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燁: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對鄉村治理的當代價值
一、《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寫作背景
北伐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礎的時期。中國共產黨圍繞幫助國民黨改組,建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各個革命階級聯合的統一戰線,為北伐戰爭的順利進行從多方面進行了思想政治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文獻。尤其在1926年底至1927年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民運動空前高漲,引起了城鄉反動派的恐慌和抵抗,他們一方面向農民進行反攻,一方面誣蔑農民運動“糟得很”,是“痞子運動”。黨的領導人陳獨秀采取妥協政策,不但不支持農民斗爭,反而指責農民運動“過火”、“過于左傾”,給農民運動潑冷水;黨內也有一些人對農民運動持懷疑態度。毛澤東為了支持偉大的農民運動,駁斥黨內外對農民革命斗爭的種種責難,于1927年1月,親自到湖南農村做了32天的考察工作,并在3月發表了在我黨思想政治工作史上有重要影響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熱情歌頌了農民革命的正確性,澄清了謬誤,解決了當時關系革命成敗的關鍵問題,即無產階級領導農民的問題。
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主要內容
毛澤東到湖南實地考察了湘潭、湘鄉、衡山、醛陵、長沙等五個縣,認為:“目前農民運動興起是一個極大的問題,很短時間內,將有幾萬萬農民從中國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來”“一切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土豪劣紳都將被他們葬入墳墓”。這“好得很”,不存在“過分問題”,農民運動是“革命先鋒”。駁斥了所謂“痞子運動”的謠言。
(一)第一部分:農民問題的嚴重性
這一部分簡要地報告農民運動蓬勃興起的浩大威勢,指明農民運動在整個革命斗爭中的偉大作用及其檢驗真革命還是假革命試金石的尖銳意義,提出必須迅速糾正對農民運動的錯誤議論和處置,正確對待農民運動。這是“報告”全文的總綱。
開頭兩句,概述這次“實地考察”的情況。這是對文章材料來源的必要的交代。在這簡短的敘述中,反映出毛主席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即階級分析的方法,對社會問題作調查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原則立場和在調查研究中嚴肅、踏實、眼睛向下、滿腔熱情的革命精神。正因為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調查研究,才取得了豐富的材料和全新的結論。
這一部分從四個方面說明了“農民問題的嚴重性”:一是農民運動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全國興起,并具有極大的威勢:“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他們將沖決一切束縛他們的羅網……”;二是農民運動對革命具有巨大的作用:“一切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土豪劣紳,都將被他們葬入墳墓”;三是在這革命的緊要關頭,“紳士階級”激烈反對農民運動,社會上有“各種反對農民運動的議論”,革命當局對農民運動有各種錯誤處置,必須迅速變更,才于革命前是有所補益,總之,對待農民運動,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斗爭十分激烈;四是在這激烈斗爭的關鍵時刻,每個人究竟站在哪個階級、哪條路線方面,革命形勢將迫使你迅速抉擇,每個人都將受到農民運動的檢驗而決定棄取。因此,農民運動事關大局、事關路線,對于全國革命的前途、對于每個同志的前途都具有重大意義。正因為農民問題如此嚴重,毛主席親自進行了實地考察,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雄辯的事實對農民運動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和正確的論斷,指導農民運動,指導革命同志正確認識和對待農民運動、充分認識在農民問題上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尖銳斗爭,“站在他們的前頭領導他們”。由此也可以看出,這篇調查報告對于中國革命、對于每個同志具有多么重大的指導意義!
舊中國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大國,農民占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因此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必須調動浩浩蕩蕩的農民革命大軍。無產階級政黨要取得革命勝利,必須以廣大農民作自己的同盟軍,離開浩浩蕩蕩的農民同盟軍,革命要取得勝利是根本不可能的。對待革命群眾運動的態度,從來都是檢驗真革命、假革命的試金石,是區別馬克思主義和機會主義的分水嶺。聲勢浩大的農民運動,對人們又是一場嚴峻的考驗。針對當時黨內外反對農民運動的錯誤言論和處置,毛主席特別強調了這場考驗的尖銳意義,在文章中連用三個選擇問句,從中揭示了在對待農民運動態度問題上存在的尖銳的階級對立和不可調和的路線斗爭,批判了敵人反對和責難農民運動的反革命立場和態度,激勵革命同志堅定領導和支持農民運動的革命立場。
關于農民運動的巨大革命作用和檢驗革命者的嚴峻意義的分析,是這一部分的重點。充分認識農民運動的這一偉大作用和意義,堅定的支持農民運動,迅速矯正一切錯誤議論和處置,乃是引導革命走向勝利的唯一正確的路徑。而右傾機會主義分子陳獨秀卻站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立場上,追隨國民黨反動派,對農民運動的蓬勃興起十分恐懼,扼殺破壞農民運動。這充分暴露了他機會主義、反革命的本質。三十多年以后,叛徒、賣國賊林彪,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群眾運動,對革命新生事物,伯得要死,恨得要命,瘋狂地進行攻擊和破壞,他的態度和當年陳獨秀一脈相承,充分暴露了他機會主義路線頭子的反革命面目。
(二)第二部分:組織起來
概述農民運動組織和發展的過程。毛主席根據實地考察所得,把湖南的農民運動分為組織時期和革命時期,擺出具體的數字,令人信服地反映出農民運動的。
興起有著充分的組織準備和堅定的群眾基礎。這對右傾機會主義頭子陳獨秀污蔑農民運動是“無組織的自由行動”的謬論,是一個有力的批判。
(三)第三部分:打倒土豪劣紳,一切權力歸農會
這一部分主要說的是農會專政的對象,專政的威勢,專政的結果和作用。贊揚農民打爛舊世界、建立新政權的革命行動。“農民的主要玫擊目標是土豪劣紳,不法地主,旁及各種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貪官污吏,鄉村的惡劣習慣。”是說農民革命和專政的對象是地主階級及其思想文化。而反動腐朽的“孔孟之道”,就是地主階級及其思想文化、惡風舊俗的理論基礎和精神支柱,可見這場農民大革命,也就是對“孔孟之道”的沖擊和批判。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毛主席肯定了農民運動在打爛地主階級統治的基礎上建立的革命農民專政的革命政權,熱情地歌頌了這個政權的革命權威。“連兩公婆吵架的小事,也要到農民協會去解決。”反映出這個政權在革命群眾中的崇高威望,五種等級的土豪劣紳在農村革命洪流面前顯出的各種狼狽相,反映出農會實行革命專政的痛快淋漓的情景。
以上二、三兩部分偏重于報告農民運動的革命景象,其中飽含著肯定、贊揚的熱烈感情。在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中,貧下中農推翻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對地主階級實行專政。圍繞這個問題,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斗爭十分激烈。自第四部分之后轉入對反對農民運動的種種謬論的批判。
(四)第四部分:“糟得很”和“好得很”
這一部分主要是駁斥誣蔑農民運動“糟得很”的反革命謬論,論述農民運動好得很,告誡革命同志擁護農民運動??煞炙膶右馑迹?/p>
第一層,自開頭到“無法完全否認這個‘糟字,”。指出謬論出籠的背景及其影響。農民革命運動,破壞了紳士階級年深日久的統治秩序,引起了他們的驚恐和不安,“于是從中層以上社會至國民黨右派”的大人先生們,出于其反革命的階級本能,異口同聲地炮制出農民運動“糟得很”的謬論。“糟得很”的謬論出自反動地主階級及其代表人物國民黨右派和黨內的右傾機會主義者。但是,“糟到很”的謬論搞得街一談巷議,甚囂塵上,連一些“很革命的人”和“很進步的人”都聽信了,甚至于附合了這種謬論。文章放在階級斗爭及思想影響的背景上,擺出“糟得很”這一謬論,這顯示著批判謬論的現實意義。
第二層:從“實在呢”到“完全不是什么糟得很”。論證農民運動好得很,駁斥謬論。毛主席首先照應前文,指明農民運動的實質:“乃是廣大的農民群眾起來完成他們的歷史使命,乃是鄉村的民主勢力起來打翻鄉村的封建勢力。”接著從國民革命的任務出發,論述“鄉村的民主勢力起來打翻鄉村的封建勢力。”這種農民大革命,正是要打爛“幾千年專制政治的基礎”,挖掉反動勢力的“墻腳”,實現國民革命的真正目標。在理論論述之后,毛主席又舉出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的歷史教訓作對比,強調了無產階級領導和發動農民群眾,掀起農村大革命,是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的基本途徑,從根本上評價了農民運動的豐功偉績,從而駁斥了“糟得很”的反動論點。
第三層:即“糟得很明明是……”一句,揭露了“糟得很”論的反動實質。這一句中所包含的三個排比分句,揭露了“糟得很”論調的階級實質及其主張倒退、反對革命的反革命本性。斬釘截鐵的語句,是對敵人的痛斥。
第四層:從“你若是……”到結尾。語重心長地告誡革命同志擁護農村大變動,正確對待農民運動。偉大領袖毛主席循循善誘地教育革命同志站穩立場,分清路線是非,在革命洪流的推動鼓舞下更快地前進。這里,毛主席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引導“確定了革命觀點”的同志,深入農民運動的實際,如能這樣,必然取得思想感情上的提高和進步。毛主席反復引證辛亥革命失敗的歷史教訓,從理論上說明農民運動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諄諄告誡革命同志擁護農民運動。
(五)第五部分:“糟得很”和“好得很”
這一部分駁斥中派所謂“過分”的謬論,揭露其實質“依然是擁護特權階級利益的地主理論”。充分闡明貧下中農對地主階級專政的必要性,闡明“矯枉必須過正”的革命原則??煞秩龑右馑迹?/p>
第一層:自開始到“未免太不成話”,擺出中派所謂“過分”的謬論。文中第一句擺出“未免太過分了”,這一反面論點。接著用“的確的,農民在鄉里頗有一點子‘亂來,”一句帶起,概述謬論所攻擊的具體內容(即“過分”論者的依據),表明其攻擊核心是農民運動的暴烈行動和對地主階級專政的措施,從而為批判謬論作好了準備。這一層,語言幽默,在對中派厭惡農民運動心理的描摩刻畫中,寫出了農民革命政權揚眉吐氣的情景。
第二層:從“這派議論貌似有理”到“不過正不能矯枉”。批判中派“過分”謬論,論述農民對地主階級專政的必要性和“矯枉必須過正”的革命原則。首先明確指出,這派議論貌似有理,其實也是錯誤的,給謬論以總駁斥。中派分子以“中庸之道”的反動儒家思想來攻擊農民運動,必須揭露、批判。下面就對“過分”論者所攻擊的具體內容,即他們叫嚷“過分”所依據的那些材料,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說明對地主階級專政的必要性:第一,那些所謂“過分”的舉動“都是土衰劣紳、不法地主自己逼出來的”。有壓迫,就有反抗,壓迫越深,反抗越烈。革命農民十分注重斗爭大方向,他們對反革命分子的處治,根據其罪惡與現實態度“有極明白的計算,知不當罪的極少”。造反有理,處治有據,農民的暴烈行動、專政措施完全是好得很的革命舉動。第二,從革命的本質意義出發,毛主席運用通俗的比喻,說明革命不能“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文質彬彬” “溫良恭儉讓”是反動儒家中庸之道思想的固有內容,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的虛言掩飾,是腐朽沒落的反動階級用來反對革命、束縛人民手腳的騙人哲學。“過分”論者攻擊農民運動所使用的就是中庸之道這個破爛武器。機會主義頭子陳獨秀攻擊農民運動“左傾”,妄圖使農民運動帶上“溫和”的色彩,把農民革命引向機會主義改良道路,所舉的也是中庸之道這面破旗。毛主席把批判鋒芒直指孔孟的中庸之道,從根本上駁斥了“過分”的謬論,否定和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毛主席緊接著從“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這一馬克思主義根本學說出發,分析論述了所謂“過分”的舉動在農民運動時期的革命意義,“每個農村都必須造成一個短時期的恐怖現象,非如此決不能鎮壓農村反革命派的活動,決不能打倒紳權。”進一步明確闡述了對地主階級專政的必要性,并針對著中庸之道的“過分”論,提出了“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枉”的徹底革命的原則。毛主席的這些光輝思想,成為永遠鼓舞革命人民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銳利武器,對于我們今天勝利地開展批林批孔的斗爭,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主席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更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第三層:揭穿“過分”論的階級實質,表明堅決反對的態度。將“過分”論與“糟得很”論比較,指出其實質“依然是擁護特權階級利益的地主理論”。這種反對對地主階級實行專政的地主理論,阻礙農民運動的興起,其結果破壞了革命,我們不能不堅決地反對。這是從上述分析中得出的必然結論。
(六)第六部分:所謂“痞子運動”
這一部分駁斥污蔑農民運動為“痞子運動”的謬論,贊揚農民翻身作主人、對劣紳實行專政的革命行動。一開頭就指出,這謬論也是出自國民黨右派和鄉下的劣紳之口,是他們采取的攻擊農會骨干,以求破壞農民運動的新手法。接著針對敵人的污蔑,熱情贊揚革命農民特別是他們中的骨干分子翻身作主人,對劣紳實行革命專政的生動情景。昔日被壓迫在最低層的奴隸,今天翻身掌握了政權,站在了昔日壓迫者之上,這是足以顯示革命所帶來的階級地位根本變化的正常現象。國民黨右派和劣紳卻視為反常,橫加污蔑,這只能說明他們不甘心失敗、始終堅持與革命人民為敵的反革命立場。
(七)第七部分:十四件大事
這一部分重點講了農民做了十四件大事:
第一件 將農民組織在農會里
第二件 政治上打擊地主(清算、罰款、捐款、小質問、大示威、戴高帽子游鄉、關進縣監獄、驅逐、槍斃)
第三件 經濟上打擊地主(不準谷米出境,不準高抬谷價,不準囤積居奇;不準加租加押,宣傳減租減押;不準退佃;減息)
第四件 推翻土豪劣紳的封建統治——打倒都團(舊式的都團(即區鄉)政權機關,尤其是都之一級,即接近縣之一級,幾乎完全是土豪劣紳占領。“都”管轄的人口有一萬至五六萬之多,有獨立的武裝如團防局,有獨立的財政征收權如畝捐等,有獨立的司法權如隨意對農民施行逮捕、監禁、審問、處罰。這樣的機關里的劣紳,簡直是鄉里王。)
第五件 推翻地主武裝,建立農民武裝
第六件 推翻縣官老爺衙門差役的政權(在土豪劣紳霸占權力的縣,無論什么人去做知事,幾乎都是貪官污吏。在農民已經起來的縣,無論什么人去,都是廉潔政府。)
第七件 推翻祠堂族長的族權和城隍土地(四種權力——政權、族權、神權、夫權,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四條極大的繩索。農民在鄉下怎樣推翻地主的政權,已如前頭所述。地主政權,是一切權力的基干。地主政權既被打翻,族權、神權、夫權便一概跟著動搖起來。)
第八件 普及政治宣傳
第九件 農民諸禁(共產黨領導農會在鄉下樹立了威權,農民便把他們所不喜歡的事禁止或暇制起來。最禁得嚴的便是牌、賭、鴉片這三件。)
第十件 清匪
第十一件 廢苛捐
第十二件 文化運動(農民寧歡迎私塾(他們叫“漢學”),不歡迎學校(他們叫“洋學”),寧歡迎私塾老師,不歡迎小學教員。如今他們卻大辦其夜學,名之曰農民學校。)
第十三件 合作社運動(合作社,特別是消費、販賣、信用三種合作社,確是農民所需要的。)
第十四件 修道路,修塘壩
三、《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啟示
毛澤東認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樣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與20世紀初我國國情不同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農村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村建設的目標、內容等也因此發生重大變化。當下鄉村振興戰略的目的是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徹底解決“三農問題”,是激活“農民、土地、資本”要素的又一次社會革命,需要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為此,我們重新學習《報告》,再認識毛澤東最初的農村建設思想具有重大意義。
根本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在于充分激發農民內生動力,提升解決農村社會主要矛盾的積極性。
馬克思認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報告》認為“農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業,農民做了國民革命的重要工作,充分估計了農民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偉大作用。20世紀20年代以來的不同路徑的鄉村建設實踐也說明,我國“三農”問題一直與現代化問題重疊,主要因素之間沖突不斷,各類矛盾復雜多變,但其中的邏輯都是圍著農民這個核心而展開。廣大農民是農村生產力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元素,是與時俱進的推動土地變革和發展資本的核心,確保農民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是確保農村建設成功的關鍵。
目前,鄉村振興的目的在于謀求數量巨大的農民群體的根本利益,從而保障農民主體地位的實現,充分激活農民的生產力,成為從根本上解決以農民問題為核心的“三農”問題的關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