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件到位了,并不代表城鄉教育就一體化了
在浙江S縣幾個鄉鎮調查中小學教育,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學校基礎設施和教學硬件設施都建設得非常好,教師的年齡、性別和學歷等結構也相對較好。學校老師除個別年紀大的外,都有大專以上文化水平。文體設備齊全,教室充足。據說在政策上,只要農村學校向文體局申請學校建設項目,一般都會得到批準。但問題是,在校學生少,師生比高出正常范圍,大量教室和其他公共設施被閑置。有一家小學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十幾個學生。本來能夠容納上千學生的中學只有三四百學生。教師學歷起點較高,但是在鄉鎮中小學卻沒有教學和工作的積極性,大量教師資源被浪費。教學質量與城鎮學校相比嚴重落后,鄉鎮中學考入縣兩所重點中學的學生屈指可數,絕大部分學生進入了職教中心。
在浙江發達地區,城鄉教育在硬件上的一體化程度較高,甚至很多方面要超越縣城學校。縣城學校受限于地理位置和土地政策,面積沒法擴張,建筑老舊改造起來不易。在工資水平上,鄉鎮學校的老師除了拿普遍的工資水平外,還有鄉村教師補貼。同級別老師鄉村老師要高城區老師一兩萬元。但是,在教育質量和學生培養等軟件上,鄉村學校卻遠落后于城區學校。城鄉軟件的一體化程度不高,反而越拉越大。這說明,城鄉教育的一體化并不是硬件上搞好了,軟件上就自然而然跟上來了。城鄉教育硬件軟件的一體化是需要條件的。
二、軟件要上去,學生必須要有規模和梯度
其中一個條件是要有足夠多的學生。一個班級幾個學生,不構成一個基本的教學單位。調查表明,一個班應保持在30人左右是一個最有利的教學規模,少于這個數,不能形成基本的教學生態,就無法進行正常的教學和班級管理;學生沒有規模,也就不能形成正常的上中下的梯度分層,也就無法形成班級內的層級競爭。那么農村中小學的學生都到哪里去了?
我們調研的S縣農村早已經進行了學校撤并,許多鄉鎮目前都有幾所小學和一所中學,除了中心小學外,其余小學集中在中心村。有的鄉鎮只有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這就是說,學校撤并之后,學生已經集中,但是多數學校仍然難以形成正常的教學班。原因就在于學生都到城區學校就讀了。
并不是城區的學校教育一直就好,鄉鎮中學一直就差。在十幾年前,有不少鄉鎮的學校教育質量較城區學校差不多。鄉鎮學校落后是最近若干年的事情。農村學生往城里跑,首要的原因不是城區學校教育質量的問題,而是城區集中了市場化的優質教育資源,根源在于教育部門弱化了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弱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塊,一是中小學的在校時間縮短,早上不上早自習,八點才進校,八點半到九點才上課。下午三點半就放學了。二是不上晚自習,少數路途遠的學生留在學校也不強迫自修。三是不對學生成績進行公開排名,弱化學生良性競爭。學校也不對老師的教學成績進行排名。在班級排名中,老師知道學生排第幾,但是學生不知道,學生只知道分數。在小學甚至不考文化課,考試變成考察或者是做游戲。四是教師缺乏激勵,缺乏積極主動性,責任弱化,批改作業也交給了家長。五是加強家校聯合,但是農村家長根本沒有時間參與學校相關活動。這些方面的綜合就使得學生在學校能夠學到的知識偏少,學生要學到更多的東西,要有更好的素質,就需要到市場上去購買教育資源。
市場化的教育資源集中在城區,在鄉村市場化資源幾乎為零。在我們調研的中心鎮Z鎮,有一所中學、幾所小學,學生還相對較多。但是市場化教育資源卻也十分稀缺,且主要英語和書法的培訓,培訓的層次較低級,其他學科和特長則幾乎沒有。但是在S縣城區卻存在各種各樣的培訓學校數百所,僅登記在冊就有三百多所,擁有數千培訓老師。這樣,為了能夠在市場上購買教育資源,就得讓他們到城區來就學。
S縣農村的學生到城區就學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買學區房,這需要家庭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有些家庭難以承受學區房成本,就借錢先把房子買下來,小孩就學后再賣掉。后來當地政府規定買學區房后兩年內不準出售。二個是到私立學校就讀。私立學校的教學質量不一定比鄉鎮的好,但是在私立學校就讀還能夠接受城區的市場化教育資源。S縣有一所著名的私立學校,其小學和高中都一般,但是初中因為接受了來自農村的優秀生源而在當地也算獨樹一幟,跟該縣最好的公立中學平起平坐。私立學校的費用高,而且里面自辦培訓學校,因不同層級的學生收費標準有差異,三年下來的費用少的也不會低于十萬元,多則二十幾萬元。
要到城區就學,還得在城區買房居住(有的是學區房),有專門的人來照顧小孩,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樣算下來,購買學區房或在私立學校就讀,購置市場化教育資源,在城區的生活成本等,一年下來的花費要數萬元,有的家庭搞得上十萬元。這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得了的。那么,只有農村那些做生意生意成功、有雙勞動力務工(還有人照看小孩)年收入在十萬元以上的家庭,才有能力送小孩到城區讀書,一般年收入在六七萬元的家庭則負擔不起,他們的小孩就只有留在農村讀書。S縣農村經濟較為發達,能夠支付在城里讀書費用的家庭不少,留在農村讀書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
三、弱化學校教育,一些農村學生還沒有來得及努力就被淘汰了
在S縣農村,雖然有數個高中,但是只有考上了S縣中學和外國語學校才能考上大學。這兩所高中一年招四五千人,但是鄉鎮中學能考進去的不到10%,分配到每個鄉鎮,一個鄉鎮最多只有四五個人能考上。這對于解決留在鄉鎮讀書的學生來說簡直杯水車薪。這些學生一開始就知道考不上重點高中,只能去一般的高中或職教中心,對于他們來說命運已經注定,努力與否都是一樣,他們就不會再努力。再加上弱化了學校教育,他們的家庭也無法購置的市場化教育資源,因而不能跟有這些資源在城區就讀的學生競爭。他們的家庭不僅經濟條件不好,而且雙親都要拼命地務工或務農,沒有空余的時間和精力。更何況,據我們調查,留在鄉鎮中小學讀書的學生,多半是家庭不完整的,父母離異的較多。因而他們父母基本上無暇顧及他們的學業。必然的結果是,留在農村就讀的學生幾乎百分百升學無望。
只要是應試,就一定會有落單的學生。現在和過去都一樣,總有一些學生無法升入到更高的學校去。但是落單的邏輯卻完全不同。在未弱化學校教育之前,學校教育是學生獲得知識和素質的主要途徑,市場化教育資源較少,因而大部分學生要升學拼的是個體的體力和智力,主要的是努力程度,與家庭教育的關系不太大。那么,那些努力程度不夠、基礎差的學生就可能落單難以升到更高的學校。這些學生既可能來自家庭條件好的家庭,也可以來自家庭條件差的家庭。來自經濟條件差的家庭的學生還可能更加努力,而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的小孩有可能是紈绔子弟。那么,這種競爭的方式就會使得每個學生都有相同的流動的機會,都可能付出努力。
而在弱化學校教育、開放市場化教育的情況下,有錢人家的家庭能夠通過市場化渠道購買優質教育資源,而那些沒有條件的家庭則無法獲得市場化教育資源。對于這些家庭的學生來說,一方面學校教育弱化,無法通過學校教育獲得提升,另一方面又無法獲得市場化教育資源,那么他們基本上從小學開始就意味著被整個教育體系所淘汰。命運這么垂青于他們,使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努力就被淘汰了。這種落單的邏輯是拼家庭的邏輯,家庭處在底層,他們就不用努力直接落單了,落單了之后也就跟他們父輩一樣仍處在底層。
拼家庭并不是說能拼家庭的學生不需要努力。這些家庭的學生也很努力,負擔也不是不重。而是說,只要是拼家庭了,就意味著剝奪了一些無法拼家庭的學生的努力的機會,造成了在基礎教育上極大地機會的不平等。
2018年3月12日晚
楊華(武漢大學社會學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