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為何瞄準“真維斯樓”(人民時評)
李泓冰
紛爭背后隱喻著一種社會心態:誰都可以媚俗,但大學不能,否則我們這個民族的精氣神或將無所歸依
清華驟然冒出個“真維斯樓”,一時滿城風雨。校方回應,捐資給校園建設并予以冠名,在國內外大學中非常普遍。在清華,以企業命名的樓也不鮮見。果然,打開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官方網頁,大樓的冠名權招標是明碼實價的:軟件學院館5200萬元,生物醫學館1億元……
是啊,舉目四望,全國校園里有多少企業赫然冠名學府,大家何以獨獨對“真維斯樓”不依不饒?而引起“圍觀”爭議的,又豈獨清華?前不久,北師大一教授在微博告誡學生,“40歲時沒有4000萬不要來見我”;這兩天,云南大學一位副教授又傲然對MBA學員炫富,更提醒同行:“大學教師全心投入教學是種毀滅”……
以前被人們敬仰不已、并視為“象牙塔”的大學,如今接二連三地放下身段,取悅商場,這樣的“不約而同”,恐怕不僅僅是缺錢那么簡單。
清華的委屈是真實的,那些忽然被當成輿論靶子“示眾”的教授們也有理由喊冤。試想,倘若一個“全心投入教學”的教授,一個全心供奉學術的校長,一個全心“追隨兼容并包,恪盡學術自由”精神的大學,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真有生存之虞,該如何選擇?
在一個“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的社會環境里,大學要做到遺世獨立,難。
有報道稱,中國高校總負債額巨大,有的名校甚至因負債數十億元而有破產危機。捉襟見肘的財政,讓大學不得不為稻粱謀,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一下高校財政體制之疏了。
冠名教學樓不始于今日,甚至也并不始于中國、始于清華,而輿論偏于今日聳動,想來一是網絡圍觀之聲勢遠甚往昔,二是也許覺得更具社會聲譽的企業才配清華?三來,可能反映了最堪重視的社會心態——大學的文明之魂、民族之魂、學術之魂總要有一個相對清靜而獨立的安放之所。
當浮躁而功利的財富至上價值觀大行其道之際,公眾對大學的期許較往日尤有甚之。用愛因斯坦的話來說,“大學向來是把傳統的財富從一代傳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場所”——此“財富”顯然不是“真維斯樓”背后的財富,而是精神財富。他還有一句話,“追求客觀真理和知識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負有傳承文化神圣職責的教育,不僅僅是發展的手段,更是目的。
因此,這數場紛爭或許提示我們:大學應該保持對高尚的追求,否則我們這個民族的精氣神或將無所歸依。從另一個角度看,名滿天下,難免謗亦隨之。這“謗”,是鞭策,更是期許。民氣可用,是大學發展的真正動力所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