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市 場 需 求
怎樣才能保證消費者多花了錢,買到的是安全放心食品?這是一個困惑全人類的問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或者都走過彎路,這就是安全食品生產與銷售的誠信問題。在資本話語權下,有人希望通過立法或者認證的辦法保障食品安全,但在具體實行過程中,依然有人造假,畢竟在利益面前,一些人禁不住誘惑。
由于消費者貪圖便宜,購買低于價格規律的超低價食品,使地溝油、死雞、死狗、死豬等進入食物鏈,而好產品由于真實成本高反而被淘汰,這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其實這是市場慣壞了造假者。究其原因,是消費者手中的鈔票投錯了地方。例如,如果大豆的市場價格是 3 元/斤,大豆的出油率是 11%~13%,用物理壓榨方法生產 1 斤大豆油需要原料 7.7~9 斤(化學浸提方法除外),那些只有幾元一斤的大豆油恐怕連原料成本都不夠。如果市場上的活牛價格是 13 元/斤,按照 45%左右的屠宰率計算,如果消費者買到 25 元/斤的牛肉,就要小心了。
合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回到原點,即源頭不用有害物質,做到誠信經營。如果實在難以避免,添加了什么要如實告訴消費者,讓消費者自己選擇是否購買。例如,爭議巨大的轉基因食物問題就應當嚴格標注,否則就是違法經營。對于食品安全,一方面國家要加強監管,另一方面要放手,讓廣大的消費者參與監管。這樣的監管不僅發生在消費者那里,在生產者、經營者那里也如此。消費者手中的鈔票就是最好的“選票”。安全放心產品必須物有所值,是對健康的重要保障,因為健康是用金錢買不到的。因此,在健康保障面前應理性消費,不要貪圖便宜,用你手中的鈔票當“選票”,將你的“選票”投給那些認真做安全放心產品的企業或者農戶,這樣就能夠倒逼那些不認真經營,靠投機取巧、坑蒙拐騙的假有機、假綠色、假生態農業企業出局。
目前信息傳播的渠道已經由原來的紙媒傳播發展到多渠道傳播,只要稍微用點心,是能夠尋覓到那些放心產品的。“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廣告再好不如如實較好。”安全放心農產品一定是零農殘、好口感的。如果多向行家請教,也會通過外觀來判斷。有人說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之間存在“三不出”,這顯然是那些不認真做有機食品的企業為其“做不出”尋找的借口,如果真存在這樣的“三不出”,這樣的農產品是不可能有市場的,如果僅強調有機農業是環保型的,但對老百姓來講環保是政府的事,盡管與老百姓有關,但畢竟還遠一些。健康、可持續、可生育后代才是與每個人實實在在有關的。
有機食品因其在人體健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數據顯示,2014 年全球有機食品市值達 800 億美元,全球有 172 個國家生產有機認證食品,農業種植面積為 4 370萬公頃,從業農民為 230 萬到 2020 年,全球有機食品市值達 1 206 億歐元,全球有 190 個國家生產有機認證食品,農業種植面積 7 490 萬公頃,從業農民 340 萬(崔明理,2016;Willer,2022)。我國有機食品生產與銷售市場混亂,除少部分有機食品出口外,能夠滿足有機食品要求的有機食品量占總食品量遠低于 1%,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空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