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和國家的文件上常說“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沒有社會主義這個前提,改革開放就會走向資本主義”“要在改革開放中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由此可見,改革開放的目的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但在實際操作中,某些政策措施似乎偏離了社會主義方向,令人深感疑惑。
如上世紀90年代以來推進的國企改革(含集體所有制企業改革),其初衷是發展國有企業,壯大公有制經濟,結果卻是絕大多數國企和集體所有制企業改沒了,并且很多改制過程都存在嚴重的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流失問題,數以千萬計的工人下崗失業、生活艱辛,重新跌入社會底層,許多工人被熱死、猝死、加班死、過勞死,一些工人被逼跪地爬行、自扇耳光、胯下喝水,企業欠薪成為幾十年都沒解決的“老大難”問題。相反,一小撮人借國企改革變成千萬、億萬富翁,部分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有的被提拔為領導干部,柳傳志等企業家還組建了“泰山會”等組織,似乎有了資產階級政黨的雛形。如此改革瓦解了公有制經濟基礎,催生了一批資本家,加劇了貧富兩極分化,明顯有違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和實現“共同富裕”的初衷。
還有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問題,由于絕大多數國企和集體企業都改沒了或改成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的數量必然增多,其所占GDP比重、納稅比重、解決就業比重必然增加,這根本不值得炫耀,只能從側面說明我國的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數量太少。然而,許多黨的領導干部,卻四處引用所謂“56789”數據,并將這種反?,F象當作政績和吹噓民營經濟貢獻的依據,似乎推進私有制、發展資本主義制度是改革開放的終極目標,至于憲法中“我國的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有關規定,習總書記“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有關指示,全被他們置之高閣。
開放中存在的“過度開放”“不對等開放”等問題同樣令人震驚。如我們選派大量干部到美國等敵國培訓,似乎無人擔心政治安全;我們允許外資進入銀行、股票、債券、基金等領域,并可成立獨資公司、控股公司,似乎無人擔心金融安全;我們允許外資購買國內優質資產,似乎無人擔心經濟主權、經濟安全。相反,美國對中國投資嚴防死守,嚴格限制高科技商品和敏感技術對華出口,中國對美國企業的并購多次被美方以“危害安全”為由否決,中國大量的外匯儲備只能購買美國國債、農產品、飛機等商品。另外,中國對美國開放零售市場,美國則不愿對華開放;中國允許蘋果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還可直接面向消費者,美國則禁止華為公司進入美國市場,直接面對美國消費者,并禁止華為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甚至霸道地要求其他國家與美國一樣禁用華為產品;類似案例不勝枚舉。
總之,現實中許多政策、措施、規定,讓人弄不清改革開放的底線和邊界在哪里,到底還要不要公有制經濟和社會主義制度,要不要國家安全、金融安全、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因此,科學確定改革開放的底線和邊界,是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崛起的重要前提。(2023-3-3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