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粉墨登‘場’”為什么噓聲密密掌聲稀稀
媒體報道,2001年1月11日上午10時,孔子的一座總高9.5米的青銅雕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北廣場落成。因為這個國家博物館的北廣場在人們的印象中在天安門廣場范圍內,所以有文章就直截了當地說,孔子雕像正式巍然聳立在天安門廣場。
如果搞實名制,孔子實名為孔丘,字仲尼, 漢族,春秋時期魯國人。因為排行老二,所以也常常被人們稱為孔老二。
在《呂章申館長在孔子塑像落成儀式上的講話》中,這位館長說:“在中國家喻戶曉、歷代被稱為“圣人”的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國文化的名片,在國際社會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中國人對孔子形象的向往和憧憬,幾千年來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藝術家用各自的智慧將他們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作出了不同的演繹,成為人們瞻仰和禮拜的圣象。吳為山先生作為后繼者,他用自己對孔子思想的理解,用其所掌握的當代雕塑語言,不僅塑造出了孔子的儒雅、寬厚、仁慈的形象,還表現出了與這一形象相應的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我們面對塑像會生發出許多文化的感慨,會產生與孔子思想相關的許多聯想,所謂的“思接千古”,正是通過這一特殊的媒介而獲得雕塑的社會意義和審美的價值。”
整個這場鬧劇,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孔丘又粉墨登“場”了。
按呂館長作代表給他涂的粉墨來看,什么“圣人”、代表、名片、圣象、儒雅、寬厚、仁慈、博大精深等等,孔丘的粉墨登場不說什么“山呼萬歲”,也應該掌聲雷動,頌歌不絕。可是從這幾天網絡上的反映來看卻是噓聲密密掌聲稀稀。
從歷史上看,孔丘也是幾起幾落的重量級人物了。為了實現復興周禮的政治主張目,他周游列國,但處處難以施展,累累如“喪家之犬”。雖然他生前不太得志,但死后卻成為歷代為統治階級的寶貝,不但得到一大堆王、帝、至圣、先師的封號,理論更是“罷黝百家,獨尊儒術”。
然而在中國社會大變革大進步的一百多年來,在意識形態領域內反孔和尊孔的斗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其中反孔批孔最為深刻的一次是偉大的五四運動,一次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打倒孔家店”就是五四運動提出來的嶄新的革命口號。新文化革命旗手魯迅在《新青年》發表的中國新文學的第一篇作品《狂人日記》就是一篇英勇的反禮教討孔的檄文。魯迅深刻地揭露那些封建統治者,在他們高唱孔子的“仁義道德”的時候,“不但唇邊還抹著人油,而且心里滿裝著吃人的意思”。他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萬惡的舊社會。文化大革命中則告訴人們:舊的上層建筑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由于兩千年來,反動統治階級不斷灌輸孔子的反動思想,它的影響是相當深的。所以批孔是一個長期的任務。
通過反孔批孔,人民已經認識到,孔丘是“圣人”,但不是勞動人民的圣人;孔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代表,但肯定不是先進文化的代表。把孔丘作為“瞻仰和禮拜的圣象”的雖然還小有人在,但絕對不是普通的人民群眾。“孔丘粉墨登‘場’”無非是想再翻一次案,它們的粉墨登場之所以噓聲密密掌聲稀稀,很能夠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翻案不得人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