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和美國的關系可謂源遠流長。在美國建國初期,美國政府還曾經向今天的利比亞地區的北非海盜稱臣納貢。北非海盜興盛于16-19世紀時期奧斯曼土耳其王朝的治下,并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形成了4個海盜泛濫的地區——阿爾及爾、今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突尼斯、摩洛哥。北非海盜在地方首領“帕夏”的領導下,對來往于地中海的歐洲各國商船進行劫掠。由于沒有強大的海軍,美國也被迫像歐洲國家一樣,向北非海盜國家繳納貢金。比如與的黎波里簽訂的“的黎波里條約”,就繳納貢金100萬美元。到了1800年,美國付給北非海盜的勒索金占聯邦政府支出的20%,已令美國政府不堪重負。直到1830年之后,阿爾及爾和突尼斯成為法國的殖民地,意大利則奪取的黎波里作為自己的殖民地。在歐洲殖民總督的鐵腕管制之下,叱咤風云的北非海盜才最終灰飛煙滅。
從歷史上看,從迦太基和羅馬帝國時期起,由于地理形成的地中海沿岸經濟圈就在文化、經濟、政治上密切相關。在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由于政治上的對立造成了地中海南北兩岸的隔閡。在西方強大起來后的工業革命時期,北非地中海沿岸國家又成為北岸工業國家如法國、意大利的殖民地和工業原料產地、制成產品輸出地和低端勞動力的輸出地。殖民地帶來的巨大利益及殖民地本身的急劇貧困是西方國家發達繁榮所需,而殖民地的貧困和宗主國的富裕是同一事物的一體。二戰后阿爾及利亞的放棄與否曾引發法國國內的對立,并差點演變成一場革命或政變,后被戴高樂所鎮壓。
因此,北非問題或利比亞問題在歷史上看曾經是一個國家問題或領土問題或宗教爭端,但近代以來卻是廣大亞非拉人民反抗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統治的一個縮影。
現代(二戰)以來,世界資本主義的中心從西歐移到北美,北非的主要社會矛盾根源也就相應的從西歐各國與殖民地和半殖民國家之間的對立轉變成美國和北非各國人民之間的對立。其標志是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事件,標志著世界政治的主導權正式從西歐的英法等國正式轉移到戰后雙強美蘇特別是美國的手中。
由上圖可見,二戰以來,舊的以西歐為中心、以英法為代表、以武力統治為手段的殖民體系逐漸瓦解,世界政治的主導權逐漸轉移到美蘇兩個大國手中。以此為標志,亞非拉廣闊的殖民地、半殖民國家發起了波瀾壯闊的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紛紛獨立。全世界190多個國家中,有100多個國家是在戰后宣布獨立的,其中亞洲27個,非洲48個,拉丁美洲10個,大洋洲11個。戰后民族獨立運動經歷了兩大浪潮。第一個浪潮發生在40至50年代。這一時期,運動的中心地區在亞洲和北非一帶。印度尼西亞、越南、老撾、敘利亞、約旦、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緬甸、斯里蘭卡、朝鮮、阿曼、柬埔寨、馬來西亞,特別是中國。北非有利比亞、蘇丹、摩洛哥、突尼斯等國,埃及爆發了七月革命。第二個浪潮發生在60-70年代,以非洲為中心。在60年代非洲誕生了32個新國家,僅1960年一年就有17個國家誕生。經過兩次獨立浪潮的沖擊,亞、非、拉歷史完成了由殖民地附屬國走向獨立的發展進程。
體系轉移的背后,是以北美為中心、以美國為代表、以經濟為主要手段的帝國主義金融殖民體系替代了以西歐為中心、以英法為代表、以直接統治為手段的帝國主義政治殖民體系,以更為隱蔽的剝削方式進行剝削了。其主要表現是用跨國公司、金融巨頭、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替代了傳教士、殖民地總督、東印度公司、無畏艦、速射炮和機槍。
因此,雖然利比亞1951年起就獨立了,但國王只是帝國主義的傀儡。利比亞1955年頒布國家石油法,并開始石油勘探。1959年發現了第一批油田,1961年開始出口石油。石油的出口帶來了財富,但并沒有分配到人民手中。社會的兩極分化帶來了不滿和對立。最終導致了1969年的革命。
由前圖可見,2/3的非洲國家獨立在1960年代以后。1969年是在文革的第四年,之前的1968年是革命的一年,歐洲爆發了5月革命,美國爆發了反戰運動和氣象員組織、黑人民權運動、美國幾百座城市被焚毀、美國大學生為了支援中國和亞洲革命而搶劫本國的銀行,日本爆發了紅衛兵運動、赤軍運動和淺間山莊槍擊案,中東一批國家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上臺掌權。那是一個“東風壓倒西風”的年代、那是一個“敵人一天一天爛下去,我們一天一天好起來”的年代。
在這樣一個形勢下,利比亞作為一個富油國家首先號召對石油資源進行國有化,脫離了西方帝國主義的控制。
小時候,讀哈默博士的傳記印象特別深。他在石油行業內就是靠利比亞革命起家的。當時利比亞革命把西方的七大石油公司包括洛克菲勒的美孚和殼牌等石油公司(號稱七姐妹)趕出了利比亞,哈默博士聲明支持利比亞人民革命,借此在石油領域站穩了腳跟。
因此,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這不是個人恩怨。
包括1986年里根發動“黃金峽谷”行動意圖斬首卡扎菲,那不是個人恩怨。
我始終認為,一個國家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和人要吃糧食一樣,其強大和健康存在的前提是要依靠其土地、人口和自然資源。當土地、人口、和自然資源不能相互匹配、或者說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就會發生沖突和戰爭。總的原則是人需求的相對無限性和資源的相對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歷史上的每一場戰爭,無不肇因于此。
而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意味著對資源無窮無盡的索求、以實現自身的最大化。資本主義當然就意味著控制土地、資源和人口。因此,列寧說:“帝國主義就意味著戰爭”,其肇因在此。
和農業文明的內斂不同,資本主義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以掠奪全球為最終目的。
因此,對于1960-70年代利比亞為代表的這樣一批的富有自然資源的國家(不光是利比亞的石油,還有南部非洲的銅、鉆石和黃金)脫離西方勢力的控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是痛入骨髓的。
對于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而言,利比亞、敘利亞這樣的產油國家,是一個“失落的世界”,是一筆曾經屬于他們而又失去的財富。對于他們統治世界的理想而言、對于他們為了保留現在還在他們手下的奴隸如日本、韓國等國面前的尊嚴而言、對于為了他們口袋里叮當作響的金幣而言,都是不容許的。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面前,其實卡扎菲接見陳水扁什么的,都是個人恩怨。
這是西方資本主義帝國體系對亞非拉民族獨立體系的斗爭、是富人對窮人的斗爭、是文藝復興以來西方思想對全球包括中國的控制與斗爭的一部分。從歷史上而言,西方控制中東就是為了控制去中國的通道。
既然如此,為什么我不同意網上有人提出往利比亞派遣“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觀點呢?
不是因為卡扎菲接見臺灣省地方領導人陳水扁、達賴。不是這些因素。
問題在于你能控制多少。
利比亞目前還是中國力量達不到的地區。要去利比亞,就必須經過蘇伊士運河,而這是帝國主義的核心利益所在。當初1956年美蘇為了它甚至不惜和英法翻臉。“派遣3萬利比亞人民解放軍”,想法是很好,但后路被抄就會被包了餃子。毛主席從來也不做力量達不到的事。所以他會炮擊金門以支援伊拉克人民的革命,但不會派遣志愿軍前往埃及。那是屬于托洛茨基“派遣兩個騎兵師去解放印度人民”這樣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干的事。
試想一下,如果派遣3萬人到利比亞,他們吃什么、喝什么、彈藥補給從哪來,從利比亞人民手中搶嗎?還是從卡扎菲手里搶?西方不會讓你的軍火船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在90%的沙漠地帶里如何打游擊?如何面對西方的空襲?這樣的形勢,就是毛主席去了,也要當俘虜的。毛主席的高明之處不在于把打不贏的仗打贏,而在于打得贏的仗就打、打不贏的就不打。
有人會問:利比亞不是投降了嗎?
議價的能力、換馬
曾幾何時,卡扎菲曾經在北非國家中帶頭推行石油資源國有化,打掉了西方石油公司的控制。盡管西方取消制裁后他實施經濟改革,搞了些私有化項目,造就了一批新生富豪和腐敗行為,但與海灣君主國、印尼等相比仍有本質區別。利比亞已探明石油儲量約為430億桶,天然氣探明儲量1.48萬億立方米。利比亞每天的產油量為160萬桶,約占全球產量的2%,在全球排名第15位。其中超過120萬桶出口,原油出口量居世界第十二位。主要出口國是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利比亞生產的原油90%以上是含硫量低的輕原油,較容易提煉成汽油、柴油、煤油、噴射燃油,沙特阿拉伯增產的含硫量高的重原油難以取代。不僅如此,目前歐洲和亞洲許多煉油廠設備只能提煉輕原油,對利比亞原油嚴重依賴。
給人民發槍把西方震住了,怕碰到另一個伊拉克。
利比亞和埃及的事件性質是不同的,是高層之間的權力斗爭。利比亞是非洲最富裕的國家,人均GDP1萬多美元。而且家家戶戶不愁溫飽。
未來的演變。最終很有可能是搶奪資源、搶奪土地、搶奪人口。最終要歸結到對人口的控制與占領上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