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斃拉丹能證明什么?
拉丹被擊斃了!消息傳開,立即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反響:
美國上下是一片歡騰,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聚集在白宮附近,揮舞著拳頭和國旗,高呼“美國,美國!”在“9·11”事件的發生地紐約,更是掀起了熱烈慶祝狂歡。
相對美國民眾的狂熱,在阿拉伯世界卻是一種截然不同的反映:有的不相信這一死訊,認為“這不是真的”;有的認為,拉丹可能“遇害”,“但他關于圣戰的精神不死”;更有人認為,“拉丹的死不重要,因為‘基地’組織已超越他本身,而成為一股巨大的思想力量。”([路透社阿富汗坎大哈5月2日電]見5月3日《參考消息》第1版)
撇除以上兩種極端的反映,客觀地說,本·拉丹制造“9·11”事件,搞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實在是罪該萬死,如今被擊斃了,也屬活該。然而,美國也確實應該反省一下:
一個口口聲聲講“民主”、講“人權”的國家,為什么會到處遭人家仇恨呢?拉丹制造“9·11”事件,難道與美國長期采取袒護以色列、壓制巴勒斯坦這種錯誤的外交政策無關?拉丹恐怖主義的出現,難道不正是阿拉伯民族反美情緒的一種扭曲的極端表現?
不錯,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然而,作為超級大國就可以為所欲為地搞霸權主義了嗎?
任意干涉別國內政,特別是小國、弱國的內部事務;任意顛覆別國政權,完全無視聯合國憲章與國際關系準則;任意發動戰爭,只要不順從我,就說你不“民主”、沒“人權”!甚至制造“莫須有”(諸如“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邪惡政權”等)的借口,打著“正義”的旗號,伙同一些幫兇國家出兵干涉,以“現代科技”對別國進行狂轟濫炸,造成多少平民的死亡,多少人家破人亡無家可歸,造成多少戰爭孤兒?……可以毫不夸張地講,當今的美國已成了“國際暴君”,一種國家恐怖主義,成了世界最大的動亂策源地,成了世界不安的禍根。
拉丹被擊斃,按理是美國反思自己的外交政策,改變“反恐”戰略,改變反恐的雙重標準,改正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錯誤的良機,是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的大好時機。可是,美國總統并沒有這樣做,相反,卻把這件事作為張揚霸權主義無所不能的“例證”。就在奧巴向美國人民宣告拉丹被擊斃的講話中,他道:
擊斃拉丹,“證明了美國的偉大和美國人的決心。”“今天我們再次印證:只要美國下定決心,這個國家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夠實現。”(《奧巴馬就拉登之死講話》2011年05月02日14:27中國日報網)言下之意,我們美國是何等的“強大”,我們美國只要想干,就是“無所不能”的!
擊斃拉丹,真的能證明美國的“偉大”嗎?否!
不知道奧巴馬總統是不是知道美國的歷史。想當年北美大陸十三州殖民地,為了擺脫當時世界超級大國英國的統治,打了一場堪稱艱苦卓絕的獨立戰爭。正是這一場戰爭,誕生了一個新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并改變了世界近現代史的面貌。像這樣偉大的歷史事件,如果從1775年4月的列克星邨槍聲起算,到1781年10月華盛頓接受英軍司令康華利投降,前后僅化了6年時間;即使以1781年英美簽訂《巴黎條約》在法理上作為結束,也不過8年時間。
美國歷史上的南北戰爭怎么樣?它被稱之為美國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正是這次戰爭的勝利維護了美國的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極大地解放了美國的生產力,為美國的崛起創造了條件。這么一個偉大的事件從1861年4月南方奴隸主挑起內戰開始,到1865年4月北軍攻克叛軍老窠里士滿,宣告戰爭結束,前后才進行了4年!
可是,如今美國身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為了抓一個拉丹,竟然舉全國與西方盟國之力,化了8000多億美元的軍費(僅舉報拉丹行蹤線索的“獎金”就化去7000萬美元!),發動了兩場反恐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死傷美軍數以萬計,死傷平民更是數十萬計,整整歷時10年,在付出如此巨大代價后,才把拉丹擊斃。這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又不知道“偉大”在哪里?如果一定要證明什么,那它不僅不能證明美國的“偉大”,恰恰只能證明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反恐”的無能。
擊斃拉丹,真的能證明美國人始終如一的“決心”嗎?否!
美國人的“決心”歷來是實用主義的。2001年10月,當美國發起“反恐”戰爭——阿富汗戰爭時,當時布什總統就明確宣布過戰爭目標有兩條:一是捉拿制造“9·11”事件的幕后黑手拉丹,消滅基地組織;二是消滅包庇拉丹恐怖主義的阿富汗塔利班勢力。
同年11月中旬,在聯軍的攻擊下,塔利班放棄喀布爾逃往山區,北方聯盟部隊占領了喀布爾市。
12月22日,在美軍幫助下,新的阿富汗臨時政府成立,卡爾扎伊任主席。2004年12月7日,通過選舉,卡爾扎伊成為阿富汗民選總統;以美國為首“聯軍”的反恐戰爭則繼續持續進行。不想時光流逝,年復一年,捉拿拉登,消滅塔利班,兩個戰爭目標一個也實現不了。拉丹行蹤飄忽,神龍見首不見尾,飛機、導彈對他不起作用;塔利班被打敗了,但并沒有被消滅,他們人還在,大有隨時可以卷土重來之勢。
2009年奧巴馬上臺,眼看阿富汗戰爭打了8年,仍無結果,已成為拖垮美國經濟的一大累贅。為了打破僵局,及早脫身,一方面對阿富汗増兵,對塔利班施行更大的軍事壓力;另一方面,則悄悄調整戰爭目標。2010年,美國籌劃的“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在倫敦召開,在這次會議上,美國不僅不提捉拿拉丹問題,居然還承認塔利班是阿富汗政治結構的組成部分,同意阿富汗卡爾扎伊政府同塔利班“和解”!
解決阿富汗問題的倫敦會議,是由美國、法國、德國和中國等60多個國家以及歐盟、北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的代表出席的重要國際會議,旨在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制定出一個可行的安全計劃;二是改善政府治理能力,推動發展;三是尋求地區支持。
奧巴馬政府在倫敦會議上的出色表現,充分反映了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決心不是不會動搖的。當美國、北約和阿富汗政府都意識到,要取得對塔利班的完全勝利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美國原先的“決心”也就隨著形勢的改變而改變了。
歷史的發展往往伴隨著極大的或然性。這次要不是上帝眷戀奧巴馬,讓他撞上了大運,拉丹是絕不會被美國大兵擊斃的。
擊斃拉丹,真的能證明美國“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實現”嗎?否。
十年前美國就想反恐,并打響了史無前例的“反恐”戰爭,可是化了整整的10年時間才擊斃拉丹(連活捉也做不到)。這一嚴酷的“反恐”事實恰恰證明,以多重標準和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的美國式“反恐”,不僅不能戰勝恐怖主義;相反,只能是越反越恐。君不見十年反恐,恐怖主義活動并沒有得到遏制,反而由點到面,進一步波及到了世界各地,讓人防不勝防。
十年前人們外出旅游,一路順利,似乎很少擔心安全問題。可是如今豋美國航班,直讓人忐忑不安,舉步維艱。光上一次飛機,就得提前幾個小時到機場接受“安檢”,其“安檢”水平不斷提高,已達到讓人脫鞋、脫衣,直至讓人感受“一絲不掛”的難堪!難道這些都是美國“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一種無奈的表現?
擊斃拉丹,并不如奧巴馬總統所講的那樣,能“印證”美國的什么“偉大”、“決心”和“無所不能”,它只不過是讓他撞上一次“大運”,讓他提高了幾個百分點的民意支持率,增加了一些下屆連任的可能性。僅此而已,豈有他哉!奧巴馬總統,還是好好反思反思美國的霸權主義外交政策的弊端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