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脈絡,“資本主義私有制增長速度緩慢規律”和“資本主義私有制增長緩慢定律”具有客觀現實性。從理論邏輯來看,這一規律的發生機制主要基于三條路徑:一是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必然帶來消費不足;二是私有企業達不到預期利潤不投資,平均利潤率下降規律下必然會出現實體經濟投資不足;三是資本的逐利本質和平均利潤率規律必然導致產業失衡。從現實邏輯來看,20世紀以來資本主義長期增長和負增長,佐證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增長緩慢”定理的客觀存在,表明私有制對經濟增長有抑制作用。
[關鍵詞]資本主義私有制;增長緩慢規律;經濟危機;消費不足;產業失衡
發生于1825年的英國經濟危機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周期性經濟危機的開端,至此,平均每隔10年左右,由于消費不足或產能相對過剩,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會不同程度爆發各類經濟危機。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始于美國房地產業透支消費,建筑相關從業者增加抵消了出口下滑帶來的就業下降,海外資金涌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美國民眾過度消費,最終在“影子銀行”和“金融創新”中觸發危機“按鈕”。新自由主義在取代凱恩斯主義后,使全球地區差異、國家差距、階級矛盾不斷擴大,最終在經濟危機中展現出自身的脆弱性。失業率居高不下、債務危機加重等現象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不斷出現。隨后各國重拾凱恩斯主義,通過大量運用財政貨幣政策試圖解決危機帶來的經濟問題。無論新自由主義還是凱恩斯主義,都只能求救于以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基本經濟制度,以此調整經濟政策。
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并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矛盾與危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這一基本矛盾及其衍生出的其他矛盾。無論是新自由主義還是凱恩斯主義,都無法解決社會化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都無法滿足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公共利益控制生產的要求。因此,私有制是產生矛盾和危機的根源,也是產生投資過剩和消費不足的根本原因。貧富兩極分化、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擠壓、跨國資本壟斷等,成為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普遍現象。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詳細闡釋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揭示了私有制下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對剩余價值生產、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社會再生產過程、生息資本等進行了詳盡闡述,解釋了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和抑制作用?;谝陨像R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結合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歷史,對私有制主體下經濟增長問題研究極具現實意義。為明晰資本主義私有制導致經濟危機的必然性,筆者擬從學理上闡釋在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下,消費、投資和產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并佐以20世紀中期以來資本主義的發展現實,證明“資本主義私有制增長速度緩慢規律”和“資本主義私有制增長緩慢定律”具有客觀現實性。
一、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導致消費不足
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是生產的持續動力,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基礎作用。在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作用下,資本主義社會必然出現貧富分化、人民大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等現象。資本與勞動之間的對抗關系使社會財富分配的兩極分化日益嚴重,占人口少數的資產階級富裕階層在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作用下,消費并不會隨收入增加而同比例增加;占人口多數的大量貧困人口產生,造成勞動者消費絕對減少,最終將導致整個社會消費不足、有效需求減少,從而影響經濟增長。
(一)理論分析
消費作為社會再生產過程的最后環節,反映了生產過程是否結束和商品最終歸屬。生產資料歸屬權代表的所有制關系由生產力水平決定。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以商品為研究起點,在深入剖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同時,闡明了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帶來的剝削本質,并在對剩余價值的研究中論證了剩余價值生產、社會分工、勞動異化等帶來的兩極分化以及勞動者越發貧困等問題。恩格斯指出:“群眾的消費不足,是一切建立在剝削基礎上的社會形式、因而也是資本主義社會形式的一個必然條件。”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下形成了“勞動力成為商品→剩余價值生產→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貧困積累→消費不足”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動機和決定目的,是資本盡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盡可能多地生產剩余價值。”因此,最大限度追求剩余價值是資本積累的內在動力,而預期回報率則是資本家衡量一切的標準,“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無止境地追逐剩余價值,使個別資本家不再滿足于通過單純延長勞動者的勞動時間進行絕對剩余價值生產,而是通過不斷改進技術、采用更加優良的生產方式與管理方式提高勞動生產力,獲取更多剩余價值,即超額剩余價值。“采用改良的生產方式的資本家比同行業的其余資本家,可以在一個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作為剩余勞動。”隨后,當其他“競爭者也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生產后,相對剩余價值就產生了。這使“屬于必要生活資料范圍、從而構成勞動力價值要素的商品便宜”,相應地,勞動力價值即資本的可變部分占資本總量的比例變小,即“提高勞動生產力來使商品便宜,并通過商品便宜來使工人本身便宜”,馬克思指出這是“資本的內在的沖動和經常的趨勢”。
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對剩余價值的追逐使資本不斷積累與勞動者日益貧困成為資本積累一般規律的表現形式。通過資本集聚和集中,“資本積累最初只是表現為資本的量的擴大,但是以上我們看到,它是通過資本構成不斷發生質的變化,通過減少資本的可變組成部分來不斷增加資本的不變組成部分而實現的”。這意味著,隨著勞動生產力水平和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對勞動的需求,同總資本量相比相對地減少,并且隨著總資本量的增長以遞增的速度減少”。相對過剩人口的產生使勞動者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惡化:既要承受來自階級之間資本的壓榨和機器的排擠,又要面臨來自階級內部隨時被龐大的產業后備軍替代的可能。
由此,在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下,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產生了一種不以任何人意志為轉移的對抗性分配關系,這種關系“使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消費縮小到只能在相當狹小的界限以內變動的最低限度”,從而使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在財富嚴重兩極分化條件下不斷承受消費力不足的困擾。資本主義越是發展,這種困擾越是嚴重。按照凱恩斯的消費理論,也能得出相同的結論,即當收入增加時,消費隨之增加的比率會小于收入,進而呈現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的規律。勞動者因貧困積累而造成消費減少,資本家雖因資本積累使財富增加,但由于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其消費不會有大幅增加。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所導致的資本積累一般規律作用下,在財富和收入兩極分化愈發嚴重的過程中,消費呈現出相對減少特征。
(二)現實分析
在資本主義歷史演進過程中,私有制對消費的抑制作用是越來越凸顯的經驗事實。除在經濟周期性波動過程中展現出消費不足的特征,雇傭勞動者工資相對減少在經濟危機中也展露無遺。比如,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及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勞動者工資相對減少、儲蓄不足,維持自身勞動力再生產的狀態使人們在困境中艱難生存。同時,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嚴重的貧富差距等問題成為影響勞動者消費的重要因素。
美國作為世界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數百年發展中建立了經濟、文化等領域全球領先的資本主義體系。遵循自由市場經濟原則,美國貧富差距越發明顯,基尼系數長久以來在0.4以上徘徊,2021年達到0.494的歷史新高。從歷史數據來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最為富有人群占有國民收入比重逐年攀升,到2022年,前1%人群稅前收入份額占比為20.87%,前10%人群占比達48.27%。與此相應,后50%人群的稅前收入份額占比卻在逐年下降,至1996年,后50%人群收入份額開始低于前1%人群的收入份額,到2022年,后50%人群的這一份額占比下降至9.85%。其中,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收入最低的20%人群收入占比僅維持在國民收入的5%左右,為4.67%。
在收入構成(包括工資、薪金、養老金,以及紅利、利息收入、租金等)中,工資、薪金、養老金可歸結為勞動力的價值和價格,而紅利、利息收入、租金等應算為資本收入。由此,通過整理美國居民收入構成可見,越富有的人群,其勞動力收入占比越低。在高收入人群中,收入最高的0.01%人群的工資收入近年來維持在32%左右,2000年達到60.81%的峰值,這與美國同期企業利潤同比增速下降、互聯網企業進入泡沫破滅期、美股總市值蒸發等有關。而同樣的高收入人群,工資比重也存在極大差異。收入最高的0.1%—0.5%人群,其工資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約為60%,收入最高的1%—5%人群這一比例提升為82%左右,而收入最高的5%—10%人群這一比例達90%左右。這意味著,隨著總收入上升,工資在全部收入中的份額逐漸減少,還有很大一部分人群的工資收入甚至處于低于勞動力價值的境況。
進一步從財富分布來看,美國財富占比不平等現象更為明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前1%和10%人群的凈財富份額占比雖然呈現出先抑后揚趨勢,但始終占據美國一半以上財富,而后50%人群的財富占比始終處于2%以下。20世紀80年代初周期性經濟危機爆發后,美國富人財富占比重新開始上漲,到2022年,前1%人群的凈財富份額占比上升至34.9%,前10%人群占比為70%以上。其中,通過對比前1%人群與前10%人群財富占比可以發現,自1979年以來,前1%人群在前10%人群中的財富占比情況逐年上升,并且在2022年,前10%人群所擁有的凈財富比重接近50%,這意味著,美國財富在富裕階層中出現進一步集中,財富向更少部分人群聚集。與此相對應,后50%人群的凈財富份額占比僅維持在1.5%左右,雖然存在高低起伏,最低出現在1974年的0.4%,最高出現在1996年的1.9%,但在更大比例人口之下,對財富的極少占有份額充分展現出存在于美國的巨大的貧富差距。
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到,在美國,收入兩極分化是一個長期持續的現象,并且在經濟危機前后兩極分化程度會進一步加劇,進而形成消費不足,影響經濟增長。
二、資本主義私有制容易導致實體經濟部門投資不足
投資是“對用于未來生產更多物品和勞務的物品的購買”。傳統的宏觀經濟理論認為,投資會受到收益遞減制約,而宏觀貨幣政策亦在財富效應、利率效應、匯率效應三方面影響投資規模。究其根本,投資受收益率影響,會隨著收益率變化而增加或減少。私人資本運動是為了增殖,增殖是私人資本的基本職能,因而私有企業達不到預期利潤便不投資,即使在給私人企業大規模減稅的情況下也如此(在以勞動人民為中心和就業優先的發展方針中,公有資本和公有企業最好達到預期利潤,即使無利潤但能解決人民就業和工資收入問題,即未必歇業或不投資),這是所有制關系在資本運動中的具體體現。
(一)理論分析
資本邏輯主導下的剝削關系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物。在由市場配置生產要素條件下,資本轉化為各種生產要素進行價值生產和剩余價值生產實現了增殖。這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下投資的目的和結果。但是,資本在受追求更多剩余價值驅使而不斷運動的過程中,會隨著勞動生產力提高而改變資本有機構成、資本周轉速度,由此形成“資本→剩余價值→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平均利潤率下降→生息資本增加→投資減少”的理論邏輯。
“生產方式的變革,在工場手工業中以勞動力為起點,在大工業中以勞動資料為起點。”機器發明成為資本家獲取更多剩余價值的手段。相對剩余價值生產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改變工作日的兩個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來實現,而這種實現規程“必須變革勞動過程的技術條件和社會條件,從而變革生產方式本身,以提高勞動生產力,通過提高勞動生產力來降低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縮短在生產勞動力價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勞動生產力提升使商品價值量下降,進而在降低勞動力價值的同時改變了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關系。
科技發展及其在生產領域的應用,在改變資本有機構成的同時,使一般利潤率發生變化。“由于更多地使用機器和一般固定資本,同數工人在同一時間內可以把更多的原料和輔助材料轉化為產品,也就是說,可以用較少的勞動把它們轉化為產品。”隨著科技發展,資本有機構成呈現上升趨勢。而在剩余價值率不發生變化即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程度不改變的情況下,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必然會引起一般利潤率逐步下降。“因此,一般利潤率下降的趨勢,只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日益發展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現。”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又帶來由于固定資本在總資本中的比重增大而引起的資本周轉速度的下降,進一步引發一般利潤率水平的降低。
馬克思在分析一般利潤率下降起反作用的各種原因時,還提及生息資本這一影響一般利潤率的因素。生息資本作為“為取得利益而暫時貸給他人使用的貨幣資本”,其價值增值需要通過職能資本家讓渡其所占有工人創造的一部分剩余價值來實現,因此,生息資本不是職能資本,不直接參與創造剩余價值。隨著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分工衍生出職能資本家和借貸資本家,在生息資本繁衍下,銀行作為專門經營貨幣資本的企業,在經濟運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金融工具不斷產生,使生息資本不斷擴張。同時,以生息資本為代表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
相較于職能資本家將資本投入生產過程直接獲得剩余價值,借貸資本家只需讓渡手中貨幣,就可以在一定期限后獲得剩余價值“分割”,這使借貸資本家相較于職能資本家而言減少了面對生產過程產生的各種風險,同樣避免了“驚險的跳躍”帶來的價值實現問題。在一般利潤率降低和資本趨利性共同作用下,更多貨幣成為生息資本,而市場的滯后性與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現象,導致資本金融化、“脫實向虛”等愈發嚴重。結果,貨幣只在金融市場中自我循環卻并不流入實體制造業,使經濟結構不斷金融化,并在加劇過程中嚴重影響生產制造業發展。
隨著一般利潤率水平下降以及虛擬資本“做強做大”,資本必然會減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的投入,更多進入虛擬經濟,金融等行業的蓬勃發展看似推動經濟繁榮,但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的虛擬經濟不過是貨幣的簡單空間轉移,而繁榮膨脹的虛擬資本背后有可能是沒有真實價值存在的“虛無”。
(二)現實分析
隨著虛擬資本的膨脹,一般利潤率下降使作用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的資本不斷減少,進而引起經濟增長放緩,并且必然因金融資本畸形發展而導致經濟危機。從美國近50年數據來看,實體經濟部門投資呈現下降趨勢,這間接證明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規律。美國私人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曲折中下降。幾個急速下降又上升的轉折點都出現在程度不同的經濟危機之后。
美國私人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在1975年、1982年、1991年、2002年、2009年均出現重大轉折,而這幾年前后分別是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衰退、1991年利率過快放開管制而導致儲貸危機引起經濟衰退、2002年科技泡沫導致新一輪經濟衰退,以及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波及全球引發全球經濟危機。在每次危機發生前,資本在市場中的自由競爭,必然導致投資增速下降,當投資增速下降到一定程度,危機爆發使政府通過宏觀政策調整而引起投資增加。但由于資本主義內生基本矛盾,之后惡性競爭將再次成為“經濟人”的行為導向,投資會遵循私有制規律而下降,并引起下一周期的經濟危機。
三、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導致產業失衡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和基礎,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經濟增長不僅體現為價值量增加,更體現為社會生產各產業部門按比例協調發展。在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條件下,資本逐利本質和平均利潤率規律決定了經常性處于產業失衡是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客觀必然,這給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造成諸多負面后果,導致周期性經濟危機爆發。
(一)理論分析
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規律是社會生產與社會需要之間矛盾運動以及整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規律”。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勞動力、生產資料依據社會需要合理分配到不同社會生產領域,以保證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平衡,實現各個產業部門的結構平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這種平衡主要通過不同生產部門之間競爭和資本轉移完成。各特殊生產部門資本有機構成和資本周轉速度不同,等量資本獲得的利潤卻不相同,在逐利本性驅使下,資本必然會向資本有機構成低、資本周轉速度快、利潤更高的部門轉移,資本轉移改變了不同產業部門的生產比例,影響了資源在不同產業部門的配置,從而導致經濟結構失衡。
同時,這種失衡靠市場機制無法調節,因為資本的私有性質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決定了市場調節的失靈。馬克思指出:“全部困難是由這樣一個事實產生的:商品不只是當作商品來交換,而是當作資本的產品來交換。這些資本要求從剩余價值的總量中,分到和它們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者在它們的量相等時,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因此,資本流動的源動力一定是利潤,而非社會需求,在獲得預期利潤時,部門平均利潤率水平點就會出現,而這一水平點大部分情況不會是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平衡的點,因為平均利潤率水平上的生產價格是與價值相背離的,這已經意味著社會總勞動沒有按照各部門之間的必要比例進行分配。因此,資本主義產業失衡狀態被平均利潤率規律固定下來,并成為一種常態。但長期產業失衡是無法支撐整個經濟社會穩定持續發展的,最終只能通過周期性經濟危機消耗掉相對過剩的生產力而使產業結構形成新的比例關系。
當然,新技術發明和應用通過產業升級,也可形成新的比例關系。當這種新技術還僅被個別資本家掌握時,由于供給遠遠不能滿足不斷擴大的需求,高額利潤會吸引更多的資本進行技術和產品更新。當越來越多資本家掌握新技術后,平均利潤率規律再次將產業結構定格在失衡狀態。因此,技術革命不僅不能消除產業結構失衡,還可能由于新部門增加和舊部門衰亡而加重產業失衡和動蕩程度。
資本的空間轉移同樣被認為是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失衡和危機爆發的有效方法。由于資源稟賦不同,各國形成不同的利潤增長點,例如資源密集型產業結構和制造業集中型產業結構,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結構,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和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等等。利潤驅動形成資本的國際流動,而資本國際流動又促成產業的國際分工,這種國際分工在20世紀80年代后表現為:落后產業如加工制造業和資源開發業由于利潤低而被轉移到生產要素比較便宜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而輕污染、高利潤的高新技術產業和關鍵核心技術部門則被留在發達國家內部,從而資本主義國家的產業失衡進一步擴大,表現為產業鏈斷裂式失衡,即一國產業鏈不再完整,而出現部分產業部門缺失。因此,資本的空間轉移非但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國家產業失衡帶來的困擾,反而使失衡發生了質的蛻變和世界范圍內的蔓延。
資本的全球流動,導致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將本國制造業大規模向海外轉移,這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利潤水平,但也帶來更為嚴重的產業失衡問題,即“制造業的空心化”和“經濟過度金融化”。制造業的海外轉移使越來越多資本從社會生產領域游離出來,而新技術革命帶來的金融創新則給大量閑置的資本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投資場所。各種金融產品、金融模式、金融服務的無限創新,拓展了信用,克服了時間和空間限制,進一步增強了資本的流動性,降低了金融成本,提升了金融行業的利潤水平。金融行業的高利潤和低成本,使資源配置不斷向金融領域傾向,在疏于政府干預甚至政府支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解綁金融和資本管制——條件下,資本不斷從實體經濟部門進入金融部門,呈現出過度金融化特征。經濟過度金融化必然導致實體產業部門衰退,主要表現就是價值創造的減少和價值實現的困難,經濟發展不可持續。
(二)現實分析
過度金融化擠壓實體行業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最明顯特征,也成為阻礙產業發展、影響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金融資本隨著資本主義實體經濟的集中和壟斷而產生,并在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融合中不斷擴大形成私人金融寡頭。金融資本的壯大使大量資本從制造業流入金融行業,進而由債務和投機行為引致經濟下行。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開始興起并逐漸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主流經濟學。在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影響下,金融資產廣泛發展。數據顯示,無論是美國金融資產在國家總資產中的占比,還是非金融企業中的金融資產在其總資產的占比,都在逐年上升。從不同資產占比來看,金融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增加,非金融行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到2007年已降至30%以下。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非金融企業的金融資產占總資產比重也呈現上升趨勢,這表現出產業資本熱衷于金融投資,弱化了技術積累,嚴重影響了制造業良序發展。從增加值來看,美國金融行業的增加值呈現出持續遞增態勢,并在1985年超過實體制造業,與此相對,制造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比重逐年下降,并在20世紀初降至30%以下。結合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增速呈下降趨勢,并在1985年后進入緩慢增速狀態。其中,從1984年經濟增長速度7.24%銳減至1985年的4.17%后,又曲折下降到3%左右,并且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出現了負增長。這兩個時間節點恰好與金融行業增加值超過制造業,以及非金融資產占全國總資產比例低至30%以下的時間重合。同時,還應關注到,從2001年到2006年,美國經濟出現了短暫的增速期,從2001年0.95%上漲至2005年3.48%,這也與這一階段金融資產占國家資產比重呈現下降趨勢,非金融資產出現短暫增加的時間重合。
從美國金融行業與制造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變化可見,自金融業所占比重超過制造業所占比重以來,美國經濟增速便陷入低增長。進一步從金融資產占國內總資產比重變化以及非金融行業金融資產比重變化可見,金融資產比重與經濟走勢呈反向變動趨勢??梢?,金融業過快發展會對制造業造成影響,進而對經濟增長產生抑制作用。
經濟規律是諸現象之間必然、本質、穩定和反復出現的關系,而定理是指用邏輯的方法判斷為正確并作為推理根據的真命題,表述經證明具有正確性,可作為原則或規律的命題。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析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消費、投資以及產業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科技發展蘊含的增長潛力和生產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充分發揮,進而成為抑制社會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同時可以以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客觀現實為佐證,印證這一結論。這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趨勢可以稱之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增長緩慢規律”。從20世紀以來資本主義長期增長和負增長的實證分析結果來看,“資本主義私有制增長緩慢定理”客觀存在,這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占主體的生產關系在很大程度上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表現,是資本主義國家潛在的經濟增長速度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的表現。因此,從數十年長期來觀察,不論是什么類型的市場經濟體制,凡是私有制經濟成分占比越高的,這個客觀規律就會越顯示其作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