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嚴厲打擊盜挖黑土、電捕蚯蚓等破壞土壤行為”這條表述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打擊捕蚯蚓竟然也配和黑土相提并論,上升到一號文件的高度?
眾所周知,黑土是“耕地中的大熊貓”,土質疏松肥力高,有機質含量是黃土的十倍,是世界公認的少數高肥力土壤之一。我國光東北黑土區糧食產量和糧食調出量就分別占全國總量的1/4和1/3。
而黑土的形成條件異常苛刻,是在特定的、溫帶濕潤氣候條件下,草原草甸植被經過千百年,甚至上萬年的腐蝕形成腐殖質演化而來。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盜賣黑土的販子,重拳出擊自然沒什么問題。
而切兩半都長成兩個的蚯蚓,把它上升到和黑土并重的地步,是不是有點小題大作了?
這些年,我們一方面連年稱糧食增產豐收,甚至疫情都沒有太大影響,另一方面又反復強調糧食安全問題嚴峻。如今到了連“松土機”蚯蚓都要重點保護的地步了?
難道我們的糧食安全是在虛張聲勢?
其實,在國際上關于糧食安全有“兩條線”:
一條是“吃飽”的線,聯合國規定糧食安全線是人均400公斤。
另一條線是“吃好”的線,國際上目前還沒有標準,發達國家人均糧食消費量大多在800公斤左右,以它們為標準,“吃好”的回歸線大致為800公斤。
我們現在在哪呢?
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730.6億斤,這也是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以此計算,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470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吃飽”安全問題解決了。
但我們也能看出,現在的人均糧食占有量離“吃飽”這條線很近,離800公斤“吃好”這條線還差得遠。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們下一步的目標似乎應該是保證“吃飽”的前提下,讓人們“吃好”。
“吃飽”和“吃好”之間差了什么?
二者對糧食品種的需求是不同的。糧食按品種來分,包括谷物、大豆、薯類三種。其中,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麥、玉米三類。而谷物中的稻谷、小麥,又被稱為“口糧”,這是負責“吃飽”的部分。
2022年,全國谷物產量12664.9億斤,產量很足,自給率超過98%。
但在“吃好”的部分,大豆占據了主要地位。我國食用植物油和畜禽飼料的主要原料就是大豆加工后的豆油和豆粕。根據各方面的統計數據,我國大豆常年消費量超過1億噸。
2021年大豆消費量10872萬噸,國產大豆產量1640萬噸,進口量9652萬噸。2022年,大豆的總產量也只有2351萬噸,不足消費量的1/3。
因此,中國消費的大豆主要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高達85%,2015年一度達到87%。而從巴西和美國進口大豆占比曾高達進口大豆的95%。
如果保持現狀似乎也沒什么,自己種的管飽,買的提升生活品質,糧食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但現實卻是,我們不僅從“吃飽”到“吃好”路途艱難,即便維持“吃飽”這一步也是相當不易。
影響糧食產量的主要有三個因素:耕地面積、勞動力和產能,這幾項關鍵變量在近幾年都在不斷惡化。
首先說說耕地面積下降問題。
2001年,為治理土地開發中的腐敗和混亂,國務院提出“大力推行招標拍賣”。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各地政府開始大量征收農民土地然后有償轉讓,土地財政開始膨脹。2003年,土地出讓收入就已經達到了地方公共預算收入的55%。
各地政府也逐漸發現,將過去不值錢的土地潛力挖掘出來,價值不可限量。
土地開發,首先就有一筆巨額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接著就是土地使用和開發有關的各種稅收收入。
這些稅收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和土地相關的稅收,主要是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和契稅,收入百分之百歸屬地方政府。另一類稅收則和房地產開發和建筑企業有關,主要是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部分歸地方,部分上交中央。
若把這些稅收與土地轉讓收入加起來算作“土地財政”的總收入,收入能夠達到地方公共預算收入的89%。
GDP增長不僅與地方發展切實關聯,對官員政績也大有裨益,而糧食安全是關系全國宏觀大局,和當地自身經濟發展關系不大。
孰輕孰重,各地政府心中自有“衡量”。
早在2013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中央就強調,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我國糧食畝均單產不到800斤,以17億畝的播種面積計算,對應的產量是1.3萬億斤以上,所以18億畝的底線是如何都不能讓步的。
大家信誓旦旦立了軍令狀,堅決保護耕地!結果202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顯示,全國耕地面積減少了753萬公頃,降至1.28億公頃(19.2億畝)。
離18億畝紅線僅差1億了!
雪上加霜的是,耕地面積縮減之余,耕地產能也要跟不上了。
這些年,耕地面積減少,但產能還不錯的一個重要助力是化肥、農藥。
2018年,我國使用了全球25%的化肥和 43%的農藥。在每公頃耕地上,中國使用的農藥是美國的 6 倍,氮肥施用量是美國的 3 倍。這不僅是投入量的問題,更是使用集中度的問題。
這樣的過量使用的代價觸目驚心。
2018 年,中科院研究表明,中國 21.5%的耕地重金屬超標。以前“插根筷子都能發芽”的黑土地,現在要靠化肥“續命”。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鎮村民陳興業感慨稱:“離了化肥,一年也不行”。
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章全說:
“長期以來,由于高強度利用,耕地基礎地力呈下降態勢,2018年化肥施用量是1978年的6.4倍,而糧食產量僅是2.2倍。與上世紀80年代相比,局部地區退化勢頭明顯,東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鹽堿化等問題尤為突出。由于氣候、酸雨等綜合因素,強酸化耕地增加70%以上,由于水鹽運動失調,鹽堿化耕地增加30%。”
耕地的問題沒有解決,種地的人也出問題了——農民后繼無人。
過去有一張圖,一瓶小麥的價格不如一瓶水的價格貴。
即便在小麥收購價創歷史新高的2022年,1斤也就1.5元,而一瓶水的的價格卻普遍在2元以上,看起來糧食很廉價。
但和國際市場比起來,中國農產品價格其實并不便宜。
過去五年,小麥、大米、玉米和大豆的國內價格分別比各自的國際價格高出 110%,90%,115%和 80%。即使考慮到進口農產品的關稅(通常是 3%)和增值稅(通常是 13%),這樣的價差仍然是驚人的。
中國農產品價格雖然相對高,但農民卻依然窮,很大程度是因為更多高在播種管理、運輸、地理條件等限制,靠種地無法致富。
在中國,當農民就是“終生職業”,農業勞動強度大、收入低,還沒有城市“五險一金”的保障,不僅如此,農村教育、衛生、飲水、體育與娛樂等生活設施嚴重滯后,新生代農民紛紛逃離農村,去交“進城稅”。
這還只是國內的問題。前面我們提了,“吃飽”的問題我們暫時解決了,但“吃好”的問題很大程度是依賴國外的。
由于耕地面積有限,我們優先種植口糧作物,大豆等飼料采用進口方式,這就等于變相利用國外耕地。2021年,我國進口大豆9652萬噸,如國內生產,以畝產130公斤計算,需要7億多畝播種面積。
但國外的耕地也不是那么好用的,想要控制一個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它們的糧食。
美國在制裁中國時,沒少在糧食上動歪腦經。
中國出口的糧食中包括小麥、玉米、大麥等,這些國際競爭力較弱,也包括棉花、水果蔬菜等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
隨著中美關系惡化,美國就開始大力炒作新疆棉事件,從 2021 年起禁止從新疆進口棉花和番茄制品。
自身浪費極度嚴重,卻炒作出“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叢林就升起一縷煙”這樣的惡心話題。
這些年,美國是中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之一,美國也就有了牽制中國“吃好”的手段。
只是現在,一方面中國是它最大的金主爸爸,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另一方面即便制裁,中國口糧安全有保障,同時可以把這筆大訂單轉移巴西等其他國家。其他地方供應鏈一旦完善,毀的只是它自己,最終結果得不償失。
只是對中國來說,這無疑也是個定時炸彈,需要想辦法拆除。
從上面這些狀況可以看出,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暫時沒有危險,但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
我們離“吃飽”的底線很近,離“吃好”的目標還很遠。
也因此,國家對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性耳提面命,反復強調。
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只是強調了糧食安全,但2022年,第一次明確糧食安全是需要牢牢守住的兩條底線之一。
而今年的一號文件,甚至將電擊蚯蚓,拔到和黑土一樣的高度,足見對糧食安全之重視。
但真正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顯然不是光強調,喊口號就能解決的。
面對耕地面積減少、土地產能下降、勞動力流失和國際威脅這些問題,黨的二十大提出了兩個解決措施:藏糧于地和藏糧于技。
藏糧于地和藏糧于技是什么意思?
“藏糧于地”不僅是指18億畝耕地紅線,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耕地效率,也就是怎么“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不然多少耕地都不夠用。
“高標準”中的標準高在哪?
高標準基本農田是有明確建設標準的:土地平整工程、灌排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工程。
例如,土地平整工程耕層厚度應達到30cm以上,有效土層厚度應達到60cm以上;灌溉工程要能形成“干能灌、澇能排、澇能減”的灌排體系,灌溉設計保證率的農田面積比例不低于90%;平原地區的道路可達性應不低于95%,丘陵地區不低于80%等。
這樣的效果,就能形成一批“一季千斤、兩季噸糧”的口糧田,就能逐步滿足更多的糧食需求問題。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我們現在已經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正在向15.46億畝目標出發,目標是穩定保障1.6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
“藏糧于技”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
一個就是農業種植相關技術,另一個就是農業技術工人的新身份。
種植技術最核心的就是種子。種子是農業“芯片”。如果被他人控制種子,就相當于被控制了命脈。
如今,全世界的大豆種子都被一家公司給壟斷了,它就是被評為“世界最惡劣公司”的孟山都。
這家公司先是發明了一種具有致癌性強效除草劑——草甘膦。這種毒藥會在土壤里面殘留很長時間,毒力不散,其他雜草和農作物無法生長。只有草甘膦轉基因的種子才能生長,并且長得更好。
而孟山都規定農民必須同時購買種子和除草劑。因此,一旦沾上孟山都,就像染了毒癮,很難戒掉,必須受制于人。
因此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才能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農科院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豆生產用種保持100%國產化,良種覆蓋率在98%以上,“合農95”“黑農84”“綏農44”“齊黃34”等品種成功選育和推廣種植。
除此之外,就是農業機械化。
2021年,農業機械總動力超過10.6億千瓦,裝備總量接近2億臺套,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現在農業機械化可以做到多方便?
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的“無人農場”迎來了建成后的第一個春耕季。
農場負責人焦魁是種地的“老把式”,當他看著一人就能通過操作無人機,一天噴施農藥超過1500畝時,他驚訝于傳統人工效率提升了上百倍。不由佩服起自己懂得各種信息化的“新式農機”的“新農人”兒子。
前面我們提過,我們糧食相較國際糧食價格高但是農民窮,就是因為種植成本高,科技含量低,只靠補貼就是杯水車薪。現在這種情況也可以打破。
專業化的農業生產方式,會催生出一批農業技術工人,機械化的操作方式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而國家也在努力解決城鄉不平等問題,要是能處理好農民生產、生活、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就能讓農業技術工人也成為收入和生活水平較高的職業。
事實上,這已經是我們當下“不得不”做的事。
為共和國人口增長提供糧食,為城市發展承受工農商品“剪刀差",為地方發展貢獻土地財政的農民,理應被善待。
更重要的是,當下耕地所面臨的危機,事關我們所有人的吃飽和吃好問題,已經刻不容緩。而所有的農業耕作、耕地保護,最終還是要靠廣大農民去執行。
所以,我們需要一號文件反復強調,需要司法系統打擊倒賣黑土地,需要各類高新技術服務于農業,需要保護每一條蚯蚓,也需要盡一切可能善待每一個農民。
善待農民,就是善待耕地,也是善待我們自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