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蘋什么”似乎還在眼前,但是,入春以來,一方是蔬菜批發價大跌,菜農寧愿讓菜爛掉也不收;另一方卻是消費者看著超市的價格標簽,說沒感覺降價,“鴨梨”依舊很大。我們的菜價緣何產銷兩重天,中間到底陷入了怎樣的流通怪圈?
菜農真的“傷不起”
山東省濟南市唐王鎮農民韓進今年將家里六畝多地全種上卷心菜,誰知卷心菜價格低至8分錢1斤,這個負債累累的莊家漢破碎的心遭受重擊,最終選擇自殺。河南中牟萬畝芹菜豐收后滯銷,一斤僅賣六分錢,20斤芹菜只值一個燒餅錢。上海數百萬斤蔬菜滯銷而無奈“喂鐵牛”(讓拖拉機碾碎)。珠三角周邊蔬菜生產基地類似的情況同樣在上演:在三水,近3/4的蔬菜無人問津,致使芥菜長到一米多高,活像油菜花。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司家莊村農民韓會學:去年菠菜價批發能賣到五毛錢一斤,今年最慘的時候,只賣到了四塊錢五百斤,連一分錢一斤都賣不到。喊人來拉,不要錢別人都不來,只有鏟倒。這1.5畝的菠菜,光投入成本便損失接近3000元。
80后美女農民工“葉薇祺美玫”:半個月前,我家聯系了北京一家批發商,運了一噸包菜過去,賣了五千多元,運費人工成本卻高達一萬多元,共虧損五千多。
今年包菜不值錢,菜農們血本無歸,與其讓包菜爛在菜地,不如免費捐獻給偏遠山區,如有人愿意出運輸費用,我承諾將家里100噸包菜全部捐獻出去。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主要是受到供需的影響。從年初開始,我也從北向南調查了很多地方,今年大棚數量明顯增加,蔬菜供應充足,尤其是在去年價格暴漲的基礎上,很多農民盲目擴產導致產量過大,再加上缺乏議價能力,造成今年蔬菜價格下跌。
山東省農業廳農技站劉國琴:賤傷農事件幾乎年年發生,即便在蔬菜價格整體上漲的去年,一些地區西紅柿,農民批發價只賣到幾分錢一斤,白菜也是。今年,不僅山東卷心菜和河南的芹菜,上海、湖北、浙江等多地出現了多個品種蔬菜價格暴跌、滯銷。
并非傳說的“吃不起”
去年四月和五月,曾有網友連連大呼:“真是連素都吃不起了!”對于買菜吃的居民來說,今年的情況其實并沒有好到哪里去。雖然蔬菜的批發價下降了,但不少市民覺得菜市場內的蔬菜價格回落并不明顯。對此,相關農業專家介紹,普通菜市場的蔬菜從基地到菜攤一般要經過四個環節:首先是蔬菜基地,本土蔬菜從田地里發往全國各地;然后是一級市場,即位于全市的各大蔬菜批發市場;再就是經過二級市場,即位于繞城高速內、三環路外的許多零散批發市場,在那里外地本地蔬菜匯聚分類;最終,才會走進各個小區零售市場。專家表示,按照這種傳統流程,經過層層中轉,不但加大了蔬果損耗,其售價也明顯上漲。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宋頌興:城市化帶來的是很多大中城市周圍菜地的被占用,使得城市所需的正常蔬菜要從很遠的地方運來,這就增加了流通成本。目前在油價上漲、人力成本增加的情況下,中間流通環節的價格并沒有下降,所以消費者感覺也就沒那么明顯。
新浪博友孤獨劍客:農民的菜5分錢一斤,錢里的菜2元一斤,為什么?各種中間環節把錢漲起來了!這其中包括:油錢、運費、公路收費、公路罰款、市場管理費、稅收……估計中間,至少要收10道費稅,這樣的菜從農村到了城里,怎能不漲價?!
長期從濟南郊區向濟南匡山蔬菜批發市場運貨的王師傅:現在油價每升7塊多,司機工錢每月上漲到近3000元,我還要跟車、裝卸貨,車子要保養、維修,什么都得花錢。我們的利也很薄,有時候一車菜就賺個百十塊錢,還不夠油錢。不是我們不愿意收,實在賺不著錢。
網友“Destinyun”:市場上不少蔬菜都賣兩三塊錢一斤,我還以為農民的收入會好一些,可是沒想到從菜農那邊收購才這么賤的價格,這中間的差值太大了。消費者要承受高價格,菜農們卻得不到任何利益,這叫人情何以堪!
僅有熱情和善意是遠遠不夠的
面對數省菜價超低,一些蔬菜跌破農民收菜成本的情況,很多網友憂心如焚,紛紛聚集貼吧,倡議大家多買菜多吃菜,甚至自發組織起來,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直接到菜地“采購”,幫菜農渡過難關的同時,還可以買到新鮮而便宜的蔬菜。
網友“7心酸”提出:吃再多也沒用,再說市場的菜也不便宜,要真想幫,就直接自駕到鄉下去買。
網友“小翼迷失”:雖然看到帖子心里挺不是味兒的,號召大家多吃菜也是善意的,但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還是應該由相關部門出面協調拿出具體辦法才是。
網友“暗之末裔W”:還是要想辦法解決吧。現在白菜多,是不是可以有人研究一下,供求的差額是多大?有沒有好的儲存方式?有沒有食品公司可以收購部分制成儲存時間久的腌制品?麥當勞、肯德基,成天變著花樣出新品,是否可以考慮推出健康白菜之類的漢堡包?
新浪博友志遠:地方政府必須給農民買單,不然中國的個體農民就完了。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黨委書記李延德:菜賤傷農,這件事說明農民個體面對市場的時候,承受風險的能力很低,這也是基層政府努力想解決但很難徹底解決的問題。
謎底在哪?
農產品價格一再大幅波動,讓農民和居民都傷透了腦筋,更不利于農業生產的穩定。針對當前菜價的極端性情況,人們想問的是:中間環節層層盤剝,蔬菜生產和銷售兩端價格失衡能否真正重視解決?產銷對接何時真正落到實處?攤位租賃費用為何一漲再漲?菜農議價能力的弱勢誰來幫扶?農業保險為何舉步維艱?
antelope0001:在蔬菜的物流過程中,其實許多環節是可以不收費或少收費的,但這些環節手軟了嗎?
當我們國家從農業經濟轉變為工業經濟的時候,工業對農業的反哺依然停在很簡單、很少量的補貼方面,而城市大拆大建等方面,哪個不是大手筆?一個農民工做臨時工,一天可以賺至少六七十元,而種地的收入呢?天種人收,自然災害、環境惡化等都是他們不能改變的,而且農產品價格偏低、大量農村勞動力流失,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能夠吃到新鮮的蔬菜已經非常不容易,都是一些六十多歲的老年人貢獻的;以后恐怕只能吃加工品了。但是,我們重視了嗎?一號文件年年有,哪一級地方政府重視了?農產品的GDP貢獻率很低,水利設施老化,甚至報廢,工業污染、水污染、環境污染、農藥有害殘留等,都不是農民能夠解決的,為什么把壓力加到他們身上?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汪同三:中國流通業費用的幾個數字讓人震驚,全世界82%的收費公路在中國,流通成本占50%~70%,成本太高。
笑語盈盈:我不同意什么運輸費占大半的觀點,看看現在開發商都爭著蓋農貿市場你就明白了,一個農貿市場相當于一個高利息銀行啊,都讓蔬菜批發市場、城管、農貿市場給搶劫了,奸商太多了。
新浪博主王傳濤:“菜賤傷農”的本質,是一種權利的貧困。菜農們看天種地,看別人臉色行事的現實,決定了他們在某些風不調、雨不順的時節里,注定會成為這個體制的受害者。所以,拯救“菜賤傷農”現象,一方面要還菜農一個輕松的經營環境,降低蔬菜運輸成本;另一方面,還要讓提高他們的話語地位,加強他們的話語權利。否則,這一次“菜賤傷農”必然不是最后一次菜農的悲劇。
路在何方?
中國的農戶量多,但多為散戶,因此建立完善的蔬菜市場信息系統,讓菜農掌握到蔬菜預期行情很重要。另外,中國農副產品的流通市場體系很不成熟,相關部門應該在調查分析菜價構成、分析農民生產成本的基礎上,建立完善成熟的流通市場體系,減輕種植、流通、銷售環節的成本壓力,比如降低過路費、開辦公益性菜市場、減免相關稅費等。
安徽省著名農村問題專家何開蔭:讓農民在經濟上能組織起來,改變一家一戶的經營方式,便須在集體經濟組織的成立上放手,引導農民更多地自主組織注冊專業合作社,避免這類行政干預下的空殼化合作社。
xxm813:菜農成立協會,與超市聯合直接上市,減少流通環節,菜價一定下降。有利于菜農,也有利于消費者。盼望政府能關注此事。
新浪博友虛谷鬼才:菜價暴跌菜農普遍易受傷害,不僅在于流通環節爭奪利潤,更在于,農民面對市場缺乏有效的市場專業組織和機制保障。
由于缺乏利益代言人,菜農利益受損后無法提起索賠要求,無法參與市場定價,個體農民無法對市場需求信息作出理性分析。小農經濟能做到嗎?組織起來!團結才有力量!
著名評論人曹景行:蔬菜降價原因多種多樣,供求失調是關鍵,不管怎么樣,蔬菜大幅降價也是我們政府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如果菜價下跌最后傷害了我們的菜農,那么過一段時間,很有可能這些菜農不種菜了,我們又會嘗到蔬菜大幅漲價的苦頭。這里面可以參照一個做法,上海市為當地菜農生產的主要菜種購買保險,由政府牽頭,并且由政府補貼一部分,為每畝蔬菜購買一個基本價格,如果市場出售的價格低于這個水平,菜農就可以得到補貼。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蔬菜是一個完全競爭行業,各環節都很難獲得暴利。如果有誰會獲得壟斷性利潤,那可能就是高速公路,但是,這兩年高速公路又開設了“綠色通道”,對蔬菜免費,結論并不成立。一定是有一種體制,浪費掉了這些資源,造成了“菜貴傷民”和“菜賤傷農”。
大規模救急、臨時性方法,無助于長效機制的建立,避免不了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尷尬。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及時負起責任,認真研究,從建立長效機制出發,統籌資源,去除推動菜價兩頭失衡的人為因素,采取扶持增強菜農議價能力、降低流通運輸成本、建立公益性菜市場等多種手段,讓老百姓“菜籃子”真正無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