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講的是,即使有十個三峽同時放水也難以緩解下游旱情,即使有十個三峽放水也難以將各個河流的水位恢復,為什么?很簡單,去洪湖、洞庭湖等處看看吧,這些大湖比長江高出很多,怎么能夠回流,更不要說能夠流進內陸江河湖泊以及水庫什么的了。
為什么我國抗旱防澇的底子差了?原因沒有別的,就是平常對水利設施的保護、建設重視力度不夠。看看那些新聞里的江河湖泊斷流的照片!很多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在岸邊,甚至還有建筑物侵占河岸,這些洪水時能夠幫助我們行洪,旱時能夠為我們蓄水的水利設施遭遇了什么對待?
前些年,我看到的很多新聞消息,有個地方的水庫被用做火電廠的煤灰排泄場,有個地方的水庫被征收為城市垃圾處理場。當時,我問那些農民,為什么把老一輩人依靠鋤頭扁擔挑挖出來的水庫給毀了?那些農民說,沒辦法,政府的重點工程建設需要。
還有一個地區,有個水面不小于千畝的漁場,也是水庫變來的,不但進行水產養殖,同時也負責下端近萬畝糧田的灌溉。可是,當地鄉政府引進了一家化工企業,生產污水把這千畝水面給污染了,沒多久,這個地方就開始傾倒建筑垃圾進行填埋,沒多久,這個水庫成為了商品房開發區。至于下游的農田,失去水源的灌溉逐步改為花木種植,我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維持。
2006年,我從一些新聞當中了解到,當時我很驚訝八百里洞庭面積持續縮小的情景,而前不久,從視頻和圖片中了解到,洞庭湖在龐大的泥沙侵蝕后,灘涂面積越來越大,洞庭湖大橋剛建成的時候,岸邊的橋墩是在湖水包圍中,完全看不到泥沙,現在,往江心數去,第六個橋墩位置都是被泥沙包圍的灘涂了。
我們的上一輩子農民大伯,依靠鋤頭扁擔等工具年年參與、參加興修水利。我聽父母說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鄉村,一個鄉必須要有一個大型水庫,一個村必須要有一個小二型水庫,一個組必須要有至少5個以上的水塘,而在山洪容易爆發的區域,往往就是建設大型水庫的好地段,一方面可以攔水蓄洪,二方面能夠趨利避害。像現在這樣的大旱時節,或是隆冬枯水時節正是修水庫,整水塘,筑河堤的好時機。很多農村,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老一輩為我們留下的水利建設工程,像湖南的韶山灌區,北京的十三陵水庫等水利設施,為后人造福不小,遺憾的是,這些傳統做法和寶貴經驗都被逐漸廢棄和淡忘。甚至,某些人在眼前利益的驅使下,不惜破壞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造福千秋的水利設施,大搞什么房產開發、樓盤建設,這是令人十分氣憤的!
在我知道的幾個資源大省,所看到的情況可能還要嚴重,因為各種資源礦井挖掘深度的不斷增加,當地地下水體系被嚴重破壞,有的是流淌了幾百年的小溪突然斷流了,有的是在方圓幾十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土層出現重大塌方、下陷,周邊的水塘、水庫里的水一夜之間沒有了蹤影,這些現象都是因為地下水體系被破壞,嚴重的地方,我還見過小河的徹底干涸。
大家說,這樣的地區,這樣的地方,依靠三峽的開閘放水能夠救濟得到嗎?
大旱之年,抗旱很重要,但是,大旱之年,防范隨后可能出現的大澇更為緊迫。以往,很多農村地區搶在水庫、河流、湖泊水位降低的時候,大搞挖泥清淤工作,而現在呢,我沒有讀過、見過、看過什么報道里講當地正在對洞庭湖、洪湖、鄱陽湖等進行設施改造或清泥挖淤工作。
有的地方政府聽說中央要下撥千億資金抗旱救災興修水利,紛紛打報告、訴苦,千方百計爭取專項資金。我猜,一旦他們拿到這些資金,貪污、挪用的概率十分大。
明白了這些,一些朋友是否還會一味責怪三峽呢?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