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民生”的旗幟成為坑民的遮丑布
這一段時間來,隨著兩會的結束,“民生”這兩個字,成了各類主流媒體和各級官員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似乎在未來的日子里,中國的老百姓必定會公平地,正義地享受到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成果。但是,最近CCTV所報道的兩則新聞,讓我對這個問題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一條新聞是說:房地產商從一線大城市“撤退”,開始轉移到二,三,甚至四線城市購地。第二條新聞還是與地產有關的消息:除了北,上,廣州,等一線城市還沒有出臺房屋價格的控制標準外,沈陽,寧夏,太原,等不少地方,已經宣布了:“房價的上漲與GDP的增長幅度掛鉤,即上漲不會超過10%。
綜合前后這兩條報道,我們可以看出在住房這個非常大的民生問題上,官僚們的態度是如何地漠視民生。允許房地產商,把資本從一線城市轉移到二,三,四線城市,那就意味著,在全國更大的范圍內,將掀起一輪規模更大的土地出賣高潮,將在更大的范圍內出現建造商品房的高潮,而這種高潮的出現,必將拉高這些地方的GDP增長,必將給這些地方的官員帶來非凡的政績。而住房作為民生的重要必須品,非但不與民眾的實際購買力掛鉤,而是與當地的GDP增長率掛鉤,這不是非常荒唐的嗎?在過去的許多年里,我們國家的GDP增長率,不可謂不高,居民的“平均收入”也非常的可觀。但是,在這個“平均”之下,有多少所謂的“白領階層”都成為了“房奴”,更遑論普通的,更大數量的低收入民眾,已經到了根本不敢考慮買房的地步了。在政府最高層幾乎是天天高喊關注重視“民生”,天天在高喊讓普通百姓“住有所居”的時候,不知道他們對CCTV報道的兩則消息,注意到了沒有?如果沒有注意到,那就顯得太官僚了,如果注意到了而沒有對這種事情果斷地作出反映,讓其自然的發生發展,那與當今的房地產商,及地方政府的作為有何區別??一個再好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執政力與落實力。如果沒有這些而空喊什么什么的民生,能讓百姓再相信嗎??長期下去,那面“民生的旗幟”,有可能再一次的成為“坑民的遮丑布”?!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