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農業的現代化建設,有必要對“包干到戶”農業生產經營形式進行深入討論。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者對“包干到戶”的選擇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本文將回答這個問題。
所謂“包干到戶”,是指擯棄集體經營形式而將耕地(包括田與土)劃給農戶經營。簡言之,否定新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建立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農村生產經營經營管理制度,否定集體,肯定個體。改革者將“包干到戶”的經營生產方式叫住“聯產承包責任制”。
改革者說:“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的由生產任務承擔者對其生產成果負責并按產量或產值計算勞動報酬的一種生產責任制。”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承包形式上有兩種:①包產到戶。以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前提,以戶為單位承包,包工、包產、包費用。按合同規定在限定的生產費用范圍內完成一定的生產任務,實現承包合同指標受獎,達不到承包指標受罰。②包干到戶。又稱大包干。承包合同中不規定生產費用限額和產量指標,由承包者自行安排生產活動,產品除向國家交納農業稅、向集體交納公共提留以外,完全歸承包者所有。即“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承包內容上也有兩種:①土地承包。即在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前提下,按照農戶人口、勞動力數量,將土地分給農戶自主經營。②專業承包。即在生產隊統一管理下,將集體所有的農、林、牧、副、漁、工、商各業的生產過程承包到戶或承包到組,由戶或組自主經營。
實際情況和改革者的說法是一致的嗎?答復是否定的。先看“聯產”,土地包干到戶后,一個農戶是一個生產單元,自家種自家的地,各自耕各自的田,和誰“聯產”呢?是不是一句空話呢?試問中國大地,“聯產”的農戶有多少?也許有,但肯定是個案,不是普遍的現象。再看“承包責任制”,對于尚屬于集體所有的經濟內容(比如林地、水庫、加工廠等等),勉強說得上承包責任制,因為雖然“承包”要旅行法律手續,但其中責任也并不明顯,只是對合同負責的責任,而生產經營卻是承包者自己的事。尤其是土地劃到農戶后,土地的經營權就是農戶的,種什么完全是農民自己的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風調雨順收成好,政府不給獎勵,天公不作美收成差,政府也不負責任。盈虧都是農民自己的事。也就是說,生產什么,要達到多高的指標,并沒有合同規定,也沒有其它形式的規定,更沒有什么獎勵的規定,這叫什么承包和責任制呢?是的,政府要給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指導和引導,但只能是指導和引導,不能強迫。所以,“承包責任制”也是一句空話。
結論是:“包干到戶”的農村經營生產方式和封建社會時代的經營方式沒有本質的區別,特征是分散經營,小農經濟。
改革者當時搞“包干到戶”的理由是,集體生產勞動,“吃大鍋飯”養了懶漢,不能充分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包干到戶”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釋放農民的勞動熱情,這個勞動熱情源于“私利”的刺激,因為種出來的果實就是自己的,而集體勞動獲得的成果要進行分配,不一定全是自己的。誠然,“包干到戶”的確能極大調動農民的生產熱情,也有利于土地的精耕細作,對于提高糧食產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任何一種管理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是有利有弊的。以“隊為基礎”的集體生產、經營模式雖然不能全方位的、最大限度的發揮每一個勞動成員的生產積極性,但從深層看也有它的優點:(1)它是人類靈魂的革命,是文化的革命。人性和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的根本任務,就是調節社會人群太過的私欲,因為人群太過的私欲是產生社會矛盾的基本根源。集體制度可以抑制人群社會私欲的膨脹。所以,集體制度符合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2)集體制度有利于發揮農民勞動者集團軍生產力的優勢,用比較低的成本辦很多大事,例如集中力量大搞農田基本建設,修建公路、鐵路等。(3)集體制度有利于對土地的集中、統一利用,進行規模化生產經營。這樣的經營有利于動植物傳染病的防治、有利于標準化生產,有利于農田基本建設和水利渠系配套等建設,有利于土地的規劃利用,從而提高土地的綜合效益。(4)集體制度有利于凝結人心,有很強的政治優勢,一呼百應。這樣的態勢不僅對發展建設有好處,對鞏固國防,抵御外敵的威脅和侵略也是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而這個力量往往被改革家們忽略了。
“包干到戶”的好處前面已經提到了。其不足之處是它迎合了農民千百年歷史形成的狹隘、自私、散漫、自由的特點,使中國廣大農村的情景倒退到封建時代,使中國廣大的農民回歸到原始、落后的小農經濟時代。現在一些農村非常蕭條,田園荒蕪,封建迷信活動猖獗,非法宗教傳播蔓延。以歷史的眼光看,中國共產黨人對自己在農村的革命進行了自我否定。是喜劇還是悲劇,現在下結論還不是時候。由于“包干到戶”,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勢所必然,許多省區的青壯年勞動力到發達地區和城市做工,固然,一些農民外出致了富,但站在國家管理的高度看這個問題,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弊大于利,沒有青壯年勞動力,談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帶來了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不平衡發展。在當前,“包干到戶”成了發展現代農業的最大障礙。現代農業的特征之一是規模生產經營。盡管中央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制定了土地流轉政策,但操作起來并非易事,偌大一片土地,只要有一戶農民不愿意流轉,那里的規模經營就難以搞起來。如果沒有新的政策,土地流轉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國家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現代農業的特征之二是科技支撐。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農村科技普及推廣形成了高潮,但后來由于體制的變化,農村科技推廣每況愈下,現在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也就是說,現在農村的科學技術仍然維持在八十年代初的水平。而且,即使現在花大力氣推廣農業科學技術,想有所為卻不能為,有點文化知識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沒有承接科學技術的“活的載體”,總不能向老弱病殘農民傳授技術吧。農業現代化特征之三是標準化生產,在被分割的碎片的土地上搞標準化生產經營是不可想象的。
從上面的論述中表明,綜合個方面的優點和不足,農村集體生產經營制度優于“包干到戶”制度。前者順應了歷史發展規律,是向前看,注重綜合效益和長遠利益;后者違背了歷史規律,是向后看,是歷史的倒退,只注重一時的利益或眼前的利益。
值得明辨的是,改革者在宣揚和肯定“包干到戶”成績的時候,是用的反證法,即用農村糧食等農產品增收,人們有了飯吃的結果來證明“包干到戶”正確。事實上,糧食等農產品的增產的原因并不僅僅靠“包產到戶”,而是有多方面因素的效應,比如除“包干到戶”之外的其它政策,比如氣候,比如科學技術。特別是科學技術,實事求是說,這才是農村糧食和其它農產品增產的主要原因。而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以前,種子、花費、農藥等科學技術尚沒有得到普遍的發揮,恰恰在改革開放的時候,袁隆平研究出的雜交水稻和其他科學研究的動物遺傳技術得到推廣。如果沒有雜交技術,“包干到戶”不論怎么干,也干不出水稻超1000斤,也養不出增產40%的生豬。農村整體生產力的發展和積累到釋放都有一個過程,比如毛澤東大搞水利建設,改革開放后發揮了作用。但我們的一些宣傳,卻把這些因素忽略了。這是違背歷史真實的。
有人說:集體制度雖然好,但“生不逢時”,人們的水平跟不上,文明和文化發展水平跟不上,人們的生活習慣、習性跟不上,所以要倒退,所以要補資本主義的課。
我看這是一種謬論,是否定前賢的一個借口。農村集體生產經營不能充分發揮農民積極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跟不上。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且忙于鞏固政權,忙于和帝國主義作斗爭,忙于搞政治運動,沒有時間和精力對于農村的發展管理作精細研究、精細管理,如果管理跟上了,是可以調動絕大多數農民的勞動積極性的。
現在,中國農村和農業的發展遇到了困難,始作俑者就是“包干到戶”。
(2008年12月7日星期日上午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