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在重慶看到延安精神
“在我看來,重慶的做法正是中國幾代領導人所堅信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文/《瞭望》新聞周刊特約撰稿李希光
“為什么重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這樣引人注目?”90歲的美國《紐約時報》前總編輯西默·托平帶著“要弄清楚”的想法,2010年12月9日來到了重慶。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剛剛離開這里。
“64年前在延安,最讓自己感動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今天在重慶,我看到這種精神依然在閃光。”西默·托平在完成他的重慶采訪后感慨道。
見證從延安出發的夢想
托平在美國新聞界享有崇高威望,至今仍是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在西方世界,托平是少有的能夠用“親歷”大跨度比較著中國發展變化的媒體人之一。
在中國解放戰爭期間,他曾赴延安,采訪過朱德、劉少奇等中共領導人。他不僅是赴人民解放軍前線陣地采訪、報道淮海戰役的唯一的西方記者,更是第一個向全世界報道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西方記者。
1971年托平以《紐約時報》副總編輯身份訪問中國,這次經歷,也使他成為新中國成立之后采訪周總理的第一位美國記者。在人民大會堂共進晚餐時,周恩來對全體在座者說:“托平是我們進駐南京城的見證人。他在1949年4月親眼目睹了新舊中國的改朝換代。”
托平的夫人奧瑞·朗寧·托平,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撰稿人、攝影記者。她是加拿大著名外交家切斯特·朗寧大使的女兒。她也是上世紀60年代屈指可數的能進入中國采訪的西方記者,另一位是埃德加·斯諾。
托平夫婦對中國許多領導人如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等進行過采訪。周總理曾為托平夫人的著作《東方欲曉》簽名,并且說:“感謝你為中國所做的一切。”經周總理同意,她獨家向全世界披露了西安兵馬俑大發現,該報道成為《國家地理雜志》封面文章。
在重慶訪問期間,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送給托平夫婦兩尊銅像,分別是毛澤東和周恩來。兩位偉人的銅像,看上去神采奕奕。瞪大了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周恩來的銅像,托平夫人驚喜地叫出聲來。原來這尊銅像,正是以39年前她給周總理拍攝的那張照片為原型創作的。
1971年,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設晚宴招待朗寧(托平的岳父)和他的女兒奧瑞。當時正值“文革”期間,經濟發展受阻,國際關系緊張,這些一直煩擾著周總理。而這天的晚上,見到老朋友,周總理特別放松,心情特別好,似乎那些憂慮在腦子里瞬間停頓下來了。
周總理斜身靠在沙發上,跟朗寧大使回憶他們當年在重慶和南京的時光,時而兩人還開心地笑起來。周總理的英俊神態被奧瑞抓拍到了,她一口氣拍了幾十張。后來,這些照片沖印出來后,奧瑞拿給周總理看,周總理笑了,奧瑞再次抓拍。在這兩次拍攝的照片中,一張成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像,另一張被中國政府選為周總理的遺像。
中國近現代史上不少震撼世界的大事件,托平都是親歷者和記錄者。
1946年11月,作為國際新聞社駐京的首席記者,托平在時任北平軍調部中共代表葉劍英的秘書、新聞處長黃華的安排下,赴延安采訪。當時,延安被國民黨軍隊封鎖在山谷里。到延安后,托平被安排住進一個窯洞里,睡在一張木凳和木板支起來的草墊床上。
“延安跟北平完全不一樣,在延安的街頭,我看不到一個乞丐。”托平回憶說,“在沿街的小店鋪前,我遇到的都是來自中國各地的熱血沸騰的大學生。每到晚上,在星空下,大概2萬多名住在窯洞里的大學生們拎著閃爍的煤油燈,滿腔熱情地走出窯洞,走到寶塔山下那些整潔的教室,參加政治會議,或是參加晚會,演唱革命歌曲。”
“我在延安采訪了人民解放軍的領導人。我在楊家嶺窯洞前的一棵大棗樹下,坐在一個長木凳前,對劉少奇進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訪。”托平說,“盡管國民黨軍隊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人民解放軍,但是,延安讓我看到了一個新中國即將誕生。”
“我從延安回到北京后,乘坐一輛吉普車來到郊區的清華大學,采訪了那里的師生。當時,清華的師生剛從昆明遷校回京。清華師生們的談話讓我更加堅信人民解放軍不久將會解放整個大陸,為一個新中國奠定基礎。”
2008年10月,已經88歲高齡的托平,為了真實地再現新中國誕生前夕發生的重大事件,重返淮海戰役戰場所在地,專程赴江蘇徐州采訪。結合他過去戰地采訪的經歷,一年后,他出版了《站在冷戰的前線》一書。書中的開頭寫道:“一整夜炮聲像打雷似的響個不停。天亮時分,炮聲突然停了下來。我在一個農民的窩棚里,睡在糧垛上,身上蓋著一個棉被單。在猜想,這段沉寂意味著什么。我摸著黑走到門口,門口的解放軍戰士用卡賓槍攔住了我。我當時是進入解放軍陣地采訪的記者,但是被解放軍禁閉在這個農村的窩棚里。”
托平接著寫道:“很快我發現,炮聲的停止,是國民黨投降了,淮海戰役結束了。淮海戰役的結束意味著亞洲出現了一個新曙光,出現了新紀元。”
時隔64年,托平再次回到中國,到了北京,也去了重慶,“我看到我的夢想已經成真!”
一天的傍晚,在北京乘車路過“鳥巢”。托平說:“1946年我第一次來北京的時候,到處都是人力車和自行車,還有滿身塵土的駱駝商隊和毛驢商隊。當時,無法想象北京的街頭會出現富麗堂皇的摩天大廈、數不清的高層公寓和時尚的購物中心。”
在重慶,薄熙來送給托平夫婦一本《重慶》畫冊,并在畫冊扉頁上題下:“愿中國人民的好朋友托平夫婦健康長壽”。
“1946年我第一次到中國時,見到的是滿目瘡痍的大地和隨處可見的逃荒的人。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1978年后,這里的一切都在變。”托平夫人一邊翻看畫冊一邊說:“今天看到重慶,更發覺中國的變化就是一本科幻小說,速度令人難以置信。”
在重慶看到了延安精神
2010年,90歲的托平,身背沉重的相機包,走進重慶市委大院。
大院位于重慶市中心,郁郁蔥蔥的庭院里一處高坡上,坐落著一幢獨立的西式小樓。沿著一條小徑,托平登了105級臺階。坡頂的這座西式小樓,國民政府時期稱為“美齡樓”,是1945年國共談判舊址,一生較量的毛澤東與蔣介石,在這里留下了唯一的合影。
托平夫人說:“我跟宋美齡在南京、廬山、昆明經常見面。后來她住在紐約長島,我們也見過。”
在小樓一層的拐角處,有一間敞開門供人參觀的房子——那是上世紀50年代初,鄧小平擔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時的辦公室。“鄧小平的記憶力非常好。1979年,我們在華盛頓應邀參加歡迎鄧小平的宴會。在宴會廳里,鄧小平看見我倆,老遠就走過來跟我們握手打招呼。”托平回憶說。
“重慶不僅把過去有價值的傳統繼承了下來,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重慶在創造新的價值。”托平在參觀了重慶的歷史遺址后說。
重慶是一個獨特的直轄市,地處中國西部,既有世界級的大都市,也有連綿成片的山區和庫區,被稱為中國國情的“縮影”。這片土地的建設發展,絕非易事。
但年輕的直轄市,讓托平夫婦感到時尚而充滿活力,他們用鏡頭記錄下這座城市的鮮活瞬間:兩江新區建設工地,機器轟鳴,丘陵低谷平整成一塊塊平壩,規劃出一個個廠區;城市廣場,草木蔥蘢,市民跳壩壩舞,唱紅歌,其樂融融;街角路邊,整齊劃一的交巡警平臺,24小時保障安全
破舊的危舊房成片拆除了,一棟棟現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他們聽說,今后3年重慶要建3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加上危舊房改造,300萬中低收入群眾將住上新房。一位機關干部還告訴托平夫婦:“我結了一戶‘窮親戚’,平時經常走動。現在,全市機關干部一共結了53萬戶‘窮親戚’,20萬名機關干部還‘大下訪’,解決矛盾糾紛11萬多件。”
雖年事已高,但托平不愿放過任何一個近距離了解重慶的機會。白天參觀采訪,晚上他就看資料、讀報。
托平的筆記本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今后5年,重慶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目標: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比要縮小到2.5:1左右;保證130萬留守兒童每人每天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一個雞蛋,有營養午餐,還要下更大功夫,照顧好他們的日常生活,落實好醫療、教育等問題;實現農村養老保險全覆蓋,讓500多萬城鄉老年人老有所養”
“從歷史視角看重慶,今天的重慶意義重大。”托平感慨地說,“1946年我在延安寶塔山下,看到中央黨校的學員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們高唱革命歌曲,高舉著為人民服務的大旗。前天在報紙上,我讀到,習近平副主席在重慶調研中,贊揚重慶黨和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大力培養愛民、親民、為民的感情,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突出位置。目前,重慶還提出了以民為本的民生幸福指數的執政理念,而不是GDP為導向的執政理念。重慶繼承和發揚了為人民服務的延安傳統!”
幾天采訪下來,托平說,“看到了自己64年前看到的延安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在重慶,托平夫婦與市委書記薄熙來有過一次會面。
一見到托平夫婦,薄熙來便高興地說:“今天見到托平夫婦非常高興。特別是你們熟悉中國的歷史和國情,跟中國老一輩革命家情誼深厚,還曾見到并多次采訪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對中國革命作了大量真實客觀的報道,中國人民非常尊重你們。今天在重慶見到你們,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深感榮幸。跟你們這樣有高尚情懷的老人交談,會沾上福氣的!”
“剛才在這個院子里,我們對身體進行了測試,爬了105級臺階呢。”托平夫人笑答。
托平夫婦向薄熙來提問:“我們在重慶看到了為人民服務的延安傳統,能不能聽聽您的想法?”
薄熙來說:“重慶地處西南,山高溝深,基礎比較薄弱,要抓好發展首先必須改善民生,也就是為人民服務。這并不是重慶市委、市政府的獨創。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最早的誓言就是‘為天下勞苦大眾謀幸福’。胡錦濤總書記說,‘一定要和人民群眾水乳交融。’重慶還有14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60多萬城鎮居民吃低保,一定要把共同富裕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我們剛開了一個重要的會議,決心通過5年努力,讓重慶的老百姓有更便宜敞亮的住房,更優質的教育,更充分的就業和全面的社會保障,要使市民有充分的幸福感,這其中的關鍵是提高中低收入群眾的幸福感。”薄熙來告訴托平夫婦。
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
“1971年周總理就曾對我說,中國未來最大的問題是環境污染問題。1995年9月,我的妻子在重慶采訪后,在美國《外交事務》發表了長達15頁的文章《生態大賭注:揚子江上建大壩》。今天的重慶如何應對環境問題?”幾天的重慶之旅,托平夫婦試圖尋找答案。
當車輛在重慶穿梭,托平夫婦看到最多的顏色是“綠”,山坡上,道路旁,樓宇間,到處是新栽的大樹,而且多是銀杏、香樟和桂花。在過去2年,這座山水映襯的城市,仿佛一下子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植樹熱情。2009年,投入178億元,完成造林面積798萬畝,一年種出十年樹。2010年,以同樣的力度推進。
重慶正在努力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環保模范城市。在這場脫胎換骨的城市發展中,老百姓也獲得更多的實惠:一萬多所中小學、幼兒園配備了5500多名校警,確保了518萬名學生的人身安全;中小學塑膠跑道從過去的260多條增至1000多條,一周體育課從2節增加到4節;修建了70多條登山步道;外出務工的農民留在農村的老人和孩子,得到政府悉心照顧;對廣大低收入群眾實行基本醫療藥品零利潤
托平夫婦告訴陪伴的人,在他們的采訪本里,“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是‘五個重慶’”。按照重慶市政府的規劃,重慶主城未來將成為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千萬的特大型城市,而“五個重慶”的設計,將保證“新重慶”一百年不落后,二三百年后看更有味道。
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目標,從一個方面即可見證。重慶正加緊建設“暢通重慶”。城市規劃建設者的日程表里,羅列出一系列目標: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提高到3000公里,達到歐洲發達國家水平;鐵路運營里程提高到2300公里,基本實現“8小時出海”;市內軌道交通通車里程提高到200公里,貫通主城9區,要用輕軌將新建的主要公租房片區連接起來,減少擁堵,成為不塞車的城市。
薄熙來也給托平夫婦作了“解讀”:“五個重慶”都是民生工程,都是為人民服務。“森林重慶”是要改善環境,讓老百姓多吸氧;“暢通重慶”是要改善交通條件,主城不塞車,鄉村有油路;“平安重慶”要增強老百姓的安全感;“健康重慶”要讓孩子長得壯,老人活得長,全民活得健康;“宜居重慶”則要著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條件和環境。這“五個重慶”是為后代造福,讓我們的子孫100年后都受益。
“香樟樹能驅蚊子;銀杏樹能活一兩千年,長得又高又直,都是難得的好樹種。現在讓我犯愁的是如何讓重慶孩子長個兒。最近,著名田徑教練馬俊仁給我支了個招兒——跳繩,不僅增加韌帶彈性,還能幫助長個兒。”薄熙來的幽默話語,讓托平夫婦開懷地笑了起來。
要讓女兒來渝工作
在重慶,托平夫婦看到了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層公寓,其中“民心佳園”公租房項目引起了他們很大的興趣:樓宇間是花園綠地,周邊規劃有輕軌、學校、醫院和超市,生活方便。托平夫婦了解到,重慶在中國率先建設公租房,租給中低收入居民、進城農民工和剛畢業的大學生,租金比市場價格至少低40%。
“公租房的確可以解決農民工住房難、進城落戶難的問題。但是,這些正在建的住房和小區等待人民來居住,人民只有在城市找到了工作,才會搬進這些城市公寓。重慶如何解決這些中低收入群眾的就業問題?”托平夫婦有了新的疑問。
隨后的采訪中,托平夫婦發現,中國中央政府批準重慶設立的國家級開發開放區——兩江新區,擁有甚至優于上海浦東新區的政策,給重慶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過去一年間,重慶成功引進了惠普、宏碁、英業達、富士康等一批國際IT企業,2015年將形成8000萬臺產能、7000億元產值、1000億美元進出口的筆記本電腦產業基地。同時,市政府每年將投入3億元,扶持微型企業發展。作為西部開放高地,重慶的加工業、服務業、商業也蘊含著巨大的就業容量。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才正涌入重慶尋找機會。
良好的前景,也吸引了托平夫婦。“我個人對重慶高新技術和軟件業的發展有濃厚興趣。我女兒現在擔任微軟全球財務總裁,我回去要讓她來重慶幫助建設兩江新區。”托平向薄熙來表示。
在重慶訪問期間,托平夫婦還發現了一件新事——農村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他們認為,這件事很有意義。在重慶,一方面是城市建設提速,對建設用地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渝東南、渝東北偏遠地區,守著土地卻無法充分“發現價值”。托平發現,重慶首創的農村土地交易所,巧妙地實現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占補平衡,并增加了農民收入。掛牌一年多,農村土地交易所形成了各方受益的運作模式:政府鼓勵農村將閑置的宅基地復墾,形成“地票”,拿到農村土地交易所交易,這樣既能確保農村耕地不減少,又能使城市有發展空間,還能讓農民通過級差地租獲得合理的收入,一舉三得。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初期便進行了土地革命,為他們的人民謀到了最大的福利。重慶的這個改革,也是一種新的還利于民的做法啊。”托平說。
“從延安到重慶,
我作為一個記者整整走了64年”
“你問我為什么對我來講中國這樣難舍難分?有三個原因:首先,我在中國遇見了奧瑞;二是中國是我當記者的起點;三是在中國生活和工作,我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極深的感情。這就是為什么我和我的夫人,專門從紐約飛到重慶來慶祝我90歲的生日。”
西南政法大學近300名學生擠滿了圖書館報告廳,過道里也站滿了人。托平一路小跑似的登上了主席臺,站在演講臺的麥克風前,一口氣講了近一個小時。
“我是在高中時,讀到了埃德加·斯諾的史詩般的著作《紅星照耀中國》(又譯《西行漫記》)。我那時的夢想就是到中國當記者。”托平說,“從1946年我來中國當記者算起,我報道中國已經長達64個年頭了。”
“美國的新聞理念是否適合中國照搬?”學生問這位美國新聞界的長者。
“世界上不存在一個普世的新聞標準。任何一種新聞標準必須適應當地的國情。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中國必須發展一套適合自己的新聞標準。”
在座的學生分享著他的感悟:“我認為,作為記者最重要的是為人民服務,為你的國家效勞。”他對臺下的學生說,“除此之外,你必須具備新聞報道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聞報道中。否則,你永遠當不好記者。”
“實踐是新聞專業學生必需的。”托平說,“你要觀察和記錄你要寫的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如果你不親自采訪,你就沒有資格去寫作。”
在重慶期間,90歲的托平,不斷乘車穿越長江、嘉陵江大橋,四處觀察訪談。
“我們家族六代人都在中國生活過。”托平夫人說,他們在中國有做牧師的,有當老師的,有當記者的,也有經商的。看著報告廳里多數大學生是女孩子,她說:“1891年,我爺爺在湖北襄樊創建了中國第一所女子中學。那個時候,中國的女子都裹著小腳。我奶奶經常在河邊看到被溺死的女嬰。而今天,中國學新聞的多半是女生。中國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
“由于戰亂和社會動蕩,我們的家人不斷離開中國,又不斷回到中國。1891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爺爺奶奶為逃命離開中國;上世紀20年代,中國軍閥混戰,我全家再次逃命離開中國;上世紀30年代,日本入侵中國,我全家再次逃離中國;上世紀40年代,中國解放戰爭,我全家再次離開中國;1950年,抗美援朝爆發,我全家再次逃離中國;1966年,我正在中國采訪,‘文革’動亂,我又一次逃離中國。我們應該看到今天中國社會的巨大進步。這么多年來,中國再也沒有戰亂了。這是要十分珍惜的。”
“事實上,我們一家不斷逃離中國,事后又回到這個國家,更加深了我們對中國的熱愛。”托平夫人說。
“毛澤東對中國的最大貢獻是,結束了中國的內亂,把中國大陸又重新統一起來,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和香港回歸奠定了基礎。”
“在美國,今天一些人,包括記者,不了解整個中國的歷史。這些人不知道他們是在直接與間接地干涉中國內政,如諾貝爾和平獎問題。由于他們不理解中國的歷史,就很難接受中國的情緒化反應。”托平說。
“我完全同意這樣一個中心觀點,那就是中國在充滿活力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中國會不斷進步,中國人民的各項權利會進一步得到加強。”托平說,“在我看來,重慶的做法正是中國幾代領導人所堅信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從延安到重慶,我作為一個記者整整走了64年。我發現,中國越來越成長和成熟了。”結束在重慶采訪后,托平如此作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