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兩彈一星---兼談“諾貝爾獎”
新中國六十周年大慶剛剛過去,又迎來了國際學術界的“諾貝爾獎”頒獎高潮,前一節日讓很多中國人“自豪”,后一個高潮讓中國很多人酸溜溜,但是無論是哪一個事件,都完全一致地引起了廣泛地爭論,我認為爭論是件好事,不值得大驚小怪的,真理是越爭越明的,爭論也許能讓更多年輕的中國人更加清醒,更加正確地理解新中國的各個歷史階段,讓更多中國人能更好的掌握未來。
1978年被中國人作為“科學春天”的起點宣傳了三十多年,春天是一個非常好聽的詞匯,她象征了萬物復收,她蘊含了未來的希望,她播灑了秋天收獲的種子,然而,春天過去了三十多年,中國人到底收獲了什么,是應當有所總結的時候了,因為,與新中國之前二十九年的科技成就相比,這個春天并不比某些人眼中的那個“冬天”溫暖人心,相反,從科技的原創性和獨立性來講,春天好象比冬天更冷,這是為什么呢?
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媒體津津樂道于“兩彈一星”、洲際核導彈、神七飛天、核潛艇等等值得驕傲的國防成就,但并沒有炫耀我們的大飛機項目,因為我們的“預警機2000”搭載平臺還是俄羅斯的“伊爾76”,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自主制造,這就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如果1978年以前,中國沒有造出“兩彈一星”,沒有造出核潛艇,這些項目會不會也象大飛機、紅旗驕車一樣被迫中途下馬呢?也許有人說不會的,但我認為一定會下馬,為什么呢?
科學的春天到來以后,中國的科技界并沒有把精力放在自主發展科技上,而是把精力放到了“技術引進”上,從某種意義上講,引進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須的,但是,一旦指導思想錯誤,就一定會走極端,“造不如租、租不如買的思想”在科技界也一樣形成了強大的共識,“生產力決定一切”深入到了科技的每一個領域,即使是有了堅實基礎、即將成功的大飛機都能下馬,有了堅實基礎的紅旗轎車都能下馬,我看不被下馬的尖端項目就為數不多了,東風汽車公司的原老總苗圩有一次從歐洲回來感嘆道:三十年前我們在發動機研究上跟歐洲只差一代,現在如果不買技術的話,我們要相差兩代以上。這說明一個問題:三十年來,我們的市場并沒有真正換來技術,大飛機就更不用說,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曲折以后,當我們發現西方不會真正把核心技術給我們以后,不得不又重新上馬,這種教訓的深刻性可能不是一兩代人能夠忘記的,三十年的“科技春天”除了讓中國成為西方產業的競技場以外,我們沒有得到科技本身的任何創新和發展,有人把“導彈比以前打得遠、潛艇比以前噪聲小、神七比東方紅更先進”來證明中國科技的進步,這算一個什么樣的進步呢?如果以前沒有,哪來后面的進步?
1978年以前,如果中國沒有搞出“兩彈一星”,我敢肯定,1978年后決策部門一定會將其下馬,為什么會下馬?政治因素將是決定性的,中國要想被西方接受,要想完全投入到西方懷抱,有一件事情西方是必須要辦到的:軍事上給棒子,經濟上給糖吃。按照中國當時決策者的思路:經濟超越一切,中國絕對不可能頂著西方蠻搞軍事。如果中國那時沒有“兩彈一星”的話,將面臨兩種情況:一種是繼續堅持干下去,直到搞出來為止;一種是放棄,以經濟掛帥向西方靠攏。因為美國為首的西方不可能一邊讓你搞核彈、搞星星,一邊與你搞建交,1978年以后西方之所以愿意跟中國建交,并不是他們希望中國有這兩種東西,而是之前的既成事實已經無法改變,他們能做的事情只能是后期的和平演變,“大飛機”的下馬就是西方在中國還沒有造成既成事實以前的一個典型騙子案例,有人也許會說:中國領導人沒那么笨,不可能放棄“兩彈一星”跟美國建交的。但是,我要說,肯定會放棄,除非你不想同西方靠近,因為當時的決策者已經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地接近西方,不顧一切地與西方建交。又有人會問,印度搞核武,美國不是照樣沒把它怎么樣嗎?大家想到沒有,美國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默許印度的?是出于什么目的容忍印度的?如果中國沒有核武,美國就會斷然阻斷印度的想法。還有人會說,現在不是也重新搞大飛機了嗎,“兩彈一星”也可以等經濟發展了再搞,這種想法太天真,姑且不說下馬的代價,從國際關系走向來講,中國就很難達到目的,如果不是中國在毛澤東時代搞出“兩彈一星”,中國根本不可能有后來的核威懾,不可能取得常任理事席位,不可能有與美國討價還價的機會和地位,甚至連俄羅斯也不會容許中國再搞什么核武了(即使在毛時代蘇聯都是反對中國搞核武的),在有核威懾的情況下,中國近三十尚且“韜光養晦”,如果沒有的話,還不知道會退到何種地步,有哪一位領導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為了改革開放,為了同西方靠攏,1978年以前“兩彈一星”如果沒有問世,命運只有一個:被下馬,并且也不會再有什么重新立項。
如果說三十年前,中國有些成就(如人工合成胰島素)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可能性的話,近三十內就完全沒有任何成就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這與種族歧視沒有任何關系,文學、和平、經濟諾貝爾獎可能存在某些意識形態的因素,自然科學則看不出這種傾向,我們可以簡單地把近些年來的諾獎成果拿出來看看,再把我們自己的理論成就曬曬,有誰敢說出中國哪一項是有競爭力的?如果沒有,就別亂怪別人。
“諾獎”本身對中國本沒有那么重要,也并非事關國家生死存亡,但是,我們最最要緊的是如何反思近三十多年以來我們的科研人員在干什么?我們做出了什么?近三十年來,中國的科技界除開“論文”顯示出了“春天的溫暖”,其它方面我沒有看出來任何感到暖心的地方,用原始創新和獨立自主兩個指標來衡量的話,中國的科學研究還在漫長的冬天里掙扎,并且仍然沒有看到春天腳步來臨的跡象。
我今天拋一個話題供大家去討論,這是中國科研的真實寫照:科研經費10%用于項目本身屬科研領域正?,F象,20%能用于項目算是很對得起國家的良心專家,30%經費能用于項目本身算是“卓越的科研者”了,個別的項目有50%用于項目本身,這當算中國科研大軍中的“偉人”了,其它的部分到哪里去了?大家思考一下。
中南大學孫錫良(轉載須署名)20091007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