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庫”的自查無與一查有
9月15 日下午,廣東省紀委通報了十起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違規私設“小金庫”的典型案件。在自查自糾和重點檢查階段均沒有發現“小金庫”的63個“自查自糾零申報”和“重點檢查零問題”的“雙零”地區和單位,全部發現存在“小金庫”問題。(南方日報)
這63個地區和單位的 “小金庫”,“自查全都無,一查全都有”,是普遍而又典型的現象,充分反映了所謂的自查自糾是如何如何地經不起推敲。而十分雷人的是,我們幾乎在所有不正之風、違紀違規等問題整治上,偏偏無一例外地設置了一個自查自糾階段。
自查自糾是“小金庫”治理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出于各種原因“擺譜”的多,動真格的的少,像廣東省真正查了一下、并向公眾公布結果是鳳毛麟角。
治理“小金庫”經常自查自糾在先,端的就是治理者對“小金庫”的基本態度,比不得對殺人者從快從重、限期破案的決心和力度。這也是“小金庫”問題之所以會成為久治不愈的“頑癥”的癥結所在。
中央多次部署進行集中治理“小金庫”問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照樣敢于頂風私設“小金庫”,因為這些單位知道還有一個自查自糾階段可以緩沖。膽子小一點的,暫時撤了“小金庫”;膽子大一點的,“轉移”了“小金庫”,膽子更大一點的,干脆是聞風不動,水來土淹,兵來將擋。像廣東63個地區和單位作派,就以屬于最大膽的一種。
其實,大大小小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有“小金庫”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你有我有大家有,就是不查也知道有。而且,因為上級部門與下級部門“小金庫”免不了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家常便飯。中央有要求,沒辦法,就查唄。但在你有我有大家有情況下,上級部門查下級部門“小金庫”問題,不免惺惺相惜,心慈手軟。
就是動真格查了又怎么樣,也沒見過哪個因“小金庫”真丟了烏紗帽的。碰到有的上級部門自己有“小金庫”,卻又不允許下級私設“小金庫”,狠查徹查的結果是,一個“小金庫”里的東西進了另一個更大的“小金庫”里。下級部門只好自認倒霉,重建“小金庫”了事。
“小金庫”,“自查全都無,一查全都有”,不是什么笑話,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是中國社會怪現象的真實寫照。“自查全都無”是共識共為,“一查全都有”同謀同污水,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一年又一年。這也就很好解釋了為什么沒有一個單位如同任志強公開標榜自己是“黨的親兒子”那樣,公開聲明自己單位沒有“小金庫”的原因。
“自查全都無,一查全都有”如同一面魔鏡,拿出了照照,就會發現“三公消費”、官員腐敗等等的一切久治不愈的“頑癥”,都與此有關。無比執著的就是,百姓看得一清二楚,有關方面卻不是裝聾作啞,就是裝模裝樣,如此各類“頑癥”才得生生不息。
2010年9月16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