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經濟改革正在吹響轉折的新號角,這就是,由過去片面注重自由市場的“變計劃體制為市場體制”為目標的改革開始向重視計劃逐步向“計劃市場并舉”的新的方向的轉折的號角。
這一改革轉折選擇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
在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與社會主義不鞏固階段》一文中,我解釋了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不鞏固階段,并說明了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道路之間的復辟與反復辟、改造與反改造之間的的斗爭”和“主要歷史任務就是完成對資本主義的全面的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經濟改革的轉折,實際上是由過去“片面強調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到開始“強調加強對資本主義經濟改造”的開始,是完成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經濟改造的重要過程。
我國建國之初,雖然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但是在經濟上還不具備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在整個社會生產中占據絕對統治地位的客觀條件。雖然我國在1953年~1956年之間“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完成了對資本主義的三大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基礎”實現了社會主義經濟在整個社會生產中占據絕對統治地位,但今天我們不得不說當時的行動是一種超越現實的人為地拔苗助長的行動。因為當時并不具備實現“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在整個社會生產中占據絕對統治地位”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客觀條件:一、從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上看,生產力水平還比較落后,一部分高度社會化的先進的社會生產力與大量的落后的機器化、半機器化生產、手工生產同時并存,高度社會化的先進的社會生產力不僅還沒有在整個社會生產中占據統治地位甚至還是相對“少數”。二、從當時技術條件來看,信息技術才處于剛起步階段,還不具備“實現對社會生產的信息計劃管理的”技術條件。三、從當時的國家經濟管理及企業管理人才隊伍來看,沒有“一支具有豐富文化知識和豐富經濟管理經驗的高素質的國家經濟管理人才和企業管理人才隊伍”,當時還是大量的“泥腿子”出身的老革命者管理政府經濟部門和各級企業。四、從相關制度建設來看,一整套的相關的健全的制度沒有形成,不僅相關的管理人才選用淘汰制度等政治保障體制沒有形成,而且在經濟領域象企業活動民主管理監督制度、按勞分配分配制度、企業用工競爭淘汰機制等都沒有形成。鑒于以上情況,我們不得不說當時我們的社會主義改造犯了嚴重超越現實條件的躍進式的人為拔苗助長的錯誤,犯了一種“小腳穿大鞋”的錯誤。固然大腳穿小鞋不舒服,同時小腳穿大鞋走起路來也是不方便的,妨礙走路的速度的。
用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當時就像是“一個斗大字不識一升”的一個愣小子弄了個破炮架發射一顆帶著毛病的火箭導彈,不出問題才怪呢!也正是如此,出現了我們經濟制度反而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
從七十年代末我們進行的“改革”,實際上是對于我們曾經的“嚴重超越現實條件的躍進式的人為拔苗助長的錯誤”的理性糾正和對于“嚴重超越現實”的理性回歸,是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我們有計劃的退卻向資本主義讓出部分陣地”的“有意識的迂回的行動”。
經過“改革”三十多年的發展到今天現實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從生產力的水平來看,先進的高度社會化的信息化智能化生產大量存在,并在整個社會生產中發揮先導作用。二、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高度發展,使各種信息的快速傳遞與處理成為可能,為對社會生產進行計劃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三、我們社會已經具有了“一支具有豐富文化知識和豐富經濟管理經驗、高素質的國家經濟管理人才和企業管理人才隊伍”。四、我們各種相關的經濟發展保障制度和經濟管理機制逐步形成發展和完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開始新的“由過去‘片面強調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到開始‘強調加強對資本主義經濟改造’”“由過去片面注重自由市場的‘變計劃體制為市場體制’為目標的改革開始向重視計劃逐步向‘計劃市場并舉’”轉折是一種正確的選擇。
我們說我們開始了改革的新轉折,是有著充分的依據的。
一、由山西開始的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由山西開始的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的所謂“國進民退”顯然是一種“在經濟發展的某些部門和領域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改造”。對于這一行動,有些人大為不滿,不斷攻擊大肆,說什么“這是‘國進民退’”“與民爭利,奪利于民”,是“歷史倒退”。在這里我要說的是,這種“國進民退”有什么不好?!是爭了誰得利,奪了誰得利?!這種“國進民退”是不是更有利于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和人民利益的保障?!我們說,這種“國進”進得好,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應該繼續“進”!
二、國家加強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國家加強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是“用國家強大的經濟宏觀調控的力量制約、抑制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活動及增加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因素的行動”。在國家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中,通過強有力的國家宏觀調控制約、抑制了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活動的行為。國家經適房、平價房廉租房、公租房等大量的社會保障性住房推出,這些商品和網服務實現消費的轉換形式顯然不是純粹的市場商品交易的形式而是帶有明顯的計劃產品供應的形式,也就是說在其中注入增加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因素。
三、義務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社會醫療保險等。義務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社會醫療保險等這些服務產品的供給,顯然是一種計劃的產品供給形式而不是市場商品交易形式。還有我們正在逐步推開的建立公益性醫院的醫療改革,顯然改革的方向也不再是“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自由市場形式”而是向著“實現醫療公益性產品的計劃調配方式”轉變。
四、我國從去年推行的“家電下鄉財政補貼政策和汽車下鄉財政補貼計劃”等。在這些活動中,這些購買家電和各種車輛的財政補貼部分的實現顯然也不是通過市場商品交易形式而是通過計劃產品供給的形式實現的。
五、農村的糧農種糧養殖等補貼。這種補貼顯然也是一種計劃產品分配形式而不是市場商品分配形式。
以上說明,中國經濟改革正在發生新的轉折。這種轉折,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適應社會發展的正確性的選擇。某些人不必為此“大驚小怪”,也不必因此“滿腹委屈”“痛哭流涕”,更不必要對此“橫加指責”“破口大罵”。我們也沒有必要因這些人“大驚小怪”“滿腹委屈”“痛哭流涕”甚至“橫加指責”“破口大罵”而猶豫、彷徨甚至退縮,應該是更加堅定步伐,昂首向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