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鑒改革開放洋務化的傾向
——在紀念張之洞誕辰186周年書畫展開幕式上的演講
兩年前“張之洞在任丘學術研討會”聲猶在耳,今天,我們“紀念張之洞誕辰186周年書畫展”開幕,張之洞在任丘僅教書一年的時間,紀念他的意義何在?大家都明白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紀念某個人,能被后世紀念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能百年后還被后世老百姓紀念的人,必有大功德,肯定是個了不起的人。走進展廳,“思賢改革先驅,高歌時代大者”的楹聯喚起我們對張之洞的懷念,他無愧開山辟路的改革先驅,堪為影響后世的時代大者,任丘的老百姓之所以紀念張之洞,因為他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2007年經群眾投票被評為河北影響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雖然張之洞青年時代在任丘只當過一年教書先生,這當是一個近代教育家的起點,后來他主政多省,推行的“后洋務運動”,當是開啟中國近代化的起點,至今還在影響著當代中國人對現代化的向往。
我是張之洞的家鄉南皮人,童年就聽過有關張之洞的諸多傳說,長大后就對這位家鄉大名人的人生特別感興趣,以至于后來棄畫從文寫張之洞。十幾年來,我沿著張之洞的足跡,從他苦讀成長的貴州安龍,到他興學的四川,再到他興革的山西,指揮諒山大捷的廣州,開辟十字大道的海南,督鄂十九年建成東方芝加哥的武漢,推行過新政的湖南、南京、上海、江西等地,也多次到他入閣拜相的北京,數次到南皮張之洞墳前燒紙錢。十二年嘔心瀝血,寫出二百余萬字關于張之洞文學和學術評論文章。張之洞是我們南皮出的最大的官,我是南皮最小的一個(連副班長也沒當過)草民,按說,從社會地位和個人學識,我是沒有多少資格完整地評價張之洞??煽纯催@么多的官員和專家們所說所寫,除馮天瑜等極少的幾位老師著書立說見地高明,其余大多人云亦云。精英們眼中的張之洞不是我們老百姓眼中的張之洞,學界和官場重在研究張之洞的讀書做官和升官之道,民間議論的是張之洞這個改革家究竟給百姓帶來多少好處與弊端。這是兩股道上跑車。所以我們另辟新蹊,在2015年依法成立了河北省張之洞研究會,堅持立足民間,以紅色文化通古今之變,立時代潮頭,發思想先聲。為爭取勞動大眾評說張之洞時代那些歷史人物提供自由民主的話語平臺。
我們今天紀念張之洞的意義不僅是開個會、辦個展、獻個花、寫幅字、畫張畫、吃頓飯、照個合影留念。最重要的是要為當代研究張之洞開拓出新的視野 。有人問我,天眸,你最近研究張之洞什么選題?那我就大聲地告訴你,鏡鑒改革開放洋務化。
竊認為:當下的改革開放與張之洞當年的后洋務運動有很多的可比性。160年前,首倡洋務運動是曾國藩,領導洋務運動的是李鴻章,張之洞屬于后來者居上,張之洞發現李鴻章搞了20多年的官僚資本和外國資本沆瀣一氣洋務運動變得越來越逼仄,鉆入了死胡同。于是,張之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廣度對李鴻章前20多年的洋務運動進行了再改革,人稱之為后洋務運動。160年后,洋務運動換了個名詞叫改革開放。君不見,當年的洋務運動和40年前的改革開放都是政府發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兩次的背景和過程有諸多的巧合,洋務運動的英文叫做westernization,就是主張向西方學習。改革開放的官方英文:Reform and Opening-up 。就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張之洞后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集中在實業、教育、媒體以及交通上。仔細看看,好像和現在沒有多少區別。只不過,那時主修的是鐵路,現在變成修高鐵。那時的教育是引進西學,現在移植美國的教育模式幾乎普及了全國。那時媒體是紙質報刊,現在是視頻互聯網。僅抖音的播放量是中央電視臺的46倍。那時洋務派形成了壟斷企業,成為官僚爭權奪利的資本(例如盛宣懷等)?,F在資本家改了個名稱叫企業家,也形成了官僚資本利益集團(例如聯想的柳傳志等)。那時企業的主辦協辦們按官員級別配官轎(例如盛宣懷是正部級),現在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們按處級、局級、部級入座享受待遇(柳傳志是正廳級而且曾是黨大代表),那時的洋務企業營私舞弊,貪污中飽,冗工濫食?,F在的企業也有化公為私,侵吞國有資產并轉移國外(聯想大討論對此已沸沸揚揚,此不贅述)。那時在政策上給予洋商、洋貨“超國民待遇”。現在政策上對洋人依然“超國民待遇”,在美國買中華煙、茅臺酒、聯想電腦等比國內便宜的多而且沒有假貨。慈禧太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萬國之歡心”的懿旨百年后仍發揮著作用!看, 目前中國持有美國國債1.1205萬億美元,中國是美國第一大債權國,既然我們借錢給美國,不僅沒利息還要倒貼錢。看,外國人來中國大學讀書不僅免費而且……
洋務運動是在封建的土地上栽資本主義的幼苗,那時引進外資不到100家。改革開放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土地上到處開花結果,在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的催促下,引進外資100多萬家(商務部2021年公布的統計數字),已超越洋務運動的萬倍。國家28個支柱產業已有21個注進了外資。
那時的洋務領袖張之洞《勸學篇》“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文化觀,恰是那個轉型時代最有實踐意義的理念。后來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更為通俗易懂地提出,“ 摸著石頭過河”。這條河是那么的寬闊,不知摸到何時才是岸!
我十幾年來采風創作張之洞,仿佛走進了那個時代,看到張之洞和他的改革團隊猶如昨日般鮮活,越往深里挖掘,越感到今天并沒有走出洋務運動的圈子,單就中國對待外國資本的態度而言,改革開放時代與洋務運動時代非常地接近,如出一轍。
眾所周知,張之洞最大的恩人和靠山就是慈禧太后。沒有這個朝廷實際當家人的支持,張之洞是當不成洋務領袖的。慈禧太后曾對張之洞說:“這些紅毛藍眼的洋人,口口聲聲說經商做買賣,買賣是雙方的事,你愿賣我不愿買,你愿買我不愿賣,為什么要動武力強迫人家呢?說洋人蠢吧,船炮造得確實好,說不蠢吧,怎么連這些最簡單的道理都不懂?。窟@些可惱可恨可鄙可殺的洋人,無休止地尋事生非,得尋個法子治住他們!”張之洞是慈禧一手提拔的重臣,他一生恪守“啟沃君心,恪守臣節,力行新政,不背舊章”。他對太后忠心耿耿,勵精圖治,大辦洋務,力圖挽回大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頹勢。然而,洋務運動的西學西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體系的沖擊是巨大的,一些官員為了爭奪權力和財富,利用洋務運動進行了大規模的貪污腐敗,導致了政治和社會的動蕩。甲午戰爭的失敗標志著這種依附于西方列強的洋務運動的徹底破產。張之洞彌留之際嘆道一生的心血白費了!客觀地講,洋務運動固然沒有挽救一個腐朽的王朝,卻開啟了一個近代化的時代。它讓中國人看到了現代化的曙光。
張之洞生前沒想到的是,百年后的1978年,中國沖上改革開放的快車道。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說“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把毛主席革為三七開,說毛主席犯了嚴重錯誤,把他領導中國的最后十年徹底否定為十年浩劫。在經濟方面,廢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實施分田到戶制度;改革國有企業,出售或者解散中小型國企;引進外資;導入股份制和重新開設股票交易所;恢復高考制度,并選派留學生出國。這些恍如當年的洋務運動回潮。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成了僅次于美國的世界老二。但在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大政策下,不同人群之間產生了新的階層差異,私有剝削制度又循環往復的重演兩極分化。以工人階級為核心,工農聯盟的廣大勞動者由國家主人重新淪落為雇傭勞動力。精英們販賣美國霸權主義寄生于中國經濟之上的市場經濟學,用國際壟斷資本并購中國企業,開采中國資源,雇用中國勞動力,毀壞中國環境。他們把資本主義拿來當社會主義的創新,把對工人階級的壓迫和剝削當先進的管理,毛主席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所樹立的共同富裕的目標被顛覆了,正在奔向四個現代化的進程中斷了!
今天,人們把160多年前洋務運動和40多年改革開放進行反復的對比,發現中間這段毛主席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27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開放。不照抄洋務運動的作業,不照搬美國和蘇聯的模式,以自力更生“只爭朝夕”氣吞山河的力量,創造出了社會主義的新式文明,達到了世界人類前所未有的高度。走出了破解三千年未有大變局的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理論、中國文化的嶄新境界。也為世界人民開創了前行的陽光大道。特別是最后10年那些震古爍今的偉大成就,今天隨便拿出一項來依然感天動地。為什么在毛主席逝世后予以徹底否定呢?
我是毛澤東時代的中共黨員,親身經歷了毛主席領導中國最后的十幾年,雖然我在那個年代只是一個種過地的社員,扛過槍的戰士,鉆過井的石油工人,卻體驗到國家主人翁的光榮感,每天為自己多干活多流汗而快樂!那是一個你追我趕大干快上的激情歲月!我和我們的父兄,穿一樣的衣服,吃最簡單的飯食。在一窮二白的大地上描繪新中國藍圖,那是千萬個雷鋒、焦裕祿、王鐵人、陳永貴們英雄輩出的毛澤東時代!那是人世間的真善美得到充份展現的美好時代。今天有的年青人可能對毛澤東時代感到不可思議,我以一個54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名義告之,那是我親身經歷的一個曾經真實存在過的社會。
我們這一輩人啊,在40多年前,是滿懷著“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甘灑熱血和汗水,待到理想化宏圖,再重擺美酒再相會”的美好幢憬走進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沒想到“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改革號召把人性中的假惡丑釋放的淋漓盡致,把一個理想主義、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為特征的社會形態七改八改,改成認錢不認人的金錢社會。這是洋務運動的回返照,當年帝國主在新中國社會主義好的歌聲中夾著尾巴逃跑了,三十年后夾著皮包又回來了。這些外資企業是來做慈善嗎?是來學雷鋒做好事的嗎?是來要利潤的,是來搞剝削的。他們不僅從開放的中國拿走了天文數字的利潤,更是限制了發展與創新,郎咸平教授曾經直言:外資越多越衰敗。怪不得美國前財長鮑爾森聲明:“如果中國停止改革開放,美國絕不會置之不理。”劉文采的孫子踏著《春天的故事》的旋律笑著回來了,組織千人祭祖,為這個大地主大惡霸翻案。妓女們唱著“不占地不占房,工作只要一張床”回來了。戲子們唱著帝王“再活五百年”的贊歌回來了,還帶來了小鮮肉。大貪官李鴻章回來了,他預言“后輩們貪污會千倍萬倍超過我與時俱進”,果然應驗了,從中央常委周永康、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往下數,多少政府官員和軍官倒在改革開放的春風里。這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這40多年形形色色的人,各行各業光怪陸離的事,釀成了嚴重的內憂外患,內憂是各行各業嚴重的信仰危機、道德危機、文化危機、腐敗危機。外患是以美、日和西方經濟,文化,科技,政治以及軍事對中國的全面滲透。似乎中華民族又重演洋務運動,又一次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驚嘆!我感慨!我惋惜與悲痛。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引發了民眾對洋務運動和革開放的反思和質疑。
今天這個“紀念張之洞誕辰186周年書畫展”,展出的作品400余件。展覽沒有向社會征稿,是當地村民和企業的工人拿起筆來,以文化自覺的實際行動挖掘歷史名人張之洞,作品分兩個展區,大多是當地思賢村村民和圣耀集團工人自發創作,其藝術水平不輸任何同類紀念性展覽,令人嘆為觀之!其中的特邀作品不僅有張之洞、張之萬手跡、張之洞后人手跡。也有名家大作,就連天安門毛主席像畫師之一王鐵麟也奉上毛主席畫像并附賀詞“不廢江河萬古流”。更令人驚奇的是,任丘農民共產黨員堵文凱,用五個月手抄《毛澤東選集》的萬米長卷(自己裝裱)為展覽的一大亮點。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震撼力!人民由于在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失去了許多美好的東西,才倍感毛澤東思想的珍貴。毛主席在民眾中的威望,比他在世時還要高。過去人民靠組織起來走毛主席指引的社會主義道路,經歷過40多年改革開放的工農勞動大眾,今已越來越多的自發地行動起來,在互聯網上形成呼喚毛主席回歸的汪洋大海。堵文凱指著萬米長卷《毛澤東選集》說:“這就是中國未來希望所在。過去我們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澤東思想。今天我們要走上改革開放的正道,還是要靠毛澤東思想。”
古人有語“ 鑒前世知興衰,考當今知得失。”我們前面改革的路還很長,沒有毛澤東思想指引的改革開放只能改回民國私有化的體制,改回張之洞洋務運動那個在看到希望之后,又陷入更深的絕望,走不出不斷失敗的怪圈。
這次“紀念張之洞誕辰186周年書畫展”熱烈而廣泛地藝術交流與學術討論,給了我一個鏡鑒改革開放洋務化的啟示,做為感性認識,在此提出,請同志們論證與思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