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內需不足”必然引起社會整體效益降低、實際發展速度低于經濟內在發展潛力。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手段無助于解決“內需不足”問題。文章列舉了各種可用的財政政策的宏觀調控手段,提出改革宏觀調控觀念,以謀求在新起點上保持經濟高速可持續發展。
⊙蔡定創
一、內需不足影響發展速度
生產與消費的均衡是宏觀經濟中最重要的均衡,只有在動態均衡狀態下,社會生產質量與效益最高。理想的均衡狀態也是經濟發展的潛能指標。內需不足,表明原有理想均衡被打破,社會生產必然要向低尋求均衡,此時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必然低于其潛能的。我國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已經走過了資本積累的初期階段,資本不僅不再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反而是十分充裕和有些過剩,后發國家不存在基礎性的生產技術的制約,生產的發展主要地是受制于消費水平的提高。不能與發達國家比增長速度,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普遍低下,并不是因為其生產能力的增長到了極限,而是因為其在當前社會制度下的消費水平的增長到了極限。我國取得高于一般發達國家的較高的發展速度是改革開放以來一系列正確應對政策的必然結果。但從近年來存在的較大的內需不足這一點表明,經濟內在應有的發展潛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取得更好發展速度方面還有空間。
二、運用宏觀調控手段解決內需不足問題應是常態
內需不足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利潤原則的必然產物。要解決內需不足問題,當然主要地是建立較為公平的一次分配制度。但一次分配的實施層是微觀層面的企業,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對一次分配的調節難度大并缺乏靈活性;而二次分配具有國家集中掌控、可靈活調節的特點。社會主義根本的經濟目標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因此,利用二次分配解決內需不足問題,既是民生政治問題,也是調控、平衡經濟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其是市場經濟客觀要求所必須的配套措施。國家也完全可以依靠財政政策的宏觀調控,解決內需不足問題。
三、貨幣政策無助于解決內需不足問題
雖然內需不足問題已存在多年,但多年來的宏觀調控,主要依仗的是貨幣政策方面的手段。貨幣政策對宏觀調控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效的。貨幣政策通過收、放流動性,可以在一定程度調節社會總投資量,但不能調節社會消費量;貨幣政策通過加、減利息,雖然會從影響消費貸款的渠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消費量,但此更多的是影響著社會的總投資量。貨幣政策會傳導、影響到資本市場,但資本市場對社會生產與消費的影響是中性的,既能促進生產也能促進消費。因此,貨幣政策對生產量的調節作用更強,對消費量的調節作用是間接的,而且作用極為有限。這些年來,貨幣政策盡管頻繁被使用,實際上是通過調控壓制生產的發展速度,或者將矛盾置后,因為沒有解決生產與消費失衡問題,因此不管怎么調,生產總還是過剩,經濟總還是過熱,流動性總還是太多,增長總擔心過快。
四、財政政策在解決內需不足問題中的運用
那么,我們還有哪些沒用到的宏觀調控手段可用于解決內需不足?
首先,建立公共財政,調控財政預算分配給社會公共支出、社會福利的比例,就可直接解決內需不足問題。這是世界各國普遍運用的最基本的宏觀調控手段
但是,近幾年雖然我國財政收入超常規大幅度增長,在以GDP增長為中心的原有政策慣性作用下,現有的財政支出除保障日益膨脹的行政管理費支出外,最大的支出項目仍然是經濟建設費,以2005年為例,經濟建設費約占總支出的27.5%,而用于社保福利方面的支出僅占10.4%,遠低于發達國家20%-30%的水平。現有的財政支出手段不僅沒有用于解決內需不足,而且在繼續強化生產與消費失衡的矛盾。雖然這二年來已開始逐步增加財政在社會福利方面的開支,但離建立公共財政,主動地服務于宏觀調控目標還有較大距離。
第二,稅收政策的宏觀調控。增減稅收可以很好地調節生產與消費之間的關系,例如,增加企業稅收可抑制投資過盛,減少個人所得稅可提升消費等。
但從近年來的印花稅、房產稅、資源稅、內外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收調節過程考察說明,我們的稅收調控僅處于局部利益關系的調節,還沒有上升到從生產與消費均衡的角度主動的宏觀調控。稅收的調節過程也低效率、缺乏彈性,或者宏觀調控部門根本沒將稅收調節作為一種宏觀經濟的調控手段。
第三,國有企業利潤分配方式的宏觀調控。
2006年國有企業利潤1.1萬億元,約占當年GDP總量的5.2%,相當于四分之一強的財政收入。這是我們獨有的、數量較大的、高度機動的宏觀調控資源。雖然內需不足很難有準確的數量概念,但如果將這筆錢全部投放到解決內需不足問題,最少可說內需不足問題會得到緩解。過去對這筆錢的運用是很不樂觀的,現在雖然已明確國企向國家分紅,但2006年上繳數居然沒超過5%,顯然在這個方面并沒有擺脫部門利益之爭賺疑,離從宏觀調控的角度運用這筆錢還十分遙遠。
第四,證券市場的宏觀調控
在現代金融條件下,貨幣的流動性可以越來越多地被創造出來,必須創新工具去吸收它。經濟現象由此而變得越來越復雜。如何來看待證券市場?拋開現象看本質,我們可以看到如下幾點:
1、證券市場是一架巨大的折現的機器,他能將企業未來的利潤收入流變成現金流。當經濟發展處于上升階段時,企業的預期效益好,資產價格走高,所創造出的現金流量加大。因此,它對經濟發展有放大、加速作用。
2、健康的證券市場是一部財富再分配機器。它為中下階層的小額資金也提供資本生利的機會、參與利潤再分配過程。資本全民化。
3、它具有在吸收過剩的流動性的同時擴展內需的能力,其原理在于:在一個上升的證券市場會將社會上多余的投資、投機資本都吸收其中,不管股市的放大倍率如何,沒有消費意向的富人資金始終被保留其中,財富僅是個數字而已,而有消費意向的中下階層的資金經過股市放大作用后,當需要消費時必然退出證券市場進入消費,而社會也獲得了增強了的消費能力。當然,當經濟發展處于下降階段時,其負面效應也會放大。
從宏觀調控的角度說,證券市場對我國還有特殊意義。我國的證券市場中,國有資本占主導地位。由于資產的證券化,不僅是國企未來的收入流可變成現金流,而且原來并不流動的國家的土地、礦產等實物財富,通過資產證券化而變成可流動的貨幣財富。這樣,國家通過股市這個折現工具,實際上掌控著巨大的虛似財富。這對國家的二次分配、調控生產與消費十分有利。
證券市場在調節生產、分配、消費、放大經濟效能方面的機制、功能、作用比較復雜,需要宏觀調控部門認真研究才能把握。其宏觀調控的視角,首先是要建立一個健康、良性機制的證券市場,從而保證折現機制的實現,國家手中的巨大虛似財富才能變成可二次分配的手段。其此,宏觀調控部門可以通過控制市場容量的大小,來控制財富效應的比率;通過調控國有資產的進出量,來控制國有資產的折現量,直接或間接調控著社會生產與消費比率。
第五,消費貨款、消費國債運用之宏觀調控
消費貸款是使個人的未來收入流變成現金流。它影響著當期貨幣的流通量和當期的內需,是擴大當期內需的一種手段。由于社會經濟總量中這個部份比值較小,因此,目前消費貸款并沒有進入宏觀調控部門的視野。筆者認為宏觀調控部門在這個方面也不應忽略。
消費國債是對應投資性國債而言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曾大面積使用過投資性國債以調控經濟。事實證明,投資性國債對促進經濟發展是有作用的,但在解決內需不足問題上效果不彰。而為促進經濟發展,大量地、主動性地使用消費性國債,我們還沒有過。
消費國債的實質也是將國家未來財政收入流變成現金流。當內需不足較為嚴重而又缺乏其它有效的調控手段時,消費國債也是一種較好的調控手段。
用消費國債手段解決內需不足,可能不少人會存在認識上的障礙。其實,當內需不足時,使用它在社會總效益的提高上優于生產性國債。其原理是:當生產與消費失衡時,社會生產總效益降低,生產與消費在低水平尋求平衡,生產企業產品價值實現困難,國家總稅收也是降低的。當通過消費國債增加社會總消費時,生產與消費向上求得新的均衡,企業效益和社會總效益均獲得提高,國家總稅收增加,從而,國家可用增量的稅收抵消此國債,社會獲得高于原來的發展速度。
美國是最善運用而且也是最多運用消費國債的國家。依靠消費國債渠道向全世界發送了巨量美元。我們就是用自已的內需不足向美國社會輸送消費的。因此,我們也必須學會使用消費國債的手段。
第六,赤字財政之宏觀調控
赤字財政有過,但作為一種宏觀調控工具主動去運用它,我們從來還沒有過。而當今為應對美元的貶值戰略,貨幣政策調來調去都是無效的,而以赤字財政的手段對應說不定會有奇效。
我們知道,美元的貶值來自其長期大量的赤字財政的使用,如果要保持人民幣與美元幣值的穩定,只有采用以其相同的手段,實行等同的人民幣的赤字財政,人民幣對美元的幣值才不會升值。赤字財政取之于民,在我國內需不足的經濟環境下,將赤字財政這部份錢用于社會公共福利,增加內需,它又是一種十分有效的二次分配手段。此可謂一箭雙雕。
赤字財政對CPI值的影響在不同經濟環境條件下是不同的。在內需不足的條件下運用于增加內需,引起CPI值的變化的比例小于赤字的比例。當生產與消費平衡時如果運用它,則引起CPI值的變化的比例大于赤字的比例。其原理在于:當生產與消費處于均衡狀態時,因為需求價格曲線,由赤字財政引發的CPI值是呈幾何級數增加的。當消費不足時,由赤字所增加的消費是由處于過剩狀態下的生產力來提供,當一個生產周期過后,赤字財政會因生產效益的提升而抵消部份漲價。由赤字財政引發的CPI值的增加是隨內需不足的程度而下降的。因此,在生產與消費平衡情況下使用赤字財政應有嚴格的限定條件。當內需不足時,赤字財政卻不失為一種便捷的宏觀調控手段。
我國經濟多年困憂于“內需不足”而無能為力,擁有如此豐富的調控資源卻從沒有得到過運用,這既有理論上和認識上的不足,也有制度上改革不到位。因為財政政策調控涉及社會的二次分配,目前主要的受惠階層還沒有獲得足夠的政治驅動力使之實現。但正確的宏觀調控就是財富、就是可持續發展的速度。美國如果沒有幾十年來持續的、強勁的擴展內需政策,就不可能有當今的如此強大的美元經濟體系。我國如果沒有全方位的、包括擴展內需的調控政策,強勁驅動內生式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幣值調整、匯率改革不可能成功,其依附于美元經濟的地位、國際低端打工者的地位也不可能改變。為實現發達國家的目標改革我們的宏觀調控確實迫在眉睫。
(本文為《改善我們的宏觀調控》修改版/2007092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