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戰略調整新動
瞭望新聞周刊
隨著進口依賴度不斷攀升,我國進口管理的重心應向保障穩定供給及安全發展上轉移
文/宋泓
中美第三次戰略經濟對話開啟之際,兩國就消除雙邊民用高技術貿易的不必要障礙達成共識。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這一協議的落實,美對華高科技出口將有所增加,美方一直“耿耿于懷”的所謂雙方貿易不平衡問題將有所緩解。
同時,為保持國內物價基本穩定,中央要求適時適當進口國內緊缺的重要消費品,以補充國內市場供應。事實上,近年來中國進口一直以超過20%的增幅高速增長。統計顯示,2006年中國的進口規模已達7916.1億美元,相當于1978年進口規模的71.69倍;我國商品進口占世界商品進口的份額也從2000年的3.3%,升至2005年的6.14%。
自2003年至今,中國的進口額已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三,也就是說,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體和順差大國,中國還是世界第三大進口國,且以目前增長態勢看,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進口國亦指日可待。
而中國的對外貿易戰略,在經歷了單純的“出口支持”及近年的“進口替代”階段之后,隨著各國對高新技術及設備的貿易保護措施加劇,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一方面將繼續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另一方面也對自主創新和自我發展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與之相應,我國進口管理的重心也將做出相應的調整,即在保障穩定供給的同時,安全發展將成為進口新戰略。
進口新階段
1978~2006年的28年間,我國的進口依存度從1985年的13.8%逐步上升到1994年的20.7%,再從2003年的25.2%上升到2006年的29.86%。
從產品結構上來看,我國進口產品的結構相對比較穩定,主要集中在工業制成品上,但最近幾年,由于我國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原材料進口需求強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初級產品的進口速度遠遠高于工業制成品的速度。如2004年初級產品的進口增速高達62.4%,2005年(26.0%)和2006年(26.7%)的增速雖大幅度下滑,但仍高于工業制成品的進口增長15.4%(2005年)和18.0%(2006年)。初級產品在進口中所占比重也由2002年的16.7%升至2006年的23.6%。
而在制成品進口中,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初級產品進口中,原油、鋼材、初級形狀的塑料、成品油、鐵礦砂及其精礦等能源及原材料產品則占重要位置,且最近幾年同比上升幅度很大。
從進口來源地來看,我國進口產品來源地主要集中在亞洲,并有向資源豐富的亞非拉傾斜的趨勢。在全球各大洲中,亞洲在我國進口中占最大份額,2001和2006年都在60%以上;其次是歐洲,兩年的占比分別為18.1%和14.5%;北美洲占第三位,兩年的占比分別為11.6%和8.5%;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占比分別為2.4%和4.3%、2.6%和2.7%以及2.5%和3.6%。對比兩年的數據可以發現: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占比有所上升,而歐洲、北美洲則呈現下降趨勢。這與中國加入WTO之后,新一輪的國際產業轉移和分工相關。
從貿易方式來看,加工貿易已成為我國貿易的主導形式,且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占據我國進口貿易40%左右的份額。與此相關,外資企業的進口比例也從1981年的0.46%升至2006年的60.59%,主導著我國進口貿易的格局。
據聯合國BEC分類所進行的分析顯示,一方面,我國的進口始終是以生產導向為主。譬如,在1993~2004年間,最終消費品的進口比例始終不超過我國總進口的8%。這與許多以消費品進口為主的國家截然不同;另一方面,隨著生產需求的擴張、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進口中資源性初級產品及零部件等中間品的比例越來越高。
四大特點與三大難題
進口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保障國內的正常供應,這里面既包括國民生活需要也包括國民經濟發展和增長的需要;二是對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進口還具有技術進步和結構升級的作用;三是由進口帶來的競爭壓力,將促進政府企業進行相應的調整,具有完善體制機制的作用。
對于步入新階段的中國進口領域,有四個特點十分突出。
其一,進口規模和進口依存度都很高,表明整個經濟已深深融入國際經濟體系之中。因此,經濟發展受到外部經濟變化的潛在影響越來越大。保證正常穩定的外部供應,尤其是重要資源性和能源性產品的供應,維護國民經濟平穩發展成為進口管理的新挑戰。
其二,我國進口貿易已突破“保護國內弱勢產業”階段而進入自由貿易階段,因此,WTO所倡導的自由貿易原則等比較適合我國現有的經濟發展階段。這為我國在以WTO為代表的多邊貿易體制以及世界經濟體系中發揮積極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三,已進入加工制造新階段的中國,一方面貿易贏余大幅增長,另一方面,整個工業設備技術水平還比較低。貿易贏余的增加也成為外部促使我國人民幣升值的一種借口。因此,整個經濟發展到了自主創新和大力振興設備產業的新階段:我們需要的技術和高級設備越來越難通過直接的進口獲得,同時,國內裝備工業的發展又需要一個過程。自主創新成為新的國家目標。
其四,進口方面潛在的環境和安全影響受到密切關注。如具有環境、人身安全、甚至國家安全影響的廢舊產業和敏感產品進口在我國進口中增長很快。雖然其所占比例很小,但這些產品在緩解我國資源需求的緊張形勢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環境和安全風險,值得關注。
盡管進口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但目前看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分析有三:
一是巨額對外貿易不平衡。這主要是指貿易順差及其引起的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其帶來的主要問題是國內的宏觀穩定壓力和對外產生的貿易摩擦壓力。
而中國的貿易順差的擴大以及外匯儲備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加工貿易所造成的結構性貿易贏余創造的。譬如,2005年,加工貿易給我國創造的貿易順差為1424.55億美元,2006年為1888.80億美元。自1999年以來,來自加工貿易的順差就遠遠大于我國的整體貿易順差。這與國際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和分工相關。
二是國內快速增長的能源資源需求得不到充分有效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能源和資源類產品的進口也會不斷增加。但作為國際市場上一支新興力量,我國雖購買量大,但還難以打破既有的格局,尚未形成能與賣方壟斷足夠抗衡的力量;另外,很多能源和資源屬于可耗竭和不可再生的,屬于戰略物資,也是政治敏感性較強的物資,容易受到政治問題的干擾。因此,如何破解能源和資源進口中賣方壟斷和其他干擾,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進口所必須著重解決的一個問題。
三是高技術產品進口受到國外種種管制和限制。促進技術進步是我國進口貿易中須面對的一個永恒問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許多產業中,我國的裝配和技術水平都已接近或達到了世界水準。因此,單純依靠設備進口或者技術進口對我國技術進步的貢獻程度在減弱。同時,在國際范圍內,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還通過種種方式限制對我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
戰略鎖定“安全發展”
進入新階段后的這些變化和問題,對我國的進口戰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我國應實施“安全發展”的進口戰略。其中,“安全”是指宏觀經濟安全、能源資源進口保障、產業安全和社會安全;“發展”是指基于自主創新基礎之上的效率提高、產業結構升級、技術進步和居民福利改善。
具體來看,在當前和未來幾年中需采取“抓住兩頭、放開中間、促進平衡”的進口舉措。其中兩頭是指資源類行業和高技術行業,中間是指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平衡是指貿易在長期內的基本平衡。
第一,由于我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非常強的比較優勢,因而可根據不同的產品逐步放松對這類產品的進口限制,消除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實現這類產品的自由貿易。這樣既可以更好地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又可以讓自由貿易促進競爭和提高效率。
第二,作為我國的主要比較劣勢產業,對中等技術水平的機械等產業的高端產品,要繼續予以保護和支持,并積極運用WTO中的貿易救濟措施。
第三,對能源和資源類產品,要實行多元化戰略,并加強進口的協調和管理,避免能源和資源進口風險,確保能源和資源進口的安全和穩定。另外,還可鼓勵本國企業投資海外的能源和資源生產。我國越來越大的能源和資源需求也為這一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機會。
第四,在高技術行業的開放和保護之間尋找平衡,避免過度開放和過度保護造成技術創新激勵不足和限制高技術行業發展。一方面,要鼓勵高技術產品的進口,同時,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和手段打破發達國家對我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管制和限制,保證這些產品的正常供應;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對高技術產品的進口替代,并對國內企業的吸收消化、自主創新活動提供有力的激勵和支持。在某種程度上,外部高技術產品的出口管制正好可以為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提供額外的刺激,同時,也避免了貿易保護上的摩擦和爭端。
第五,建立能源和資源的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采取多種方式,在能源和資源開發的各個環節上逐步介入,并將儲備體系的鏈條做長。譬如,從能源和資源的勘探、開發以及半成品、成品等各個環節上建立儲備網絡。這樣既可以更大程度地保障能源資源的進口安全,又可以通過更多的進口來平衡國際貿易。□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研究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