一個個活生生的教育個體,不敢有一點閃失,不敢有一點松懈,可以說,對他們最有感情、真正關心他們的,便是這些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一線教師。絕大多數教師會拷問自己的良心,對自己教出來的每一個學生負責。因此,教育不應該搞得如此復雜、如此繁重、如此隨便,這樣會失去其固有的純凈和莊重,使教的人和被教的人都感到有壓力、有負擔,都感受不到教育本身所帶來的快樂。這樣的課改還有什么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