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的領導們來北京請喝茶了,咱得幫領導們想辦法。咱不能為了批評而批評,一批了之,是不厚道的,不負責任的。
今天接著討論:決定張家界莓茶價格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張家界莓茶價格由800元/斤跌到了80元/斤以下,精準扶貧搞起來的農民增收脫貧大產業,一下子變成了無利可圖的“雞肋”產業,“確保不出現大規模返貧”就難了!
這事,誰當領導誰都急!
張家界的領導們想了很多辦法,都阻止不了莓茶價格一跌再跌。前幾天領導們想了一個新招:辦證炒茶。期待通過辦證炒茶提高莓茶品質,從而提升莓茶價格,讓農民增收,以守住不出現大規模返貧的底線。
辦證炒茶,對提升莓茶品質(價值)有一些作用,但對恢復莓茶價格作用不大,副作用要防。
為什么呢?
回答這個問題,咱先得搞清楚決定莓茶價格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第一,是供求關系。供不應求時,漲價;供大于求時,跌價。隔壁王奶奶90多歲了,是文盲,這道理她老人家也懂。在莓茶供不應求時,千家萬戶茶農都生產莓茶,且競爭性追求莓茶數量增長收益,莓茶很快就供大于求了,價格暴跌就不可避免!
第二,決定供求關系的關鍵是老爺爺老奶奶們。只要每斤莓茶有5元的利潤,老爺爺老奶奶都不會停止追求莓茶數量增長收益的步伐,因為老爺爺老奶奶的勞動力幾乎沒有價格,只要有薄利他們就不會停止增產莓茶。對于勞動力有價格的青壯年人或雇傭工人生產莓茶的茶老板來說,參與莓茶生產的機會成本遠遠高于老爺爺老奶奶,整個行業最可怕的競爭對手就是老爺爺老奶奶們!從這個意義上講,老爺爺老奶奶們的人數及勤勞決定了張家界莓茶的供求關系及市場價格。所以,農業局不讓張家界的老爺爺老奶奶們“私自”炒茶,短期內確實是可以提升莓茶價格的。但這對“不出現大規模返貧”不一定是好舉措。
第三,任何一種商品,供求雙方的組織化水平是供求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是決定價格的關鍵。莓茶市場,有供方,有需方。莓茶供求基本平衡之后,如果供方(以老爺爺老奶奶為代表的生產者)組織化水平低,需方(以經銷商為代表的收購者)組織化水平相對高,定價權在需方;反之,亦然!
第四,誰是莓茶產業的主導者(炒茶者),誰就是莓茶產業的最大受益者。張家界的領導們要想增加茶農收入,防止出現大規模返貧,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把千家萬戶高度分散的小生產者組織起來搞茶產業一條龍發展,由追求數量增長收益轉向價值和價格增長收益。如果反向操作,讓銷售方或中間商組織起來持證炒茶,禁止千家萬戶茶農炒茶,最終的結果是茶價提升了,但茶農的收入可能不升反降,會加速茶農大規模返貧步伐。
第五,炒茶是茶產業鏈的關鍵環節,誰控制了炒茶環節,誰就有能力控制莓茶產業鏈。炒茶環節,既可對生產鮮葉的茶農定價,又可以對分銷商定價,“辦證炒茶”是決定供求關系的非市場化的決定性舉措。如果一定要辦證炒茶,就請把“炒茶權”控制在鎮村集體經濟組織手上或縣市區國企手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