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不易 活著更難”人大博導余虹不愿茍且偷生的活 跳樓身亡
人大博導家中跳樓身亡 稱不愿茍且偷生的活
2007年12月07日 北京晨報
余虹
12月5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一博士生導師在家中墜樓身亡。警方經(jīng)現(xiàn)場勘察,排除他殺的可能,屬于高空墜亡。按照死者遺囑,其個人藏書將全部捐贈給人大文學院。
昨天,記者經(jīng)過多方打探,證實了死訊。死者名叫余虹,系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據(jù)了解,余虹教授年方50歲,是2002年作為人才引進到人民大學中文系的,生前為該校國家重點學科文藝學學科帶頭人。
昨晚8時50分,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將余虹教授辭世的消息掛在了網(wǎng)站首頁,并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余虹教授治喪委員會”的名義發(fā)布了通知公告:“2007年12月5日中午1點左右,我院余虹教授從他所居住的世紀城小區(qū)樓上墜下身亡。經(jīng)公安部門現(xiàn)場勘察認定:排除他殺,高墜身亡。
在余虹教授留給我們的遺言中,他將在人大的經(jīng)歷稱為“最有意義的幾年”,他將全部藏書“捐給文學院”,而且在“祝福所有朋友”的同時,表示“如果有來世,愿一起工作”。
據(jù)人大宣傳部負責人說,現(xiàn)在,文學院的領導和許多老師都在幫余教授家屬料理后事。自12月8日起,人大文學院將在中國人民大學人文樓121室設立余虹教授紀念室,并將于近期舉行余虹教授追思會。“許多老師和同學都是從BBS上得知噩耗的,大家都為失去這樣一位良師益友感到悲痛和震驚。”
個人博客摘錄
“自殺不易 活著更難”
余虹曾于9月13日更新最后一篇博客《一個人的百年》,其中寫道:事實上,一個人選擇自殺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況拒絕一種生活也是一個人的尊嚴與勇氣的表示,至少是一種消極的表示,它比那些蠅營狗茍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個人樣地活著太不容易了,我們每個人只要還有一點人氣都會有一些難以跨過的人生關口和度日如年的時刻,也總會有一些輕生放棄的念頭,正因為如此,才有人說自殺不易,活著更難,當然不是茍且偷生的那種活。
余虹,1957年生于四川,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文藝學專業(yè)博士后,先后在華中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海南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工作,2002年調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現(xiàn)為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記者 姜葳 王萍)
最后的博客:一個人的百年
□余虹
余虹(1957.2——2007.12.5)1957年生于四川。 文學博士。暨南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yè),比較文藝學方向博士。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文藝學專業(yè)博士后。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yè)方向為比較文藝學。復旦大學文藝學與美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全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2000年12月至2001年6月,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人文學院做訪問學者。海南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雙聘教授,兼任海南大學文學院院長。2002年調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要著作有《思與詩的對話——海德格爾詩學引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中國文論與西方詩學》(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版),譯著有《海德格爾論尼采》(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海德格爾詩學文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2007年12月5日墜樓身亡。按照遺囑,其個人藏書將全部捐贈給人大文學院。
一個人的百年
她不是那種挺身反抗的學術勇士,也不是那種徹底拒絕而沉默的思者,卻是一個盡可能真誠說話的學者。其實,我們很難說這三者誰更高貴。沒有挺身反抗,黑暗將沒有盡頭;沒有徹底拒絕,謬誤將四處泛濫;而沒有真誠地說話,即使是裹挾在謬誤中的真理和糾纏在政治中的知識,也會在無言中消失……
今年7月8日,我和同門師兄弟回四川大學參加石璞先生百歲華誕的慶典。22年前我隨石先生攻讀碩士學位,是先生的關門弟子之一。得知母校要舉辦先生百歲華誕的慶典,我們同門師兄弟表示無論如何都要回母校為先生祝壽。見到先生那熟悉而年邁弱小的身體,我們都百感交集,噓唏不已。
一百年是一個沉重的數(shù)字,尤其是現(xiàn)代中國的百年,所謂多事多難之百年,千年未遇之大變局的百年,竟讓一個弱女子扛過來了。她活著,不僅活著,而且還有尊嚴地活著,身上沒有絲毫的悲戚與茍且。德里達在去世前感嘆所有的人都是緩期的幸存者,他說生存即幸存,生存在死亡的威脅中乃每個人的命運,只有那些幸運兒可以避開自然與人世的威脅而幸存。石先生是這樣的幸存者嗎?當然。然而,是什么讓她得以幸存?是什么給她看似柔弱的生命以堅韌呢?或者,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一個女人,一個學者在中國歷史上變動最大的百年,在中國歷史上災難和不幸最為深重的百年是靠什么力量、智慧和耐心活過來的,并活得如此具有人的尊嚴?
就在去參加石先生百歲華誕慶典前不久的5月16日,我所在的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的一位女博士生跳樓自殺,去年的同一天新聞系的一位女博士生跳樓自殺。這些年不斷聽到有人自殺的消息,而且大多為女性。聽到這些消息,我總是沉默而難以認同那些是是非非的議論。事實上,一個人選擇自殺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況拒絕一種生活也是一個人的尊嚴與勇氣的表示,至少是一種消極的表示,它比那些蠅營狗茍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個人樣地活著太不容易了,我們每個人只要還有一點人氣都會有一些難以跨過的人生關口和度日如年的時刻,也總會有一些輕生放棄的念頭,正因為如此,才有人說自殺不易,活著更難,當然不是茍且偷生的那種活。
莎士比亞在《哈姆萊特》中曾提出一個無法選擇的難題:活還是不活?活下去就要“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費盡辛勤所換來的小人的鄙視”。不忍受這一切而挺身反抗呢?如果死亡真像一睡了之那么寧靜也就好了,但誰知道這一睡之后會做什么夢?誰知道那死亡之地是個什么樣子?也許死比生更糟?誰知道呢?因此,我們說那些活著的人和那些以死反抗的人多少都是令人尊敬的人,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決斷和承擔,而不像那個丹麥王子停留在無解的思慮中而放棄做人的責任。
在中國歷史上災難深重的百年選擇活下去,不是賴活而是好好地活,這其間要忍受多少無法忍受的時刻,要承擔多少難以言述的痛苦,今天我們已無法想象了。在石璞的百年生涯中,革命、戰(zhàn)爭、改革、政治、資本、主義、運動、敵人、人民、平等、自由、民主、女權、解放、反動、進步、國家、民族、中國、西方、階級、政黨這些巨大的詞眼曾讓多少弱小的生命為之激動和獻身,石璞也不例外。但令人驚訝的是,無數(shù)柔弱的生命都被這些巨大的詞眼壓垮了而石璞還健在,無數(shù)生命之火都在這些詞眼的巨大陰影中熄滅了而石璞還自有其光彩。看到這個百歲老人得體而整潔的衣著,看到她平和、安詳、自在而陽光的神情,我便想起了一個95歲的美國老太太。在波士頓訪學期間,我認識了這位老太太并在同一幢房子里住過兩個月。這位老太太給我的總體印象就是陽光,在她身上看不到任何老年的陰影與凄涼。她的衣著總是生氣勃勃而脫俗得體,她的神情總是平靜而充滿喜樂,她說得最多的兩句話是:“我能幫你什么?”“最近我很忙。”的確,她把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不是在廚房和餐廳里幫忙就是在附近小學做義教或在教堂做義工,在兒子家過周末,在教堂過周日。她的形象與我記憶中的老太太出入太大。在我的記憶中,80歲以上的老太太大都風燭殘年,日落西山,起伏的皺紋和彎曲的身體上布滿夜的陰影,其孤寂、清冷與悲戚的氣息多少都會招人同情與憐憫。這位95歲的美國老太太呢?她非常陽光,見到她每每讓我自己覺得有些暮氣沉沉和些許的自憐。這是怎么回事?在與她的交往中我似乎明白了點什么。這位虔誠的美國老太太在世靠國家,去世有上帝,她沒有生老病死無著落的不安,換句話說,她的生死是有依靠和庇護的。而一個中國老太太呢?尤其是經(jīng)過這一百年革命洗禮的老太太,她靠什么消除那致命的不安呢?
德國詩人里爾克曾慨嘆一切存在者都處于無庇護狀態(tài),人尤其如此,也正因為如此,人需創(chuàng)建自己的保護以維護生存的安全。人的庇護從何而來呢?現(xiàn)世的社會和彼世的信仰,前者給人以生之依靠,后者給人以死之希望。所謂善(社會正義與神圣信仰)者非他,人的終極依靠是也。在人類的歷史上,人們以各種方式創(chuàng)建著這種善,也以各種方式摧毀著這種善。在中國歷史上,人們曾創(chuàng)建了一個以家庭、家族、鄉(xiāng)里、民間社團、宗法國家和儒家道德為社會正義的此世之善,也創(chuàng)建了以各種民間信仰(迷信)和道釋之教為靈魂依托的彼世之善。盡管這種善并不那么善,但好歹還是一種脆弱的依靠和庇護,可悲的是,近百年來連這種依靠與庇護也幾乎在革命與資本的折騰中消失凈盡了。于是,一個問題困繞了我:在石璞這位中國的百歲老人身上怎么也有那位美國老太太身上的陽光?那陽光從何而來?在社會和精神庇護遭到嚴重破壞的百年,她靠什么全身避害且持守了生命之光?
1907年石璞出生于四川成都,父親是一位開明而具有新思想的小學校長,姐姐與姐夫都是北大學生,與魯迅先生多有交往。受其影響,石璞向往新學,從中學開始便學外語,其后上國立成都高等女子師范學校(四川大學前身)外語系,畢業(yè)后從教一年又輾轉跋涉到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二年級插班就讀。1933年石璞從清華畢業(yè)到杭州省立一中教書,其間因翻譯出版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小說《狒拉西》與希臘三大悲劇《阿加門農(nóng)》、《安提戈尼》、《美狄亞》而蜚聲學界,1936年應國立四川大學校長任鴻雋之聘到川大外文系從教,其后60余年都在川大,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外文系副主任、代主任、中文系文藝理論與外國文學教研室主任等職。
早年的石璞是一個標準的新青年,甚至是一個憤青和女權主義者。1920年代,她的祖母因她的母親未生男孩而要她父親娶二房以續(xù)香火,對此她非常憤怒,甚至不能原諒自己的父親。在抗日戰(zhàn)爭中,她參與了進步刊物《前進》半月刊的創(chuàng)辦,并寫了題為《前進曲》的發(fā)刊詞。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她參加了成都文藝界抗敵救亡協(xié)會。主編《捷報》副刊“凱風”,并在《工作》、《筆陣》、《文藝后方》和《戰(zhàn)潮》等進步刊物頻繁發(fā)表文章,還多次組織募捐、慰問抗屬、舉辦義賣畫展等。建國后的石璞與大多數(shù)新青年一樣真誠地認同馬克思主義,她不僅是共產(chǎn)黨的同路人,還積極申請加入共產(chǎn)黨。當然,與大多數(shù)新青年一樣她也經(jīng)歷了主義與現(xiàn)實的分離,經(jīng)歷了理想的幻滅與現(xiàn)實的痛苦,經(jīng)歷了志業(yè)、政治與權力的糾纏。
石璞是一個歐美文學教授,從事歐美文學的教學與科研是她選擇的志業(yè)。韋伯曾說現(xiàn)代意義上的學術志業(yè)應獨立于政治和權力,是一種追求真理的工作。這種學術意識對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影響深遠,并導致了他們的書生意氣與現(xiàn)實悲劇。其實,在一種高度政治化的現(xiàn)實關系中,選擇以歐美文學為業(yè)就意味著選擇危險。在極左的政治權力結構中,國學/西學、舊學/新學、歐美文學/俄蘇文學的學術關系背后是反動/進步、敵/我之政治關系。在此,沒有什么純粹的學術行為,一切學術行為都被政治化了。在由歷史發(fā)展的線性邏輯(反動/進步)與階級對立的政治邏輯(敵/我)交織而成的政治法庭上,傳統(tǒng)國學當然是最倒霉的舊學,“舊”意味著落后與反動,意味著封建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因而是“敵”;相對而言,現(xiàn)代西學是得寵的新學,“新”意味著革命與進步,意味著資產(chǎn)階級與無產(chǎn)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因而是“我”;而在現(xiàn)代西學中,代表無產(chǎn)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俄蘇文學又比代表資產(chǎn)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歐美文學更為革命和進步,因而前者又是“我”,后者則是“敵”。
受這種政治邏輯的支配,在建國不久的1952年,四川大學校方將原在外文系的石璞夫婦調到中文系并任命其丈夫李夢雄教授(也以歐美文學為業(yè))為中文系主任,名曰加強中文系的工作。當時的川大中文系是國學教授的云集地,派一對搞西學的夫婦去“加強”和領導該地,隱約可見當時的政治權力對國學與西學的基本看法。對學術背后的政治,石璞夫婦并不清楚,對復雜的權力糾葛他們更無敏感。從表面上看,石璞夫婦得到了校方的重用,成了領導眼中的紅人,但實際上,在中文系那歷史深遠的權力關系中,他們成了國學權威的異己。當超個人的政治權力將個人間的學術關系變?yōu)檎侮P系之后,個人之間的斗爭就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地開始了。石璞夫婦與中文系一位國學大師的積怨也許當從這一根源上來理解,此一積怨讓這兩家對門鄰里幾十年如隔千里,由此也可見石璞夫婦在中文系的真實處境。正因為如此,不到兩年石璞夫婦又調回了外文系。
如果說,校方派石璞夫婦去加強中文系的工作與領導表現(xiàn)了權力對新舊之學的厚薄,石璞夫婦回到外文系后的命運與專業(yè)調整則反映了權力對歐美之學和俄蘇之學的態(tài)度。1954年石璞回到外文系并被任命為外文系代主任,但不到一年,外文系停辦。為何?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川大外文系其實就是英語系,而英語和英美文學幾乎就是資產(chǎn)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象征。外文系停辦后的大批英語教師被派到哈爾濱學俄語,外文系要辦成俄語系,因為俄蘇文學表達的是無產(chǎn)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在這種時代潮流與權力高壓之下,李夢雄教授在外文系復辦后改教俄蘇文學,石璞教授則調到中文系繼續(xù)從事歐美文學教學,但開始將教學與科研的重心轉向文學理論。1950年代大學里的文學理論其實是馬列文論的代稱,搞文學理論意味著搞馬列。只有搞馬列文論和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批判性地從事歐美文學教學與研究,石璞的工作才是合法的。一些人指責石璞的《歐美文學史》和《西方文論史綱》貼了很多馬列的標簽,這種指責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盡然。首先,石璞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真誠信奉的,她并沒有違心地做秀;其次,她的著述的確貫穿了對馬列原理尤其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并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當然,這種指責也挑明了某種無法選擇的命運。石璞說:“我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才能未能完全發(fā)揮,原本還可以做更多事情,寫更多東西的。比如在我的《歐美文學史》中,有些藝術性高的作家、作品沒有寫,或評價少,或不夠客觀。當時只能那樣寫,比較多地強調藝術性不符合當時的需要,就不能多講,不敢多講,不然就會被說成宣傳封資修、宣傳超階級超時代的東西,搞和平演變,那就擔待不起了。”
石璞不是那種挺身反抗的學術勇士,也不是那種徹底拒絕而沉默的思者,但卻是一個盡可能真誠說話的學者。其實,我們很難說這三者誰更高貴。沒有挺身反抗,黑暗將沒有盡頭;沒有徹底拒絕,謬誤將四處泛濫;而沒有真誠地說話,即使是裹挾在謬誤中的真理和糾纏在政治中的知識也會在無言中消失。1980年當我第一次讀到石璞先生的《歐美文學史》時,非常激動,因為此前的外國文學史著述十分稀缺,除了楊周翰等人主編的《歐洲文學史》外,別無系統(tǒng)完整的相關著述。《歐洲文學史》雖體大慮周,但只是一個詳細的論綱,作為集體之著述它也太過粗疏。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歐美文學史》,它的個人著述性與詳實細微使我獲益良多,盡管我不喜歡那些混雜其中的主義話語。在我的學術記憶中,《歐美文學史》始終是一個要不斷返回的路口,因為它啟示我在一個沉默的時代真誠說話是多么不易和重要。在今天,要想象在一個政治化的時代堅持學術所承擔的風險已經(jīng)很難,在今天要想象在這樣一個時代生活的知識分子如何度過那些斯文掃地的日子就更難了。石璞常說:“不如意事常八九。”這就是命運。如何過一種不如意的生活?是高漂在事事如意的幻想中,還是切實面對不如意的現(xiàn)實?是牢騷滿腹地抱怨命運,還是心平氣和地承擔命運?是在不如意的生活中沉淪,還是在一種精神超越中自持?石璞選擇了后者,因此而走過了百年。
石璞的百年沒有什么驚人的壯舉,她不是什么道德英雄,也沒有什么浩然之氣和慷慨之節(jié),但她有最樸素的良善和最傳統(tǒng)的智慧,僅此就足以使她舉重若輕,歷險而在。1957年石璞申請入黨而成為預備黨員,1958年下放勞動接受組織的考驗,在轉正會上有人批評她不揭發(fā)帶隊隊長男女作風的問題,沒有政治覺悟,對此,她保持沉默。結果她的入黨轉正未獲批準,一直到1980年才作為冤假錯案予以糾正。事后石璞很平靜地說不管男女作風的是是非非如何,干預別人的私生活尤其是告密我做不出來。有一次,與石璞一家結怨的那位教授在下樓梯時仰天摔倒,她的女婿將他扶了起來,她家的保姆說:“你扶他做啥子嘛,他整你們整得那個樣子,讓他在那兒呆著吧。”石璞說:“人摔了,還是應該扶起來,他做得對。”“文革”期間,面對各種委屈與罪惡石璞既沒有慷慨激昂地反抗,也沒有違心地附和,同樣保持了沉默。與一些驚世駭俗的道德英雄相比,石璞的沉默仿佛是不道德的,但誰又有權利為了自我的道德完善而在極端危險的時候去連累兒女親友呢,這種連累道德嗎?在世事喧囂的百年生涯中,石璞的基本情態(tài)就是沉默與忍耐,默默地承擔形形色色的不幸,也默默地執(zhí)受那最樸素的善。也許正是這種沉默與耐心使石璞能歷百年滄桑而不倒。
如果說樸素的良善滋養(yǎng)著石璞的內心,傳統(tǒng)的智慧則是她抵御外來傷害的法寶。石璞一生崇奉老莊,淡泊名利,無心自然。建國以來的幾十年間,石璞的工資從未額外上漲,四級教授的頭銜一以貫之,而以她的成就與資歷爭個二級教授額外漲幾次工資理所當然,但她不爭,也不怨。像很多知識分子一樣,石璞多次被作為改造對象下放到農(nóng)村與工廠勞動,被人吆三喝四做工拾牛糞,在“文革”中也被作為反動學術權威慘遭批斗。面對非人的凌辱與迫害,很多人都無法忍受而發(fā)瘋自殺,石璞終能泰然處之。對石璞來說,一切是非利害都是身外之物,不必上心,尤其是惡意傷心之事,更不要上心。因此,無論白天的處境多么險惡,晚上她都能呼呼大睡。川大一位教授對我說:石璞低調,所以長壽。此言甚是。但我要補充的是:低調不低,所以高壽。
也許現(xiàn)在可以回到前面那個問題了:在社會和精神庇護遭到嚴重破壞的百年,石璞靠什么全身避害且持守了生命之光?回望百年,從新青年到紅色教授,再到一個普通的老人,那曾經(jīng)讓石璞熱血沸騰的主義與真理如煙而逝,惟有最樸素的良善與最傳統(tǒng)的智慧還與她的生命同在。那良善與智慧是讓一塊石頭成玉的珍寶嗎?“石璞”之名有什么微言大義?一塊對惡沒有激烈反抗卻有持久拒絕的石頭,一塊對善沒有悲壯獻身卻有耐心執(zhí)著的石頭以她不絕的微光爍傷我正在死去的心。也許英雄的時代早就過去了,也許從來就沒有什么純粹的英雄,日常生活的重負與擔當落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那些像石璞一樣舉重若輕的人讓生命看到了希望。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