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文章怪有意思的,一個貌似新鮮的標題,包裹著一個“前衛”的老話題——激光反導,美國的激光反導。文章的內容挺嚇人,但是,有個不要緊的“小細節”卻不見提及,怪事。從這個不被提及的“小細節”里,某家以為,美國人的激光反導可能不像它們說的那么玄乎,總看著這篇文章是個吹喇叭的東西。怎么講?說一下:
我們知道,激光反導的原理,就是用高能量的激光速照射目標導彈,在導彈表面形成的光斑處,生成大量的高熱,用這個高熱破壞導彈的結構,或者敏感元件,達到摧毀導彈的目的。當然,激光的能量級別也是有差別的,根據照射導彈的激光的能量差別,以及對導彈的破壞機理看,激光反導可分為“軟殺傷”與“硬殺傷”。“軟殺傷”對付的是導彈的光學導引頭,用能量不高的激光速照射導彈的光學導引頭里的光敏感元件,使導彈“致盲”,失的;“硬殺傷”,是用能量級別很高的激光速直接照射導彈的彈體,在激光照射導彈彈體形成的光斑處產生高熱,直接燒灼彈體,破壞導彈的彈體結構,甚至于引爆導彈攜載的高能燃料,使導彈爆炸來摧毀導彈。
但是不管是“軟殺傷”也好,還是“硬殺傷”也罷,都有一個要緊的前提:那就是發射激光速的平臺——文中的美國轟炸機,能夠持續穩定的瞄準導彈彈體上的某一個點,注意,是一個點,不是整枚導彈,只有這樣,激光速的照射能量才能集中于那個被瞄準的一點上,在這個點上產生、積聚出大量的高熱,破壞導彈。但是這個持續穩定的瞄準導彈彈體上的一點,容易么?不容易!很不容易!具體到那篇美國文章中所說的,在轟炸機上安裝激光炮的例子來說,轟炸我國的美國轟炸機本身是高速的飛行中的,它的速度在八百公里以上,而且,為了規避導彈的攻擊,它也是要做一些規避機動的,它的飛行軌跡是在不斷變化的;然而,我國發射的防空導彈本身也是在高速飛行中追殲它的,這個導彈的速度更高,是以音速計的,而且,為了追殲美國的轟炸機,我國的導彈也是在不斷地變化自己的飛行軌跡的。那么美國飛機的所謂“反導”,首先就是一個“動對動”的一個瞄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穩定持續的瞄準導彈上的一點,很不容易!
再次,美國的轟炸機在飛行過程中,是會受到空氣的沖擊與擾動的,這樣的沖擊與擾動,會使飛機發生振動的,這個振動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個不斷產生振動的飛機上去瞄準高速飛行的導彈上的一點,也是很不容易的!同樣的,瞄準既然不易,那么發射出的激光束也會因為同樣的原因,不會穩定而持續的照射到目標導彈上的特定一點,那么,在那特定的一個點上就不會積聚起大量的高熱,摧毀來襲導彈,豈不是一句屁話!還有,飛機的發動機在工作時是也會產生振動,這個振動也會傳遞到飛機本身,這個振動更是不可避免的,而這個振動的效果與上面所說的空氣擾動帶來的負面效應相同,同樣會使美國轟炸機上的激光反導系統對導彈的持續穩定的瞄準不可能做到,那么激光反導,就是一句屁話!
以上所說,就是某家說的那個不被提及的“小細節”。
從純粹的個人愛好上來說,某家很想看到美國人是如何解決這個無關緊要的“小細節”的,但是在美國文章中,沒見到這個表述。那么,某家斗膽一猜:美國人的這篇文章就是在吹喇叭!
就算,美國人解決了這個“小細節”,那么,還有一個“小細節”:我們的導彈也是一個高速飛行的飛行器,空氣擾動對我們導彈的擾動也存在,導彈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振動也存在,這兩個振動產生的效應疊加在一起,完全可以說,我們的導彈在追殲美國飛機的時候,是在一邊飛行,一邊振動的,那么,在這個振動的導彈彈體上,美國人的瞄準點是不是能被穩定持續的維持住呢?!進一步說,美國激光速照射在導彈彈體上的那個點,是會不斷的抖動、移動的,激光束的能量是不會被穩定持續的聚在一個點上的!既然這樣,摧毀導彈的高能熱量也是不會被聚集在一個點上的!如果說,美國飛機本身在飛行中的振動,美國人有機會有時間去自己完善自己的話,那么,我導彈上的這些個“小細節”就不是美國人可以解覺得了!摧毀來襲導彈云云,就是一句屁話!
從美國文章上,看不到對這個“小細節”的半點解決法子,倒是看個許多實驗“例證”。這些個“例證”算不算數呢?某家以為,不算!為什么?因為實驗中的靶彈都是美國自己的,實驗的過程被測試的一方是知道的,也就是說,何時,何方向,何高度會飛來什么樣的導彈,被測試的一方是知道的,而且,被測的一方也知道飛來的靶彈的技術數據,如此這般的“心中有數”,就會帶來一個嚴陣以待,在計算好的空域中守株待兔的好的迎擊態勢,這樣的“好”態勢,如果沒有理想的好結果,“天理不容”!但是,在實際的作戰中有這樣的好態勢么?!
美國人,盡放屁!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