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中國?的?農業?從?鐵?農耕?時代?開始?就?一直?是?一家一戶?分散?的小農?經濟?模式?。土地?屬于?地主?所有?,農民?只有?少量?的或?沒有?土地?,主要?靠?幫長工?,打?零工?維持?生計?。新?中國?建立?以后?,第一次?打破?了?這種?格局?,農民?分得?了?屬于?自己?的?土地?,實現?了?農民?長期?以來?“耕者?有?其?田?”的?夢想?。但?由于?一家一戶?的?耕種,很快?又?出現?了?兩極?分化?。為了?走向?共同?富裕?,農民?群眾?首創?了?集體化?的?生產?模式?。但?這種?模式?僅?維持?了?20幾?年,以?小?崗?村為典型?的村?莊又?開啟?了分田?單干的耕種?模式。至今?的40多?年?里?,也?有?了南街村?、周?家?莊的集體化模式?的探索?。那么?,中國?農業?的?出路?在?哪里??到底?是?單?干?好?還是?集體化?好??這是?大家?一直?在努力?探索?的一個?話?題?,本文?試圖?對?南街村?、周?家?莊和?小?崗?村的發展?模式?的探索?比較?看看?中國?農業?究竟?以?什么模式?發展?好?。
有一個網友在我的一篇文章的評論區里,給我提了個希望,希望談談關于南街村和小崗村的話題,我答應盡力而為,為了這個承諾,還是不讓這個朋友失望吧。不過我想順便還是把我國最后一個人民公社——周家莊人民公社也放在一起談一點膚淺的個人看法。
中國從1982年全面實現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到現在已經走過了40年的歷程。現在網絡上關于農村的發展方向和未來,以及如何實現共同富裕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在討論中,基本是兩種觀點,一種是進一步完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或者是實行土地流轉,讓資本進入農村,搞活農村經濟。一種是走集體化道路,同時,也有提出農村集約化生產,建立新型的農村合作社。之所以對農村問題開展這樣廣泛的討論,說明了農村分田單干這種形式已經出現了許多新的矛盾。諸如土地撂荒、農村勞動力出現嚴重斷層,農村已經留不住年輕人了,等等現象。這些說明了小崗村這種大包干的模式已經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這就自然引起廣大熱心于三農問題,關注三農的各方面人士的重視。
因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自新中國建立以后就一直在進行積極的探索。1956年,中國完成了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造,如何引導農民走向社會主義道路,沒有現成的模式。從當年蘇聯的情況來看,他們搞的是集體農莊。當時,毛主席認為不能照搬蘇聯模式,不能照本宣科。只能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采取適合中國特點的發展模式。再一個方面,土地改革以后,農民都分得了屬于自己的土地。實現了幾千年來農民盼望的“耕者有其田”的目標。但是,分田以后,由于農民的家庭情況的不同,一些富裕中農,生產資料比較齊全,而一些貧窮農民或缺耕牛,或缺農具,還有一些家庭嚴重缺乏勞動力等等問題。因此,分田沒多久,農村很快出現了兩極分化。這樣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這種農業合作社就應運而生。農業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人民公社這種前所未有的農村經濟組織就順理成章地出現了。人民公社這種農村組織模式是農民群眾的一個創舉,后來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這樣很快就在全國推廣開來。
新中國集體化時期的勞動場面
但是,人民公社這種集體化模式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效仿,難免會出現一些曲折。比喻吃食堂飯、放衛星這種急躁冒進的現象。后面及時糾正了這一錯誤做法,后來在“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探索農工商全面發展的生產模式。但是,由于要發展國家工業化,根據中國的國情不能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采取侵略掠奪的方式來完成工業化的原始積累,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工業化的原始積累,就只有走農業支持工業,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道路。通過20幾年的努力,建立起了基本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卻給農民生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
1978年冬,小崗村18個紅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新一輪的土地改革序幕。小崗村地處皖東平原,即江淮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墑情好,自然條件相當優越。是全國極少有的地方(全國山地多而平原丘陵少,人均耕地一畝多)。小崗村有耕地面積1800畝,全村400多人口,人均耕地4.85畝,以前是全縣有名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當時20戶人家個個當過隊干部。分田單干以后,得到了省市以及全國各地的企業的援助,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沒有實現致富的問題。正如小崗村民所說:“我們是一步越過溫飽線,20年未進富裕門啊。”至于小崗村當年為什么分田單干,小崗村民的說法是:不團結啊。2016年開始,小崗村又開始搞起了集體經濟。到2020年已是第四次集體分紅。2021年3月,新華社記者以《三連增!小崗村四次分紅“述說”小崗生活》的報道。四年來,小崗的人均分紅從350元、520元、580元增加到了600元。從此讓小崗村再次嘗到了發展集體經濟的甜頭。
小崗村
南街村在分田到戶的大潮中,1981年,南街村同全國各地一樣,也搞了分田到戶。分田到戶僅兩年,村里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如土地糾紛,水源爭執等等。號稱為村里的“老班長”的王宏斌看到這些情況,1984年,召集村干部開會,重新把村民組織起來,開頭有一兩戶不愿意加入村集體,后來看到加入村集體的嘗到了甜頭。原先不愿意加入集體的人也加入到集體行列來了。
而河北晉州市的周家莊人民公社和南街村又有所不同。周家莊在1982年全國政策性、強迫性解散人民公社的壓力之下,周家莊人民公社黨委實事求是,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意愿,排除種種干擾,義無反顧地選擇堅持走社會主義集體化的共同富裕的道路。周家莊人民公社6個生產隊的萬名社員3055戶,用勇敢和智慧抵制住了解散人民公社的狂潮,勇敢地摁下了與小崗村截然不同的紅手印,強烈要求保留人民公社。
周家莊3055戶摁下的紅手印
這兩個堅持集體化道路的村莊現在都是全國聞名的富裕村。都屬于全國十大富裕村之一。他們堅持的集體化道路有著一些共同的特點。
第一,這些堅持集體化道路的村子都是有強有力的領導,能最大程度地把群眾組織起來,這是能夠堅持集體化道路的關鍵。南街村的王宏斌,周家莊人民公社的雷金河。他們都是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好干部,帶頭人。
南街村
第二,全面計劃,統籌安排。不管是南街村,還是周家莊,他們都是大力興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生產。機械化程度提高了就可以節余大量的勞動力。這樣把剩余勞動力組織起來,興辦村辦企業。基本實現了農、工、商、貿的全面發展。這樣既解決了勞動力的安排問題,又提高了全村的經濟收入。這兩個村的機械化程度都很高,興辦的企業也多,甚至還吸引了不少外來務工人員。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周家莊人民公社
第三,由于他們采取了農工商全面發展的模式,既沒有撂荒耕地,又大力發展了村辦企業,經濟得到了快速提升。(這里就不具體例舉他們的經濟收入情況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從網上查找)在經濟發展的條件下,致力于完善社員們的福利保障。這也是南街村和周家莊人民公社的共同點。從住房、教育、醫療、養老到殘疾人補貼、困難補貼等多個方面落實各項福利保障。
而小崗村現在的做法是把村里的土地全部流轉出去。小崗村全部土地1.45萬畝,現已經有一萬畝流轉出去了,約占全村土地總面積的70%以上。土地流轉以后,以外出打工的方式來解決致富的問題。
【小?結?】小?崗?村是?全國?大?包?干的標桿?。南街村?、周家?莊是?在?包產到戶?的浪潮?中逆流而上?,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典型?。這?兩?個方面的典型?基本?代表?了當今?中國?農業?發展?道路?探索?的?兩?種?基本?模式?。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發展?模式?,都?還?在繼續?探索?之?中?。相信?在?全國?農村?發展?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中,一定?會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的?發展?方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