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父母管生不管養,是許多網友面對某些青少年因家庭教育缺失釀成悲劇事件時的感慨;父母這一重要“崗位”應該持證上崗,是很多年來網友們針對這一無奈現象的玩笑式吐槽。
多年以來的玩笑,終于要成為現實了。
七月初,浙江省教育廳在恢復該省人大代表丁杭纓《關于在浙江省推廣“父母持證上崗”的杭州上城經驗的建議》時稱,計劃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將在浙江數字家長學校試行家長學習積分制,待時機成熟時在全省推行。
這意味著“父母持證上崗”,家長們關于如何當好家長的相關學習,將逐漸在全省鋪開。
與之相關的是,最近,《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通過,并且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將家庭教育放在了一個極為重要的高度,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個紐扣,這當然是好事。
作為八零后,筆者對那時義務教育的感受是家庭放養,社會教育若隱若現,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更多是起到了大環境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一家獨大的其實是學校教育。
自然,家長們對學校也極為信任,基本是我家孩子交給學校了,我們也不太懂,老師一定要嚴格管理、該打打該罵罵;老師們固然會有各種牢騷,但不僅僅是把教育當做謀生的飯碗,對這一份職業的確是保持著敬畏心和神圣性的,給差生留堂補課、與頑皮學生交朋友、關心困難學生、給學生理發等事還是比較常見的。
后來,逐漸,學校教育變得缺位。
具體表現為在市場環境下,老師們越來越只把這當成了一個謀生的職業,轉換工作的臨時棲身之所;另一方面,則是哪怕有心的老師也不得不面對動輒而來的舉報,于是對于成長期學生的許多行為和思想,越來越多的老師未免惹禍上身,選擇了睜只眼閉只眼——這就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很難形成有效的引導和約束。
這個時候的老師,想要在思想、品質、學識等諸方面全面引導孩子,要克服的困難、要付出的努力、都要比前輩們多得多。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這一代孩子接收到的信息遠超前人,社會教育對孩子究竟會有怎樣的影響,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家長的教育則是兩極化:
一極是焦慮的中產,他們不斷雞娃,除了線下各種讓孩子喘不過氣來的培訓班,還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學校的教育中,兩個小娃兒間屁大點事都能鬧得雞飛狗跳;另一極是為了生計,不得不遠赴外地打工的父母,留下的是與祖輩生活的留守兒童,而孩子的爺爺奶奶由于教育、年齡等問題又很難介入兒童的教育中,父母的缺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習慣養成,往往會產生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
無論是哪一極都給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父母應該持證上崗”這一無奈的玩笑自然就會應運而生。
無疑,《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誕生有著很強的針對性。
某新一線城市教育部門公號總結了濃縮版的九條重點,其中重點(三)明確了責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
家長尤其是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的具體實施者,這沒啥問題。
只是,這實施者,要想搞好家庭教育,首先得有時間。
此前有媒體做了一份各國工作時間表對比:
實在不好意思,我們“勇奪”第一。
按照《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19年全國企業就業人員每周工作時長為46小時,去年上半年為46.8小時。
然而,這還不算兼職、家務、半勞動力等等。
而這只是上班時長,并不包括通情時間。
2020年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顯示,全國一二線城市的平均通勤時長單邊為33-41分鐘。北上廣深,單邊大于60分鐘通勤的最低為13%,最高為26%。
這意味著,這些城市的上班族,每天需要一個半至兩個半小時的通勤,再加上每天九個小時以上的上班時間,能留給孩子的時間恐怕寥寥無幾。
有的上班族面臨的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早晨出門的時候,孩子還在睡覺,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到家里,年幼的孩子已經睡了,加之單休還不一定周末休息,雖然同在一個屋檐下,每個月孩子能見到爸爸的天數一只手都能數過來。
砍掉工作時間、砍掉通勤時間、砍掉三餐時間,還剩多少時間?
再說,還有家務等等。
今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國人的平均睡眠時間呈遞減趨勢,去年只有可憐的6.69小時。
缺覺背后是高強度超時長的工作:“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成為了常常缺覺的人群,用時間換錢,也就意味著壓縮睡眠換工作成為不少人的無奈之選。”
在這種情形下,父母究竟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可以給孩子?
并且,對于廣大上班族而言,目前的狀況是,父母雙方,如果只有一個人上班,往往無法支撐起整個家庭所必須的開支。因此,母親往往至多休個為期3月的產假就去上班了;孩子則由祖輩中的一個或兩個過來帶,負責看護、上學后的接送、吃飯(除此之外,往往對孩子教育發揮作用有限);家里實在沒老人,或居住條件不允許的,只好母親在家帶孩子,母親熬到孩子三歲上幼兒園后再去上班。
數據與這一狀況基本能形成相互印證。世行19年的數據顯示,我國15歲以上女性勞動參與率為60.57%(日韓53%),男性75%(日71%、韓72%)。
做一估計,父母是雙職工的家庭必然超過65%。
這就使得家長陷入了兩難,父母中的一方全職做家長,經濟條件不允許,老人來帶呢,又往往難以擔負起愈發高要求的家庭教育的責任。
沒時間沒精力,這可怎么辦?
好事想要辦好,還是得首先從落實8小時工作制開始,并且在8小時工作制下,能夠養活一家老小有尊嚴的生活——而這都離不開一個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系。
“一切會變得正常”,這是普通勞動者對8小時工作制的最大期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