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時期,長江流域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旱情,既包括三峽大壩所在地湖北省在內的下游省份,也包括大壩上游的重慶。目前,各地黨和政府正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緊急投入抗旱保豐收緊張工作。
值此之際,那些汶川大地震后曾蠢動一時的“不安定因素”又紛紛抬頭,將災害根由毫無根據地歸結為三峽工程,繼而矛頭直指共產黨。有人說三峽工程是為毛澤東樹碑立傳,是共產黨最大的形象工程,遺害子孫萬代。更有極端份子呼吁炸掉大壩,而且越早越好。
眾所周知,開發長江三峽水力資源的最早設想,是由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設計劃中提出。上世紀40年代,國民黨政府和美國墾務局合作,對三峽工程做過一些初步的勘測、設計和研究工作。限于政治、財力、技術、戰爭等因素,設想只是紙上談兵。
新中國成立伊始,國家為了治理長江水害、開發長江水利,成立了長江水利委員會,從事長江流域的規劃工作。
1954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周恩來總理親自領導荊江分洪工程,湖北的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在這次特大洪水中損失慘重。但這也加速了包括三峽工程在內的治理開發研究步伐。在地質、電力、交通等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國家開展了三峽工程的勘測設計和科研工作。當時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是防洪,曾設想過修建二百一十幾米高的壩,遷移重慶,一舉解決長江中下游的洪災,同時裝機3000萬千瓦以上,還推薦盡快開工修建。這一構思比較激進。
1958年3月,中央成都會議決定,對三峽工程需采取既積極又慎重的方針,重慶不能受淹,水庫蓄水位不能超過200米,而且要研究更低的方案。在此以后,研究的方案都傾向于蓄水位200米,裝機2500萬千瓦。70年代中,作為“三峽工程的實戰準備”,修建了三峽工程的組成部分,即下游的反調節水庫葛洲壩樞紐。到80年代,水電部考慮到蓄水位200米方案的移民量過大,困難太多,指示“長水委”研究提出各種較低的方案供國家決策。“長水委”于1983年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推薦正常蓄水位150米的方案。此方案可裝機 1300萬千瓦,有一定的防洪能力,也能改善數百公里川江航道。這個方案經國家計委組織350多位專家和領導審查,1984年4月國務院原則批準可行性報告,只將壩頂高程提高了10米,以便遇到特大洪水時超額攔蓄洪水,以減輕中下游洪災,并著手籌建。
1984年9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報告國務院,要求將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提高到180米,以便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交通部也持同樣看法。因此,國家計委、科委受國務院委托,組織專家進一步論證三峽工程的水位問題。
在此期間,曾出現了很大的意見分歧。1986年4月,中央領導和有關方面視察三峽后,中央和國務院下達了15號文件,責成水電部負責,重新組織對三峽工程的全面論證工作,并重編可行性報告供中央決策。
為做好重新論證工作,論證領導小組商請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全國政協經濟建設組、國務院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協、財政部、交通部、機械電子部、四川省、湖北省、國務院三峽地區經濟開發辦公室等單位推薦人選,聘為特邀顧問。具體的論證工作首先確定了論證專題,共計地質地震、樞紐建筑物、水文、泥沙、生態環境、施工、機電、投資估算、移民、防洪、發電、航運、綜合規劃與水位以及綜合經濟評價等14個,各專家組獨立開展工作,從擬定工作綱要,組織調查研究試驗計算,舉行各種形式會議討論,直到起草、通過、修改和確定論證報告,全由專家組獨立進行并對報告負責。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僅起確定專題、組織專家組傳達學習中央文件精神、提出論證要求、審定工作大綱、協調各組工作和審議論證報告的作用。
由于各方面對三峽工程的要求各異,對蓄水位及開發方式看法不同,因此首先通過綜合分析和討論,初選出一個可以滿足經濟部門及地區最低要求而又在移民、泥沙和生態環境等制約因素容許范圍內的方案,也就是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水位方案,作為三峽工程的代表性方案,以便深入論證比較。1987年4月,領導小組第四次擴大會議審議通過了最終正常蓄水位175米、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初選方案。
然后是圍繞這個方案開展各專題的深入論證,并擬定各種替代(比較)方案,比較不建、早建或晚建三峽工程的利弊得失。在14個專家組完成論證報告后,再根據專家組的結論重新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峽工程經過充分論證后,1992年獲得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開始蓄水發電,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峽工程凝聚了幾代領導人、科學家和建設者的心血。首先在于她對于“防洪”的意義和作用。數百年來長江流域洪災不斷。1860、1870年的特大洪水使人們至今談虎色變。上世紀的1931、1935以及建國后的1954年洪水,都損失慘重,人們余悸猶存。只有三峽大壩才具有根本的錯峰分流的抗洪作用。其次在于她提供的電能。中國經濟建設迅猛發展,假如沒有三峽電力的貢獻,在煤炭緊缺、小火電污染、日本核泄漏、風能存在難以克服的市場障礙的情況下,中國社會發展的“動力”從哪里來?
當然,任何的大型工程都有利弊,一是建設前的論證不可能囊括一切不可預知因素,人畢竟不是神仙。這需要在運行中不斷探索和發現,對問題采取積極的態度去解決。二是運行過程中同樣需要科學管理,一方面將最初設計功能發揮到極致,另一方面要防止利益沖突和管理的惰性引發新的矛盾。湖北的電價矛盾、庫區的蓄泄等,已經引起群眾有意見。
對于社會來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建設者,都有責任維護前人的建設成果。
湖北等省份干旱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長時間不下雨,二是以前修建的中小型水利幾乎破壞殆盡。如果說主要原因是三峽大壩建錯了,也可以拿出科學的論據,好讓人們信服。不說華北、河南的冬春干旱,僅湖北省的十堰、襄陽與三峽大壩南北相對,照樣干旱,這與大壩有什么關系?
今讀某著名媒體文章,標題為《三峽大壩所在地宜昌遭遇罕見大旱農田受災(圖)》,本博看標題以為總該分析一下大壩與干旱的因果關系了。其實,文章只是報導旱情,所附圖片也并非宜昌的,有圖片還經過了PS。對于這種莫名其妙的“拉進”三峽大壩行為,本博跟帖說:“文章標題加上‘三峽大壩所在地’的定語有‘誘導之嫌’,如果某新聞標題為《XXX媒體總部所在地北京出現嚴重沙塵暴市民遭殃》又如何?”不出所料,跟帖被刪除,而掛在網上的帖子幾乎都是發泄對三峽工程、對當局的不滿,極少保留建設性意見。
在一些小網站及一些個人主頁上,近來充斥著大量的攻擊性言論。言論自由是公民的權利,但少數人引導輿論、制造輿論,加上一些媒體的迎合,對當前的抗旱工作是鼓勁兒還是制造障礙呢?看來,輿論陣地放棄不得。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