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安理會和稀泥
劉仰
·
2010-07-11
·
來源:烏有之鄉
韓國的“天安艦”事件已經好幾個月了。事發之后,韓國等搞了一個真相調查,送給了聯合國。朝鮮想參與調查,沒有被同意。從司法程序上說,相當于法律判決不允許嫌疑人自我辯護。朝鮮反對韓國將單方面的調查結果交給聯合國,但是沒有成功。7月9日,聯合國安理會就此事終于發表了《主席聲明》。這個聲明挺有意思,朝韓雙方,包括美國都說它好。
聯合國的《主席聲明》在關鍵問題上,用了兩段話:“5、由韓國等5國組成的民軍聯合調查團將朝鮮指定為天安艦的肇事方,安理會尊重聯合調查團的調查結果,并對此表示深切的憂慮。”“6、朝鮮和部分有關國家主張朝鮮與此事無關,安理會也在關注這些國家的反應。”安理會的《主席聲明》實際上有點傾向性,比較偏向韓國一方,但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結論說:“天安艦”事件就是朝鮮干的。所以,聯合國安理會的《主席聲明》朝鮮方面也能接受,韓國、美國也能接受。因為,在這個《主席聲明》中還明確譴責“天安艦”是對地區安全與和平的挑釁。之所以雙方都能接受,也是因為雙方都認為是對方干的,只要有朝一日真相大白,這個譴責就可以扔給對方。
不管怎么說,安理會的《主席聲明》有點和稀泥。它某種程度上也表現了對美國的屈服,不敢真正地主持公正。如果安理會要主持公正,應該自己派一個國際調查團,由當事者雙方和第三方共同組成,然后再得出自己的結論,但它沒這么做,因為,這么做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但是,安理會的《主席聲明》似乎也沒有完全聽命于美國和韓國。如果安理會是真正的傀儡,那么,直接接受美韓的主張,認定美韓調查報告的結論就完了。因為,安理會畢竟不是只有美國一家說了算。
這種現象也折射出美國與聯合國安理會的微妙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聯合國基本上美國執行有利于自己的國際政策的工具,但是,美國也要裝裝“民主”的樣子,于是便造成了美國與聯合國的“斗法”。早在西歷1996年,美國的菲利斯-本尼斯(Phyllis Bennis)女士寫了一本書,《Calling The Shots,How Washington Dominates Today’s UN》,中文譯名是《發號施令,美國是如何控制聯合國的》。這本書揭露了美國在聯合國的很多卑劣手段,例如,為了達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美國對很多安理會成員國實行賄賂,美國還至少否決了40多個譴責以色列的決議,等等。前幾年有一個話題也經常被人提起,就是美國拖欠聯合國會費的事情。《發號施令》這本書指出,由于安理會變得越來越不聽美國的話,美國拖欠聯合國的會費,目的就是想逼迫聯合國屈服,因為,美國是聯合國會費的大頭。
關于聯合國會費問題,最為冤大頭的是日本。日本經濟發達后,成為繳納聯合國會費第二多的國家。美國為25%,日本為12.4%,德國為8.9%,俄羅斯為6.7%,世界上最落后的不發達國家只占聯合國會費的0.01%。這個排列很有意思。日本愿意交很多錢,實際上是希望擴大自己在聯合國的權利,甚至進入常任理事國。但是,現在的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產物,日本畢竟是二次大戰的戰敗國,想用錢改變自己的地位比較難。但日本花錢也不是一點用都沒有,例如,關于捕鯨問題,日本在聯合國有關機構的發言權就比較大,國際社會反對捕鯨的呼聲更多只能在民間傳播。最近的奧斯卡紀錄片獎,頒給了一部叫做《海豚灣》的片子,這部片子的內容,是用偷拍的方式,記錄了日本大量捕殺海豚的事情。這部片子雖然得了奧斯卡獎,在日本依然被禁播。
在聯合國會費上的這種安排,也是美國有意的。這個世界上,有錢就是老大,因此,美國提供的聯合國會費最多,自然在聯合國的發言權最大,美國拖欠聯合國會費,就是對不聽話的聯合國刁難。但是,美國也是一個小氣鬼,它也想少花錢多辦事,如果既能少給聯合國一點錢,又能控制聯合國,何樂而不為?然而,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都是二次大戰的戰勝國,如果這些國家給聯合國錢的份額加大,他們要獲得更大的權利,就無法反駁,美國將難以拒絕。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日本、德國這兩個戰敗國多出錢,美國既能少花點錢,又能繼續保持自己“發號施令”的權利。所以,前幾年還有人說,中國交的聯合國會費太少,現在說這事的人已經不多了。道理也很簡單,如果要中國多交聯合國會費,中國就會要求加大自己在聯合國的權利,中國的這種要求不像日本那么容易搪塞,美國當然不愿意。美國情愿中國的錢花在美國的國債上。繳納聯合國會費的原則,說起來與一個國家的支付能力有關,也就是這個國家的富裕程度。這一原則的初衷是平等的義務,但在實際過程中卻變成用金錢操縱權利。
然而,美國在國際社會的不得人心是顯而易見的,現在的國際秩序遲早要改變,關鍵在于改變的契機。就目前來說,這種改變正在逐步發生,例如各國在世界銀行的份額,前不久就有調整。但是,遠沒有出現決定性的改變,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依然如故。因此,當今世界的國際秩序,事實上就是金錢老大制定規則的秩序,這個世界沒有公正可言,與真正的“民主”相去甚遠。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