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非股民有點疑惑要求教
馬望野
=========================
什么叫非股民?即不是股民,也就是股市的局外人,與股市沒有絲毫關系者,從不炒股的、一向不理會股票的腳色。像在下就是一個。為什么對股市和炒股毫無興趣呢?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的幼小的腦袋瓜里,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沾上了這件事的人,一旦失策,多半免不了有投河、上吊、跳樓。。。。。。等等的可能。當然,也許還有發大財、成富豪的家伙,特別是躲在股市后面的翻手為云復手為雨的那些股市操縱者,不過,這些主兒,一般多是悶聲不響,蔫不孜孜地呆在家里樂,不露富不顯擺,生怕被綁票被劫道的機靈鬼。祖國大陸解放以后的30年來,在人民軍隊里服務的我,就很少聽說這種故事了。可是,最近30年來,這種買賣或者說游戲,又開始興盛、流行起來了。據有頭有臉的有想法有能耐的人們宣揚和鼓吹說,這樣做嘛,股民就把手里多余的錢變成股票投資經濟事業支援了國家建設,而且投入的資本也可以得到利潤的回報,也就是可以賺到錢,即錢能生錢了。這當然是件天大的好事了。至于會不會不賺錢以至虧本呢,就沒什么人去講了。所以思想保守的在下,總考慮著還是聽建國后老首長一再的教導吧,依舊是去儲蓄好,雖然利率低一點,卻是旱澇保收,盡管近日已經幾十個月來,儲蓄利率都低于物價的漲幅,但是至少還是支援了國家建設(僅僅存貸利率之差就可以為銀行增加了大筆收入),而且沒有血本無歸的危險,說到再不吉利的話,國有股份為主的銀行總不至于垮臺、關板吧,即使是垮臺、關板了,國家也還不能不過問和處置嘛!由于這種頑固的僵化的理念,也使我遇上過很尷尬的事情。一次,在銀行門前等待開門取款之時,排在我身后的有幾位是因為當天有個基金開盤,湊在一起來排隊購買的顧客,我不知好歹地說,搞基金的活計,無非是拿別人的錢去買股票罷了,誰知道他買的能不能賺錢、會不會虧本,還不如自個去選股呢,也免得他們賠也好賺也好都要拿你們的管理費和服務費!這話豈不是說你們當了冤大頭嗎?面對和尚罵禿驢,當然不會讓人高興;一時間,大伙兒都轉過臉兒不吭氣兒了。在下這才發覺,大概是犯了眾怒,于是立即不再饒舌。有此經驗,從此便免開尊口,少惹是非。不過,有話憋在心里,總是難免要蹦出來的。先哲有言,“不讓他們表現是不行的”!今天讓我非要表現不可的原因,老實交代,是在報上看到了以下的一條消息。為了不失其真,現全文剪貼如后:
++++++++++++++++++++++++++++++++
桂林三金上市一年半7億募資冬眠
++++++++++++++++++++++++++++++++
昨天,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IPO募集資金的使用狀況,其中唐人神(002567)、益盛藥業(002556)不約而同地宣布,擬用超募資金歸還銀行貸款、補充流動資金。
而除了補充流動性、還貸,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市值公司,面對天上掉下來的巨額超募資金,處置方式五花八門:股權收購、買房、買地、買車。
還有不少公司的募集資金,迄今仍趴在銀行賬上睡大覺,IPO重啟第一股桂林三金(002275)就是一例,由于8.6億募投資金凈額中如今仍有7億冬眠,該股受到相關媒體指責。
■7億募資冬眠一年半
據桂林三金此前披露的2010年募投資金專項報告顯示,公司募集凈額為8.6億元,截至2010年12月31日,該筆資金共用去1.7億元。
以此計算,上市一年半時間以來,桂林三金的募集資金使用率不足20%。其中,公司2010年僅用去募投資金1278萬元。
而根據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募集資金投資計劃,上市后的第一年,公司應該使用4.98億元,第二年使用1.21億元。
也就是說,公司去年一年使用的募集資金僅為原計劃的一成。
當然,趴在募資專戶上睡大覺并非一無是處。數據顯示,2009年、2010年兩年,桂林三金募投資金的利息收入分別為117.67萬元、877.61萬元。
募投資金不到兩年產生的利息收入,就接近千萬。
■超募資金使用亂象橫生
類似桂林三金這樣巨額超募資金存銀行“吃利息”者不在少數。
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年末,374家公司披露了超募資金使用情況,包括1159項投資項目,合計利用資金1264.44億元。
也就是說,在3847.64億元巨額超募資金中,尚有2583億元存放在銀行,占超募資金的比重為67%。
一些公司“不花錢”,另一些上市公司“亂花錢”。
資料顯示,已明確用途的超募資金大致流向七個領域,除補充流動資金、銀行還貸以及放在募集資金專戶中吃利息之外,還有的進行研發投入、市場推廣營銷等。
有些公司對募資使用更稱得上隨心所欲,包括大筆股權收購,甚至圈地買房買車、市場推廣及營銷網絡建設。
去年,樂普醫療(300003)就披露,公司將使用不超過6910萬元購買約5750平方米寫字樓,還將用不超過420萬元購買辦公用車輛15至20輛。
神州泰岳(300002)也稱,將動用超募資金2.55億元用于辦公用房的購置與建設,此舉備受市場人士質疑。
■業內指部分公司投資無道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少上市公司缺的不是錢,而是好項目。
據2010年現有年報,市場估值最高的創業板,凈利潤同比平均增速遠落后于主板,業績相對主板并無優勢。
一邊是業績低迷,一邊是大筆超募資金閑置或者流向混亂,這已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WIND資訊統計顯示,A股市場超募現象依舊高燒不退。
自2009年IPO重啟到去年末,262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共募集資金2357.7億元,其中超募1329.7億元,超募比例為1.29倍。
15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共募集資金1154.6億元,其中超募726.9億元,超募比例約為2倍。
而今年第一季度,89家首發公司共超募資金約600億元,超募比例達1.85倍。其中,44家創業板公司超募比例超過2.2倍。
相比之下,2010年同期91家上市公司超募比例僅1.26倍。
據悉,證監會正使用各種方法,希望能將超募資金控制在一定比例內。
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證監會已下發通知,對總股本4億股以下的IPO公司新發股份比例設“紅線”,要求以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25.1%的首發比例設計發行規模。
(《北京青年報》2011/04/15 本報記者齊雁冰:《桂林三金 上市一年半7億募資冬眠》)
。。。。。。
讀完這條消息,我不能不發生一點疑問:這些超募資金的目的何在?這對實體經濟,這對國家建設,有什么用處?如果,俺們暫時不多去追問其副作用的話。
我是經過前些時候發生的次貸風暴,才開始明白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區別的。在我看來,也許還是農民工人的傳統觀念: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房子是蓋起來,金子是挖出來的。靠得住的還是實體經濟的發展、發達。次貸風暴引起的金融危機,使得現在全球的經濟尚未得到復蘇,前途還在未卜之中,研究一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這個問題,好象智商還不算是太低的吧?望有識者不吝指教。。。。。。
(2011/04/1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