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此言出自孫中山的《上李鴻章書》。
1894年1月,孫中山給李鴻章寫了一封長達八千多字的信,建議清政府設立管理農業的機構,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他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在于民眾,而民眾最基本的需求是食物,因此,確保民眾的糧食安全,是國家的首要任務。
中華上下五千年,經歷過數十個王朝,而饑荒幾乎是狼煙四起、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直到新中國成立后,進行大規模的水利建設、農田改造、化肥生產和品種改良,使糧食生產取得史無前例、逐年遞增的大豐收,這才解決全民溫飽問題,帶來長期的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
可以說,糧食安全是社會穩定和國家發展的先決條件,糧食生產也因此成為我們每個人關心的首要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在電視上,還是在手機里,我們關注的糧食生產問題一直以來都非常樂觀。在過去的數十年中,每當農收季節,主流媒體無一例外都是鋪天蓋地的糧食大豐收的喜訊。
那么,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對此,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教授曾直言不諱地批評媒體對糧食大豐收的宣傳簡直就是對農業常識的侮辱。
溫教授指出,中國的小農經濟與發達國家的大規模農場經濟存在很大差距,導致我們在全球糧食定價上沒有話語權。他認為,小農經濟業已造成水利灌溉系統損壞,城鎮化建設又導致耕地大面積減少、農民進城、農耕無人、土地撂荒、村莊消失等現實,連續幾十年的糧食大豐收根本是不可能的。
對溫鐵軍教授這一觀點,筆者深以為然。
昨年底,筆者回闊別多年的故鄉過年,一路上映入眼簾的,到處都是一片荒蕪。記憶中的梯田,無一例外都灌木叢生,只有平地,尚能依稀見到水田的模樣,但也是難以見到冬作物的身影。
在跟母親閑聊時才知,組里原來近三百畝稻田,這些年占的占,荒的荒,如今才剩下一百三、四十畝,還都被一個人承包了。這個人承包了村里一千多畝稻田,鎮上不但為他包攬了耕地、收割,還給他七七八八的補貼,他只需請人育苗、插秧即可。對他來說,收多收少并不重要,因為僅僅耕地、收割、補貼的費用就賺了不少。
至于組民,有想種的,就給分二分田,不想種的不分,承包費歸組里,說是用于集體開支。對此,組民們也沒什么意見,反正大家都不愿意種田,都出去打工了。
這是筆者故鄉的現狀。這一現狀在當今農村不說普遍,但也絕非個例。
農田被占用、耕地被撂荒、農民不愿意種田、政府為政績掏財政,此情此景,糧食還會連年大豐收嗎?
倘若像媒體興高采烈的那樣糧食連年大豐收,那還用得著進口糧食嗎?
2024年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進口糧食1.6億噸,同比增長11.7%。
進口糧食1.6億噸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我們去年的糧食有著1.6億噸的大窟窿,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需要200多斤進口糧食才能吃飽飯。
同比增長11.7%又說明什么?
說明這些年來我們年年都在進口糧食,說明我們進口糧食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
也許有人要說,國外糧食比國內便宜,只要有錢,進口又何妨?
真有人這樣想,必須自己掌嘴。
自古以來,糧食就是第一戰略物資。袁隆平說:“一粒糧食可以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你國內糧食做不到自給自足,一旦別人卡你脖子,你就得餓死。
所以,飯碗必須緊緊地、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1975年1月13日,周總理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豪邁地說:
"我們超額完成了第三個五年計劃,第四個五年計劃一九七五年也將勝利完成。我國農業連續十三年奪得豐收,一九七四年農業總產值預計比一九六四年增長百分之五十一。這充分顯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優越性。全國解放以來,盡管我國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但糧食增產一點四倍,棉花增產四點七倍。在我們這樣一個近八億人口的國家,保證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
現如今,我們的飯碗端緊端牢了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