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在湖北、陜西、江蘇、浙江、湖南、安徽等多地調研農村養老問題。調研發現,農村中有自理能力的低齡老人一般以自養與自我照料為主,養老狀況相對較好,但是失能或者半失能的高齡老人和殘疾老人的養老狀況堪憂。老人家庭照料越來越難以得到保障,無人照料現象日益增多,部分地區存在老人因為照料問題而自殺的極端案例。
01
問題一:老人照料成為子代家庭沉重負擔
目前農村無自理能力的高齡老人以家庭照料為主,雇保姆照料的方式逐漸增多,機構養老方式也開始興起。三種方式中,子代都面臨沉重負擔。
子女生活在農村,照顧老人較便利。但有的老人子女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回村照料老人的代價較大,有的甚至辭掉工作。安徽F縣張某80多歲,6個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張某癱瘓后,每個子女專門從外地趕回來輪流照料老人,每人照料2個月。
一些農民忙于工作或者撫育小孩,只能請保姆照顧高齡老人。調研顯示,基本上每個村莊都有農民花錢請本村人照顧老人的現象。各地農村雇請保姆的費用差不多,半自理老人的最低費用是2000元/月,全失能老人的費用4000-5000元/月。如果雇請自己親戚照顧半自理老人,費用較低,1000元/月左右。
也有農民將老人送到養老機構。中西部地區農村一般沒有私營養老院,農民只能將老人送到縣城或者地級市的私營養老院,沿海發達地區農村逐漸有私營養老院。私營養老院的最低收費標準是全自理老人2000元/月,半自理老人3000元/月,全失能老人3500-5000元/月。
02
問題二:老人無人照料問題凸顯,部分地區存在自殺現象
上述三種照料方式都無法很好解決農村高齡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請保姆和機構養老的費用太高,大部分農民都承擔不起。很多縣城沒有私營養老院,農村老人一般也不愿意去養老機構。完全失能老人的照料工作較為繁重,當地很難雇請到保姆。根據我們的調查,幾乎每個行政村都出現了老人無人照料的現象。中部N省X村有3個失能老人無人照料。李某71歲,兒子因為賭博失蹤,兒媳婦離婚,李某偏癱1周無人照顧,只能讓鄰居幫忙送飯。
農村因為老人照料問題導致的老人自殺現象時有發生。有的老人為了不拖累子女,在喪失自理能力時選擇自殺。2019年,中部N省Z村王某70多歲,生活不能自理,子女都很孝順,她與兒子一起居住和吃飯,但是她不想拖累子女,就自殺了。中部B省王某78歲,中風多年,2020年預感自己快完全喪失自理能力,為了減輕子女負擔,就喝藥自殺,因為發現及時被救活。有的老人因為無人照料而自殺。2020年,中部A省L村蔡某86歲,有5個子女,生病時沒有子女回來照顧他,自殺身亡。
03
問題三:人口流動加劇老人照料問題
現階段高齡老人子女多,基本可以得到子女照料。隨著農村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少子化家庭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將成為高齡老人的主體。一個子女需要照顧2個或者4個老人,完全由子女照顧高齡老人難以實現。隨著老人壽命不斷延長,高齡老人越來越多,一些農民還要照顧祖輩,老人照料問題將更加嚴峻。湖南C市和江蘇T市在1980年代初就開始嚴格執行1胎計劃生育政策,農村老齡化比例分別達到了27%和31%,很多老人只有一個子女,無人照料問題已經出現。
特別是大部分農民都要外出務工,越來越多農民進城居住,由子女照料老人就愈發困難。隨著教育和城市化的壓力越來越大,更多農民將家庭資源用于下一代,缺乏時間和資源照顧失能老人,家庭照料越來越難以得到保障。
二
對策建議
農村高齡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是當前以及未來農村社會的難點。當前農村養老政策應側重解決高齡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探索低成本的農村養老服務供給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01
一是,農村養老政策應重點解決高齡老人的生活照料難題。
國家養老保險制度和低保制度已經基本解決老人吃飯問題,應對農村老齡化問題的一個關鍵舉措是將有限資源集中用于破解高齡老人生活照料難題。
02
二是,探索低成本有保障的農村養老服務模式。
農民經濟能力較弱,應將低成本作為農村養老服務的基本定位。目前來看,外來機構養老和政府主導的養老服務都存在成本過高問題。江西、河南信陽等地區充分利用本地社會組織、村莊閑置房屋和留守群體(留守婦女、低齡老人、中堅農民)等資源,提供有情感交流、有價值體驗的成本低但質量不低的養老服務。可以借鑒這些地區做法,探索依托熟人社會的互助養老模式,為農民提供低成本有保障的養老服務。
03
三是,充分發揮公辦養老院的作用,為無人照料老人提供兜底養老服務。
農村每個鄉鎮都建立了公辦養老院(福利院),主要為沒有子女的老人(五保戶)提供兜底養老服務。一些公辦養老院已經建成基本養老設施,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服務模式。隨著國家農村養老資源投入逐漸增加,可以適度擴大鄉鎮公辦養老院規模,為困難老人等無人照料老人提供兜底生活照料服務。
《田野來風》,2021年第30期,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辦,發表時有刪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