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統一問題的幾點看法
戰略機遇期是干什么用的?
X博士似乎能知未來,甚至預測“戰略機遇期”于何時結束,戰略進攻期何時開始。
估計X先生仰仗的是種“靜態分析法“,也就是說,把國防力量的加強逐年加碼,到了2020年應當達到了“無堅不摧、無攻不克”的地步。屆時只要如何如何,結果必定如何如何。
靜態分析的弱點就是排斥了其它的變數。就國際政治而言,變數真是太多,因此聰明的社會科學界一般都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尤其是不敢太過依賴靜態分析。
我不敢揣測究竟有多少變數存在,但是卻可信手拈來一點參考,作為“比較靜態分析法”的補充:除了國家軍事力量逐步強大之外,也要考慮到往后10年的“裸官”的妻子、兒女移民美國的數量越來越多,公家、私人存放彼處的黑錢與白錢(如美國債券)也越來越具規模。屆時只要當局想動粗,美方或許只消扣押這批自投羅網的人質和物質抵押便可化解一場戰爭,并讓中國政府唯唯諾諾。由此可見,從我們保釣人士的觀點出發,為了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有些人還真是該殺,而且越早越好。
談及“戰略機遇期”,此概念出自2001年911事件。之所以是個機遇,原因在于美國當局為爭取中國支持其反恐戰爭,而不再貶低中國為“流氓國家”,不再支持中國的邊疆恐怖分子,同時把中國的“戰略對手”地位提升為“戰略伙伴”關系。我很贊賞中國當局認識到這是個從天而降的機遇,也期盼當局充分善用這個機遇。但是不論怎么著,絕對反對貪腐趁此機遇層層加碼,民脂民膏順勢外流。
“一笑泯恩仇”對誰說?
女孩子選擇婆家不是觀察送來的是什么禮物、傳來的是什么話,而是審視未來的婆家是否能夠活得安心。
臺灣80歲以下的老百姓與老共毫無恩仇可言,因此“一笑泯恩仇”也是多余的話。
即便臺灣當家的想笑,在老美控制下又不敢笑,“一笑泯恩仇”的號召對臺灣當局也是毫無意義。
顯然,這是一句于事無補的廢話,但為何樂此不疲,一提再提?原因在于,對臺灣雖然無用,在大陸卻有助于維穩宣傳。對這種事,我們海外知識分子冷眼旁觀也就罷了,實在犯不著學舌。
怎么辦?最好就是做到讓臺灣老百姓向往大陸而用腳投票,像當年東德老百姓一樣沖破國際障礙。如果做不到這點而訴諸城下盟,當然也是一招,但卻是個最不入流的招。
現實政治非常殘酷,不會考慮到合乎、不合乎“時宜”。尤其是資本、利益、權勢的擴張,根本不可能帶有任何人文精神。但是作為知識分子,我們還是應當有自己的理想和主張。希望兩岸的優秀政治家也有點德國人的胸襟。
還有,人類社會問題不能以“一笑泯恩仇”或“向前看”來簡化。這是“事后諸葛亮”的另一種極端,即“宗教諸葛亮”(從糾纏歷史問題轉化為迷信“一笑興國”)。人與人之間,為了解決任何具體問題,還是免不了各抒己見與回顧歷史。當前打開任何地緣政治專著,歷史論述遠遠超過現況介紹,而有關前景的政策安排,不過是幾筆帶過。照“一笑”觀點,議論既往的事都是無聊的口水戰;所有受過委屈的人們也都該放棄一切訴求;而且,我們也就只能不顧是非,成天傻笑、苦笑了。不是嗎?
不和平即武力解決!
“不和,即武”不是笑話,而是比笑話、廢話還起更多反作用的渾話。國際視野之下,根本不存在“臺灣問題”。美國佬讓你分,就得分;要統,也得迫使老美松手。不考慮這基本因素,不朝這方向努力排除障礙,成天喊口號、表決心,最是鬧笑話。
就“歷史”方面,遠的趙宋和平統一南越不說,港澳回歸也不談,西德政府統一東德之前進行過武力威脅嗎?南、北也門統一靠的是武力嗎?多年來,我再三強調,德國最值得我們吸取的經驗,就是不把東德人民視為異類。德國統一前凡跑到西德的東德人民均有平等參政權,而且還有人當過總統、外長、社民黨黨魁、總理辦公室機要秘書。這是何等的心胸與氣派.!大陸呢,大概就只有一個拼著老命游泳過海的林毅夫還值得信賴。
問題不在臺灣,嚴格說來也不全在美國,而在北京政府的短視與小氣。若是改革開放開始,便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市場主動向臺灣全面開放,不要證件而來去自如。等不到今天,早就統一了。因此,真正的障礙在北京一方。
德國統一之前,美、蘇所加諸的統一障礙不會小于美國對臺海所設的障礙。經過西德政府的努力,爭取到東德的民心,其結果就不贅言了。事情就是這么簡單,簡單到“德信”可以輕易化解美、蘇的障礙。
大家都清楚臺灣捏在美國手里,因此不論誰執政,其決策能力都受限制,而且即便有意統一也不敢有任何表露與動作。在此情況下,大陸一方強調“不和即武”有何意義?唯一解套辦法就是爭取臺灣人民,效仿德國經驗。不是嗎?
談及統戰,我不知道老共對臺灣是想和還是戰?如果想和還搞什么統戰?如果主戰,臺灣上下有誰愿意心甘情愿作為統戰對象?再說,如果中國之外周邊環境也找不到任何統戰對象,那么就只剩下西藏、新疆和內蒙了。試問,那么戰爭對象又是誰?是否有些小題大作?既然x兄那么欣賞統戰,我不妨明白告訴你我的想法:統戰早就過時,統戰部這個怪物早就該改編成一支網絡戰隊伍,或隸屬軍情單位或其它單位之下。2011、11、12
擺脫中國思維去理解德國經驗
感覺上,我們還是用中國人的思維去體會“德國經驗”。譬如,中國共產黨應當如何“培養臺灣人干部”,當年該給李宗仁“安排”個什么職務等等。 “德國經驗”的真諦是,他們(指西德)在統一前根本沒有東德人、西德人意識,不設任何結構性障礙,也毫無“心防”,真正做到了“一視同仁”、“都是德國人”、“均為同類”和“公平競爭”,不曾有哪個來自東德的移民是經西德政府刻意擺設的“政治花瓶”,也因此贏得東德地區的民心。
“德東人”、“德西人”的觀念反倒是在統一后因為其它原因而產生。
大家只要看看不設防的大陸文藝界有多少臺灣藝人能夠占有一席之地,大概也可想象出,如果不設障礙,當前有志前往大陸從政的優秀臺灣年輕人也應當會在公平競爭的情況下有所表現。至少,目前“只讓臺灣人在戲臺上跳跳,而政壇上毫無出息”的畸形狀態(嚴格說來是種侮辱),不可能產生。
另外,如果暫時撇開美國因素,單單從純軍事角度看,早在60年代,國、共的力量對比已經形成一面倒的絕對優勢。當時只要共方施點核訛詐,便能夠輕而易舉地拿下臺灣。因此臺灣一方,早已不構成統一的障礙。之所以遲至今日不得統一,當然是因為美國干預。于是乎,武力或“非和平手段”的威脅對象應當是美國,而非臺灣。對一個毫無招架能力的臺灣頻頻以“非和平手段”進行威脅或“號召”,其惡劣后果是不難想象。我認為,這也是臺灣人民漸行漸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否該采用“ 非和平手段”的宣傳方式,我認為應當仔細考慮是否引起臺灣人民的反感,是否不利于統一的推進,而不能因為美國一方呼吁“和平解決”,共方就高舉“非和平”旗幟。這么做,只會會讓臺灣人民覺得“美國可靠”、“共產黨野蠻”。
后記:以上意見都是保釣論壇的內部發言,匯集一道,謹供參考。俞力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