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輿論熱評暢銷書:《當中國改變世界的時候》
專訪法國暢銷書《當中國改變世界的時候》作者埃里克·伊茲拉萊維奇 (記者劉 芳 )
法國經濟類報紙《回聲報》副主編埃里克·伊茲拉萊維奇的著作《當中國改變世界的時候》,于2月初出版,現已登上法國暢銷書排行榜。法國幾大全國性報刊和主要電臺都刊登了這本書的摘要、書評和相關辯論。法國的“中國熱”已有時日?!懂斨袊淖兪澜绲臅r候》選在中國農歷春節期間出版,別有一番寓意。刊登于該書封底的簡介說,中國已經醒來,世界正在顫抖……世界用1/4世紀的時間改變了中國,現在中國在改變世界,今后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伊茲拉萊維奇生于1954年,經濟學博士。他從事新聞報道27年,先后任《世界報》經濟版編輯、常駐紐約記者、社論評論員和主編,5年前任《回聲報》副主編。他為什么對中國感興趣?《當中國改變世界的時候》一書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作者希望這本書產生怎樣的影響?2月25日,伊茲拉萊維奇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
■ 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最大
《參考消息》:《當中國改變世界的時候》一書幾乎談到了近年來中國經濟領域的所有重大事件,也涉及相關爭論的各個方面,可見您對中國的關注是長期而細致的。您為什么對中國經濟感興趣?什么原因促使您搜集相關資料整理成書?
伊茲拉萊維奇:我不是漢學家,不懂政治,也不想教育什么人,我甚至不會說漢語。我只是一個經濟記者。在法國從事經濟報道,你會發現,以前中國很少被人提到,這幾年來卻成為一個主要因素,天天都有中國新聞。記者的職責就是跟蹤變化,如今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中國?!?
我第一次去中國是在1990年,陪同法國大企業的老板去上海。當時的上海市長朱鎔基帶我們坐了兩個小時的車,把我們領到黃浦江的另一邊。朱鎔基把我們領進一處工地,指給我們看了3個模型,分別是“上海1995”、“上海2000”和“上海2005”。他說,你們現在看到的浦東還是一大片空地,但是到1995年這里就會變成曼哈頓,到2000年上海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港口和經濟、金融中心。法國企業家相互議論,都覺得這是夢話。兩年之后我又去上海,浦江已經有了隧道。前年浦東有了4000棟大廈,從浦東機場到市中心,乘時速430公里的磁懸浮列車只要7分鐘。
這只是眾多例子之一。我每年至少去一次中國,每次都目睹中國經濟的巨大變化。這一變化同樣體現在法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F在法國人過的是“中國圣誕”,他們的圣誕禮物不論是羊絨披肩還是DVD機,甚至圣誕樹,都寫著“中國制造”。中國經濟騰飛已經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我不能不關注中國,任何研究經濟、報道經濟的人不能不關注中國,所有參與經濟活動的人都不能不關注中國。一句話,沒有人可以不關注中國。
■中國經濟騰飛改變全球格局
《參考消息》:有關中國經濟騰飛、中國崛起的評論很多。您在書中并不支持“中國威脅論”,而是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是工業化進程的必然環節,是亞洲發展“雁陣模式”的新一輪繼續,是比較優勢原理再次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體現。
伊茲拉萊維奇:中國經濟騰飛是事實。這么大的國家(13億人口)在這么長時間內(25年)保持這么高的增長率(平均每年8%),這在經濟史上沒有先例。法國人或者說西方人對此普遍有些害怕,他們擔心中國經濟騰飛以傷害別人的利益為代價。
這是因為中國經濟騰飛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而改變現狀對我們來說就意味著破壞原有的穩定。當變化來臨時,人們習慣于首先看到否定的方面。
但是變化是不可阻擋的,而且值得肯定的方面很多。首先,世界上20%的人口走出貧困,這無論如何是個好消息。如果非洲也能像中國一樣騰飛,那同樣是人類的福音。
第二,中國經濟增長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機遇,中國人發展經濟需要機械、鐵路、汽車、核電站、飛機,富裕的中國人出國旅游將為我們增加就業。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法國人還沒有充分抓住這一機遇。
第三,中國的增長將迫使我們更加努力創新,比如說,為了進入中國市場,我們必須生產污染更少的汽車,安全性更高的核電站。歷史上每次新成員加盟富國俱樂部,老成員都難免驚慌失措,但最終又都被證明可從中受益,世界也因此得到整體發展?!?
■中國是推動世界前進的因素
《參考消息》:您也避免使用“中國奇跡”這個詞,但您認為不出50年中國就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伊茲拉萊維奇:有經濟學家作過統計,過去整整18個世紀中國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只是到了19世紀和20世紀,工業革命首先在歐洲發生,而中國陷入政治危機,此后又經歷了殘酷的戰爭,中國的分量才下降。如今中國經濟恢復發展,中國人口占世界的20%,中國經濟沒有理由不占據世界經濟總量的20%,從這個角度統計,中國理所當然應該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曾經為世界貢獻了那么多偉大的發明,我相信未來世界最偉大的發明還是會出自中國人的大腦。我這么說不是為了讓歐洲人恐慌,歐洲也應該更團結和發展,在世界經濟中占據自己應有的分量?!?
《參考消息》:不過,您也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具有三大特殊性,您打的比方是中國經濟“就像一架超大型飛機,配有為利潤而超高速旋轉的獨特發動機,趕在交通流量最高峰的時候起飛”。這既意味著巨大的影響,也意味著難以預測的未來?
伊茲拉萊維奇:中國13億人口,有了這個史無前例的巨大參數,任何經濟公式的運算都將產生驚人的結果,中國的崛起不是以往亞洲奇跡的簡單重復。在經濟全球化與網絡時代,資本、人員和技術的流通爆炸性增長,中國崛起的時機與眾不同。而且,發展不平衡可能導致社會問題,銀行體系可能出問題,環境可能面臨危機,甚至政治上也可能出現波動,中國經濟發展不是沒有危險,甚至可能爆發危機,我在書中對上述危險一一作了分析?!?
■中美貿易爭端是一場游擊戰
《參考消息》: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有觀點認為,中國制造的廉價商品使西方消費者受益,卻使西方生產者受損。您在中國與美國的關系當中特別談到了這個問題。
伊茲拉萊維奇:中美之間有一些貿易爭端,也有指責說企業外遷去中國影響了美國的就業。我去過蘇州一家鼠標生產廠,這個廠為美國廠商生產鼠標,一只鼠標在美國零售40美元,蘇州工廠只得其中的3美元。由此可見,中國不過是在美國產業分工的鏈條之中只分到一小杯羹,美國并沒有因此吃虧。中美貿易爭端充其量是一場游擊戰,不是全面戰爭?!?
中美經濟關系遠比這要復雜得多。事實上,很多美國企業在中國辦廠,將低附加值的勞動環節交給中國的低成本勞動力,最后生產出來的產品貼著“中國制造”的標簽,大量銷往美國。
中美工業和外貿因此形成了高度的相互依存。布什政府一度要求人民幣升值,但這只是大選期間給美國部分工業界人士做的秀,意在滿足他們壓制中國競爭的呼聲。其實,華盛頓還有別的請愿團在要求布什放棄要求人民幣升值,因為如果人民幣升值,他們在中國開設的工廠的產品對美出口就會受到影響。另外,中國持有大量美元外匯,一直頂住美國壓力拒絕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
打個比方,中國和美國的關系現在就像在與狼共舞。美國本性中包含著永不知足的消費狂的一面,美國消費者現在是在用中國人借給他們的錢瘋狂購買中國產品。當狼處于消化不良的狀態,羊與之周旋就少了許多風險?!?
《參考消息》:關于您這本書,《費加羅報》策劃了您與前總統德斯坦的辯論。德斯坦總統認為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一個不同點就是,中國從不自視為理想模式,也沒有輸出價值觀的傳統。而您認為,中國人與美國人在某些方面是很接近的?!?
伊茲拉萊維奇:法國人習慣在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之間搞對比,認為中國有幾千年文明,美國歷史不過兩百多年,中國文化豐富又復雜,美國人頭腦簡單等等。而我認為,中美之間是有很多差異,但也有不少共同點。比如現階段的中國人和美國人都有巨大的創造力,都有強烈的消費欲,這是中美經濟有活力的眾多原因之一。這對歐洲來說意味著風險,因為歐洲這方面優勢不強。如果歐洲繼續封閉、不思進取,那最后就會落后于中國和美國,成為競爭中的輸家。
打個比方,中國現在的情況有點像19世紀的美國,大眾消費形成,城市化進程加快,社會問題激增,中國速度還比當年的美國快得多。過去二三十年間,有關中國的預測悲觀居多,但是被多次預言的中國經濟崩潰一直沒有發生。美國在工業化進程中經歷過那么多危機,中國也難免出故障,但是大的趨勢不會改變。我總結這三大特殊性,重點還是希望突出中國經濟給世界造成的巨大影響。這些影響是必然的,是不可阻擋的。就好像飯桌邊多了一個巨人,巨人也有權吃飽飯啊,可是蛋糕目前只有那么大,怎么辦?只有把蛋糕做大。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危機怎么解決?改變已有的分配,尋找新的供應,加緊開發新能源。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加入是推動世界前進的因素。
■中國的選擇就是世界的選擇
《參考消息》:您書中說,中國的13億人口推動世界進入了“消費者主導的時代”。
伊茲拉萊維奇:通用汽車的成功象征著二戰后初期的世界經濟,當時是以生產者為主導;微軟的成功象征著20世紀末的世界經濟,股東為主導;現如今,沃爾瑪的成功象征著21世紀初的經濟———隨著中國的加入,消費者成為主導。
消費主導時代首先表現為中國消費者對世界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這幾年來,我們經歷了網絡泡沫、“9·11”恐怖襲擊、安然公司信用危機、伊拉克戰爭等等,如果沒有中國,世界經濟可能會重演1929年的大蕭條。
未來15年,世界上每建10個核電站,其中就有9個是在中國。中國對核電技術、核電企業的選擇,決定未來世界核電發展格局??罩锌蛙嚭筒ㄒ粽诩ち覡帄Z中國市場,世界旅游市場將來也會越來越重視中國人的旅游習慣和口味。在許多行業,中國的選擇就是世界的選擇,或者說中國正在為世界作出選擇?!?
中國已經開始利用消費者主導的優勢,利用自己擁有的市場來提條件。外國公司要占領中國市場不得不付出轉讓技術的代價,我相信未來中國也會出現世界領先的飛機制造商。
《參考消息》:您說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拿出“一份世界因中國而地震的震情分析報告”。我注意到您的字里行間很少出現景仰中國文化的抒情式表白,也很少有不滿中國政治的苛求指責。書中每個小節都以具體新聞事件中的場景、人物或引語開頭,引出事件、提煉問題,并將問題置于大背景之下,加以深入分析。您還特別注意把看似遙遠的中國問題穿插進法國人的日常生活。
伊茲拉萊維奇:我是一個經濟記者,習慣于就事論事談論經濟問題。我對自己的要求是盡可能客觀、全面地描述中國的經濟增長。法國應該更充分地認識中國經濟增長的機遇和挑戰,冷靜面對中國發展給世界造成的影響。世界再也不是從前的樣子了,我們應該做好準備。(完)
■相關鏈接: 德斯坦與伊茲拉萊維奇評中國發展對全球影響
據法國《費加羅報》近日報道,前法國總統德斯坦和《回聲報》副主編·伊茲拉萊維奇接受該報記者亞歷克西·拉克魯瓦 瑪麗—洛爾·熱爾蒙的專訪,談當中國覺醒的時候。認為中國遠未擠入富國行列,其經濟高增長率注定使它在今后10年內成為全球化的重要角色。這個新巨人實力的上升無疑將改變整個世界的平
衡,而不僅僅是經濟平衡。中國不是價值觀的輸出者,安全是中國人最關心的。不是戰略和軍事方面的安全,而是具有更深層、更重要意義的食品和能源安全。這種擔憂是決定性的。
去看看商品詳細內容>>>>
當中國改變世界
本書中對現在的中外經貿沖突等熱點一一進行了關注,例如今年5月,中國與歐盟、美國之間又爆發紡織品貿易戰,6月,法國全民公決否決了歐盟憲法, 7月,中國與美國就收購石油公司的問題出現爭端,等等,這一切都表明,中國經濟的崛起和能源安全問題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熱點。而以上這些話題,正是本書的核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