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軍墓園情結——無知還是渾水摸魚
張鳳耀
南方日報有的采編人員,對位于廣州市內的原新一軍墓園似乎有特殊情結,每逢清明節,總要尋訪一番,且發出一點不怎么滿意墓園現狀的文字。因現在的原新一軍墓園,不管是規模還是氣勢,都不如初建時。按照南方日報報導,廣州市內原新一軍墓園,是新一軍原軍長孫立人等出資,于1947年為2萬多已陣亡于抗日印緬戰場的新一軍將士所建紀念墓園。
對南方日報采編人員的特殊情緒,本人有點不太理解。為此,曾于2010年清明節后給南方日報社發過一份叫做《不能混為一談》的傳真,以作提醒。據本人所知,對新一軍必須前后有別。該軍前半截參加抗日戰爭,是抗日的,戰績不錯,獲得“天下第一軍”美譽;后半截卻是反人民解放的,并被解放軍消滅于東北戰場。所以,不管是對新一軍整體,還是對新一軍死亡將士,評價時要前后有別,不能把反人民解放的新一軍及死亡成員與抗日的新一軍及陣亡將士,混為一談。如果廣州紀念墓園內確如南方日報所說,含2萬多新一軍成員,可以肯定,不會全是抗日陣亡將士。據本人找到的資料(也有原新一軍成員寫的材料),新一軍在印緬戰場總共傷亡一萬多人。眾所周知,傷與亡含義不同,那么其中亡的又有多少?亡的只會小于傷亡總數,絕不可能大于傷亡總數;傷亡總數一萬多,亡的怎么可能有二萬多?另據資料,1947年,前新一軍軍長孫立人為死亡部屬在廣州建紀念墓園時,還在東北戰場的新一軍已遍體鱗傷,只剩下不足一半,僅1946年四平之戰就失去了6000余。就是說,此時的新一軍成員,已有相當部分死于反人民解放的東北戰場。總數2萬多人中,是否包括了東北戰場反人民解放而死的?
在建墓園的孫立人眼中,陣亡于印緬戰場或死于東北戰場的新一軍人員,都是他的部屬,他們與孫本人一樣,都是“黨國”軍人,都是為“黨國”而戰,為“黨國”而死;所以一視同仁,可以理解。如果南方日報也把反人民而死與抗日陣亡的新一軍成員一視同仁或同等對待,那南方日報社似乎應搬去臺北。那里才是這樣。對于抗日陣亡的新一軍將士,給予肯定,合情合理,日本侵略者是全國人民(漢奸除外)的共同敵人;而對于反人民解放而死的新一軍人員,不能肯定,只能否定,這是常識。南方日報采編人員不會沒有這個常識吧!除非骨子里也反人民解放,那就是另一回事。
本人建議南方日報,搞清楚新一軍從建軍到滅亡的全過程,查清廣州新一軍紀念墓園內共列有多少新一軍成員,其中陣亡于抗日印緬戰場的有多少。然后,區別對待。絕對不應把為抗日捐軀與反人民解放而死,混為一談;也應防止某些人趁機渾水摸魚。另外,還建議南方日報對新一軍墓園懷有特殊情結的采編人員想一想,為什么在印緬抗日戰場上表現出色的“天下第一軍”,而在東北解放戰場上遇到土里土氣的解放軍(先叫民主聯軍)卻只有被殲的下場?念念不忘始終忠于蔣介石為首的“黨國”的這支軍隊,是不是也算愛國主義情結?“黨國”軍隊的黨是什么人的黨,國又是什么人的國?南方日報與新一軍是否同“黨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