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生態農田綜合效益
由于尊重生態規律與市場規律,生態農田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
社會效益,分別介紹如下。
1.生態農田生態效益高,是最大的環保工程
在傳統的化學農業模式下,由于農民不愿意多投入勞動,轉而利用更多的化學物質,加上現有的政策是國家補貼化肥、農藥、農膜,農民用非常廉價的勞動成本,大量使用這些對土地和人體健康有害的化學物質,而工廠生產這些物質造成大量污染與溫室氣體排放。發展生態農田僅保留了少量化肥,那么可倒逼一些化肥廠、農藥廠、農膜廠關閉,而轉為從事其他環境破壞小的產業。由此看來生態農業就是最大的環保工程,可從源頭減少工業的點源污染和農業的面源污染,還國人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
2.經濟效益高,農民愿意從事農業
當前影響農民種地積極性的最大障礙是谷賤傷農。如果按照黃金價格折算,2022 年糧食價格與 20 世紀 70 年代相比應當在 20 元/斤左右(1 斤=500 克),遺憾的是,糧食價只有 1.2~1.3 元/斤。如此低廉的價格,使農民沒有心思向地里多投入勞動,青壯年進城打工,食品安全從何談起?當年的食品幾乎全部是有機食品,如果按照有機食品價格出售,農民的積極性也會提高。有機食品價格普遍是普通食品的 3~5 倍,甚至個別產品超過 10 倍。由此看來,生態農業的附加值是高的、經濟效益高。
3.生態農田健康效益高,有利于城市消費者遠離醫藥和醫院之苦
藥食同源,城市消費者用廉價的成本購買食物,就難以避免健康受損,就要用高價的投入去購買藥物。這在一些發達國家得到驗證,某些發達國家的健康程度達到發達國家的最低線,即用來購買食品的支出遠低于購買藥物的支出,前者約為11%,后者為17%~20%。在我國,我們也正在步入后塵,制藥廠和醫院生意火爆就是非常不正常的信號。許多慢性疾病包括癌癥、性早熟、高血壓、糖尿病等,與食物(包括中草藥)及其工業化、化學化生產過程密不可分。
4.生態農田社會效益高,可使我國村鎮成為最有活力的地方,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
當前的經濟發展只重視城市,犧牲鄉村,使人群向大城市集中,而農村衰敗萎縮,這是有史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城鄉差距擴大化。如果將城市中好的要素(教育、衛生、醫療、學校、涉農產業、銀行、旅游等)搬到農村,而不是將農民裝進城市,那么我國的居住壓力將大大降低,壓在普通家庭頭上的高房價將率先崩潰。農民可以住上別墅,吃上有機食品,在家門口有活干,收入提高,從此告別“三留守”(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現象。
5.生態農田和諧效益高,從此城鄉真正良性互動發展,避免“互相投毒”,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先富帶后富”
當年為了發展經濟,讓先富起來的人帶動后富的,出發點是好的,遺憾的是,不少先富起來的人將錢財拿到國外消費,帶動的是外國人。優質安全農產品是健康生命的第一保障,即使對于生活在國外的人也要考慮消費放心食品。如果先富者帶頭消費農民辛苦種植的優質農產品,用市場手段鼓勵農民用健康環保的技術生產食品,保護生態環境,則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先富帶后富。中央政府的涉農資金應當率先向生態農業及其從事者傾斜。農二代及農業大學生應積極投入這種可持續的行業中,嚴保優質農產品質量,使物流與貨幣流在城鄉之間和諧流動,帶動生態就業。生態農田效益這么高為什么沒有開展起來呢?其中有技術、資金、政策因素在內。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與探索,我國已具備了發展生態農業的良好條件。建議我國從 6 億畝低產田開始做起來,帶動 60 億畝草原保護,既不影響現有的糧食供應格局,又能將耕地質量提高,使低產田變為中產田,甚至高產田。利用市場和政策機制,科學解決中國人吃得飽和吃得好的問題,健康發展城鎮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