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十三:
為什么服務農民的機構全撤了?為什么找農民“麻煩”的機構都加強了?
在八十年代,我當鄉鎮黨委書記的那時代,鄉鎮除了黨委政府,還有七站八所。七站八所(如:農技服務站、農機服務站、畜牧獸醫站、供銷社、糧棉油收購站……衛生所、派出所、財政所……血吸蟲病防疫所等)基本上都是為農民生產生活服務的,管制農民的就一個派出所,一個派出所就倆三個民警(不叫干警)。
進入九十年代到如今,鄉鎮進行了無數次機構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砍掉服務部門或服務職能,增加管制部門或罰款職能。例如:畜牧獸醫服務站,服務職能沒有了,增加了蓋章收費罰款的職能,“奸豬佬”搖身一變、變成了頭戴大蓋帽身穿制服的執法官。幾乎所有的部門都一樣,不服務老百姓生產生活了,只管制老百姓罰款收費了,公仆變成了官吏。為人民服務中加了一個字,變成了為人民幣服務!
政府部門轉向為人民幣服務之后,人民立場和情懷就沒有了,就服務于少數人了。例如,生豬產業,畜牧獸醫站和原食品公司為了蓋章收費和壟斷賺錢之方便,就搞了生豬定點屠宰,開始時一個鄉鎮有一個屠宰場,現在一個縣市區才有一個定點屠宰場,最終搞得生豬產業非農化了,徹底走向了為農民服務的反面。
我的困惑是: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鄉村的人民去了哪里?鄉村的江山是誰的江山?每一次的鄉鎮機構改革,是人民和江山在改革么?么么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