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地區合并了縣、鄉鎮(街道),有的建立了“教師退出機制”,有媒體聲稱“黨政機關過緊日子不是權宜之計”,并呼吁裁剪公務員和事業編,種種跡象表明,因為疫情導致經濟疲軟、財政收入減少,國家已養不起那么多體制內人士了。
裁剪公務員、事業編,建立“教師推出機制”就能解決問題嗎?恐怕未必,因為經濟疲軟、財政收入減少是私有制泛濫造成的,類似于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而三年的新冠疫情只是提前并放大了私有制泛濫帶來的負面影響。遺憾的是,雖然私有制泛濫成災,但絕大多數黨政機關仍在大力扶持私有資本的發展。
一是極力吹捧。官方和媒體經常拿56789幾個數字吹捧私企,即貢獻了中國稅收的50%以上,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上,高新技術創新的70%以上,城鎮就業80%以上,新就業的90%以上,至于這些數字從哪兒來、是否科學、是否真實,是否有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一直無人問津。還有領導表態“企業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企業家流汗出力,誰要敢使絆子、搞壞事,一律從嚴懲處”“當好企業金牌店小二”“為企業家遮風擋雨”等,極力吹捧和巴結私企和資本家。此舉讓某些資本家忘乎所以,富士康的郭臺銘、阿里巴巴的馬云等人都曾言語出格。
二是提高地位。很多資本家當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有的還入了黨,成為領導干部。如據《優化發展環境,就要讓民營企業家當人大代表嗎?》一文披露,僅在2023年各省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中,江蘇省民營企業家24名,占比六分之一;山東省民企代表是41名,占比24%。此外,深圳、溫州、西安、南陽、通化、鶴壁、永康等數十個地區設立所謂的“企業家節”,有的地區還邀請資本家列席黨委政府重要會議。毛澤東時代被限制、改造、利用的私營企業、被批判的資本家,在換上“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的招牌后,被肆意吹捧美化,成為社會精英,數以億萬計的普通勞動者卻被邊緣化了。
三是財政輸血。一方面很多地區財政吃緊,另一方面卻有海量財政獎補資金流向私營企業,這是近幾十年最詭異、最荒唐的現象。這些資金小到幾萬、十幾萬,大到幾千萬、幾個億,雖然總量不得而知,但肯定非??捎^,而且也確有很多私企獲利頗豐。如華誼兄弟2018年12月公告,公司及子公司自2018年1月1日至公告披露日累計獲得8600萬元政府補助;另有網友披露,華誼兄弟幾乎每年都會獲得巨額政府補助,尤其是2015年和2017年,補助金額都超過1億元;從2009年倒2018年這10年間,華誼兄弟累計獲得政府補助高達7億元。另有很多地區出現過重獎私企、資本家的鬧劇,如蘇州昆山市2016年2月曾拿出1億元財政資金,給100家企業重獎100萬元;常州市發改委2018年花費1250萬元采購所謂金質獎章,用以獎勵“企業家”;武漢洪山區2017年花費500萬元重獎民營企業家等。此外,絕大多數地方政府都在土地、稅收、環保、融資、教育等方面對私企和資本家給與優惠和支持,如公知老板羅永浩曾從成都市政府獲得6億元融資,最后血本無歸,6億元自然打了水漂。私企和資本家為謀利,勢必挖空心思擴大規模、提高效益,這是他們的本性,他們納稅也是天經地義,各級政府有必要花那么多錢支持他們嗎?
四是法規支持。近幾年,工會作用微乎其微,《勞動法》似乎被束之高閣,勞動者權益受到漠視,很多地方反倒出臺了明顯偏袒資本的法律法規。如修訂的“工資支付條例”、出臺的“勞動保障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雖然地區不同,說法各異,但本質上都是為保障私企和資本家的利益,如工人節假日加班不需支付300%工資,最低工資標準擬由每2年改為每3年調整一次等。在司法領域,最高人民檢察院明確提出:“對涉嫌犯罪的民營企業負責人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判緩刑的就提出判緩刑”,原司法部長傅政華也曾公開表態:“對民企一般違法行為要以教育為主”,似乎私企和資本家高人一等, 享有法外特權。
以上措施后果嚴重,一是海量財政資金流向私企和資本家,整個社會都在“劫貧濟富”;二是資本家高高在上,勞動者地位低下,超時加班、變相體罰、侮辱人格、拖欠工資等問題長期存在,收入分配更加不公,貧富兩家分化更加嚴重,少數人富可敵國,多數人長期掙扎在溫飽線上,這樣的社會態勢經不起風吹浪打,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出現大量的社會問題,帶來巨大風險,如抑郁、自殺、販毒、搶劫、兇殺、報復社會等案件激增,就是最直接的體現。
為規避風險,資本家和很多“先富者”們帶著大量財富,和家人移居海外尤其是美國,導致財富外流,國內消費不振,只能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而投資勢必加大產能,多余的產品無處銷售,使國家對外貿更加依賴,政治上肯定受制于人,這是美歐日敢于制裁挑釁中國的重要原因;而且,一旦外需不振,便引發一輪又一輪類似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炸樓”“殺羊”等事件頻發。
為化解風險,受資本控制的媒體、為資本服務的學者、被資本洗腦的領導,便想當然地拿出“合并縣鄉”“教師退出”“裁剪公務員”“減薪”等“高招”,這些措施確實能解決部分問題,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因為與公務員、事業編、教師等人的工資待遇相比,各級政府對私企和資本家的財政補貼遠超他們的收入。而且,眾所周知,體制內最大的優勢是旱澇保收,真正得實惠的是占比不到10%的實權人物,一旦合并縣鄉、裁剪員額,所涉及的多是體制內地位低、實權小、工資少的邊緣人士,節約不了多少資金,最終結果無非是壯大低收入人群,為私企和資本家多提供一些勞動力而已。
況且,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殘酷競爭、相互兼并,即所謂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政府理應扶持蝦米和小魚,但通常情況下,能獲得財政補貼的多是實力雄厚的私企,大多數微小企業與此無緣或所獲不多。這些大企業的“企業家”們已經夠有錢了,他們人數極少,如果政府提供大量補貼,必然加劇貧富兩極分化。因此,各級政府應該削減對私企和資本家的補貼,真正將資金用到國企和低收入人群上。
資本家當然不會透露這些秘密,他們為個人私利,會毫不顧及勞動者和體制內人士的死活。目前,他們對勞動者的壓榨已到極限,下一步必然將割韭菜的目標對準體制內人士,這樣既可謀利,又能削弱共產黨的執政基礎,為他們奪權執政做好準備??梢?,依靠扶持私企和資本家發展經濟,注定沒有出路,中國應回到毛澤東時代依靠工農大眾發展的正確道路上,這也符合中共建黨時“消滅私有制”的初心使命。因此,要想解決貧富分化和黨政機關過緊日子等問題,除嚴懲腐敗外,必須壯大國有經濟,在初次分配中限制資本收入,提高勞動者的收入,這樣才能增加消費、繁榮經濟、提振信心,但這必然影響私企和資本家的信心,從現實情況看,多數黨政機關都不會這么做,他們大概率會對公務員、老師等體制內人士動手。
4000多萬工人下崗了,他們付出了慘痛代價,但絕大多數國企照樣搞沒了,所謂“減員增效”成了笑話,柳傳志等人反而成了億萬富翁??梢?,僅盯著普通勞動者,不動資本家的奶酪,中國注定沒有出路,國企改革的慘痛教訓值得深思。(2023-3-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