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云南糯福拉祜族生存狀況調查

程喜 · 2011-05-1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學科分類】民族學  人類學 

   【內容摘要】:建國60周年之際,本文通過實地的調查,從民族、地理、文化、教育、經濟、政治、醫療等方面詳盡地展示了云南邊境拉祜族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可以看出西部邊疆農民和農村的發展現狀。改革開放已經30年了,盡管西部邊境林區木材資源豐富,但大多數農民仍然極為窮困,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很多村民靠國家的救濟糧生活。“藏富于民”的發展才是好的發展;平衡的、共同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   

【關鍵詞】瀾滄拉祜族   糯福邊民 東西部差距  三農問題

【作者簡介】程喜(1980年生 江西鄱陽人),現為云南省某支隊參謀,中國政法大學在職研究生;

一、糯福概況及調查理由

糯福鄉位于瀾滄縣境內南部,轄區面積有887.67平方公里,共9個行政村(其中與緬甸接壤的有5個邊境村)、90個自然寨、17569人。糯福最遠的寨子洛勐村洛三勐距鄉政府約93公里,糯福鄉境外與緬甸佤邦勐平區、撣邦色勒區相鄰,有境外臨時居留人員79人。糯福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4%,主要是拉祜族、愛伲族(哈尼族的一支)、布朗族、彝族、白族、傣族、佤族等為主的少數民族,信仰基督教、民族宗教和小乘佛教,轄區內有信教人數約3000人。

拉祜族是個古老的民族,瀾滄縣是全國唯一的一個拉祜族自治縣,糯福是全縣面積最大的鄉,是典型的邊境自然鄉村,改革開放30周年和共和國建國60周年之際,好好看看邊境貧困村寨的發展,深入了解邊疆少數民族農民的生產生活,肯定有其特殊的意義。

二、農民生存現狀

1、經濟背景

2006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819元,農林牧業是糯福鄉的三大支柱產業。全鄉絕大多數為農民,拉祜族等少數民族解放前從原始公社時期直接過渡到所謂的社會主義社會,人少地多,大部分是山地林地,目前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習俗。在山谷低洼的地段有部分水田,新近開墾出了部分梯田。水田種水稻收成相對較好,山地種旱谷靠天吃飯,2008年由于雨水過多,大部分田地減產,導致部分村寨糧食供應緊張。另外,山上最近種有少量咖啡,可能是氣候或技術的因素,沒有形成產業化;部分山地種植用來生產蔗糖的甘蔗,糖廠目前是保護價收購甘蔗,效益好時能部分增加村民收入;茶葉曾經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2007年茶葉價格賣到30到100多元一公斤,2008年茶葉價格低迷,每公斤跌至2至4元,銷路還很差;糯福作為瀾滄的主要林區除國有林外,除5個邊境村外的四個內沿村擁有集體林木,林地生長思茅松,采集松油生產松香,部分彌補了茶價劇跌的損失。

2.教育

學前教育。全鄉目前只有兩地辦有學前班,一處在鄉完小內,另一處設在阿里村完小內,各有一個班級,每班20來人。學前教育依托小學設施辦理,處于萌芽狀態,尚未推廣或普及。

義務教育。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近幾年實施“兩免一補”以后,一般情況下,村寨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能夠普及,學習用品有免費發放,不夠的自己購買。課堂教育實行民族語言和漢語普通話雙語教學,阿里村完小一名55歲的高級教師王文清,除普通話外,還會佤族、拉祜、哈尼等6種民族語言。全鄉以前辦學力量分散,大一點的村民小組,幾十戶人家,幾乎都設有小學班級, 1997年全鄉實行集中辦學改革,至2004年9月,辦學點由原來的47所減少到9所。目前義務教育趨向集中,在糯福鄉政府所在地設鄉完小,在各村委會設立村完小,改變了過去分散零亂的狀態,有效緩解了校點分散,教師缺乏現象,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優化配置了教育資源。有的山寨離村小學較遠,學校實行寄宿制,學生從6、7歲開始在村小學大院內集中住宿,學校老師不光負責課堂教學,還負責寄宿學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和管理,如在阿里村小學,學生宿舍按年級管理,每名教師專門管理1到2個學生宿舍,從學生起床、洗漱到洗衣,從疊被、熄燈、睡覺到財物保管都有專門的制度,每個宿舍大門張貼有學生名單和負責老師的姓名。住校生有條件的每周能回家一次,低年級小一點的學生由父母于星期天下午送來學校,6、7歲的孩子還小了,最小的兒童來校時甚至有哭鬧著要回家,父母不停哄小孩留在學校,實在不行就硬下心腸、果斷走開。值得欣慰的是,幾年前常發生的因學生逃學回家,家長送子女入學積極性不高,甚至以做家務為借口不想送子女讀書、不予配合學校而造成學齡兒童就學率低的問題,這幾年較少出現,但時有發生。2000年全鄉基本完成小學六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學生吃的糧食由父母從家中背來學校換成糧票,學校專門有負責的教師管理,有職工家屬負責學生的伙食。國家補貼的日用生活費發到家長手中,有的也由學校統一管理。阿里村委會2008年有學生232人,其中有197名學生寄宿,其中有毗鄰阿里村邊境線的來自緬甸佤邦和撣邦的境外小學生共有18人。據老教師王文清介紹說,境外學生年齡相對較大,但學習成績普遍較本地學生優秀,境外沒有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學生入學讀書較晚,但光從外表無法判斷誰是中國學生誰是外國“留學生”。

高等教育。這幾年,全鄉每年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能考上高等學校或中等專業學校,據調查所知,本鄉學生考上的有普洱市師范專科學校、云南省公安高等專科學校、云南師范大學等。鄉政府總的趨勢是比較重視高等教育,能出臺有針對性的鼓勵政策,例如,鄉政府對初中年級每個考上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的一次性給予3000元人民幣資助,對考上高等院校的開學時資助一次性5000元。

脫盲教育。以前辦掃盲夜校的頻率較多,現在由于義務教育的逐漸重視,每個村寨每戶人家有能識漢字說漢語的人。村寨的社長或隊長(村民小組組長)基本上能夠和村上鄉上溝通,能夠聽懂普通話并使用漢語表達。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掃盲教育作為一種常規的教育形式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職業教育。由于本鄉主體人口為農民,職業教育基本為空白,農業生產靠傳統的家庭傳幫教,只有在需要專門指導的新興產業,如甘蔗、咖啡等新興起的經濟作物的種植過程中會有專業的技術員對農民加以指導,如阿里村委會從前幾年開始推廣種植甘蔗,每到需要的時候,相鄰的孟連糖廠會專門培訓或指派技術員上門查看,進行技術服務,我所認識的便有阿里村老寨一名本地青年成為孟連縣糖廠的甘蔗種植專業技術員。

3.人口控制

因屬于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本地實行有區別的計劃生育政策,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村民可生育三胎,但每胎間隔至少應為五年以上,不遵守計劃生育政策的處以嚴厲的罰款,農民最高可罰到兩、三千元,而對于有國家編制的事業單位或鄉政府公務人員只可生育一胎。村民可在村公所(村民委會員)領取免費的計生用品,村里定期發放避孕套,村里每年開展不定期的計生保健教育。本鄉人口總數穩中有增,五年前全鄉為16000多人,現在總人數為17569人,全鄉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

4.婚姻與繁衍

婚姻方面農民家庭比較民主,父母包辦的少,就算由父母操辦的也須征求本人意見,少數民族傳統多倡導戀愛自由,青年人戀愛大多數比較自主,很少發生內地常見的家長因為某種利益關系而粗暴干涉子女婚姻自由的行為,偶爾可能出現父母家庭和青年人個人意見不統一現象,但不至于發生嚴重的社會問題,家庭內部能夠妥協解決。而在拉祜族內流傳有一種異常現象,據說拉祜族男女青年因戀愛問題同家庭發生矛盾而受阻,男女青年想不開就會上山找到一種有毒的草吞食,相約自殺殉情,5年前糯福村曾發生過一起這樣的案例。民族地區宗社“香火”意識沒有內地嚴重,思想觀念相對樸實,男方可以“嫁”到女方。

5、婦女外流。近幾年來,群眾反映突出的一個問題是本地婦女的大量外流,男女青年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如阿里村委會小新隊有26人家,目前有達到結婚年齡未找到配偶的男青年有11個,而本隊的未婚女青年只有一個,這種現象在邊境村寨普遍存在。一部分本地青年婦女出境到境外緬甸、泰國、馬來西亞長期務工不歸,阿里村一名老邁寨婦女出境后經泰國進入馬來西亞,后進入印度尼西亞,嫁給印尼華人,勐宋村東漂寨有多名婦女到泰國務工;另有部分婦女到外地打工時或經熟人介紹遠嫁到湖南、河南、浙江、山東、江西等內地農村。經常有外省男子來轄區村寨找“媳婦”,阿里村小新寨便有一戶人家,大女兒李娜在13年前的20歲時跟熟人外出務工,受騙后被帶到山東青州,后嫁給山東農民,2008年12月時隔13年后攜夫第一次回糯福探望父母,目前已完全忘記民族語言,改說漢語,據她家人說當年李娜可能是被拐賣到山東青州,但如今已為人母的李娜不愿提及13年前的事實真相。2008年發生拐賣婦女案一起。僅有20多戶人家的小新寨,發現竟有兩名已婚青年婦女因為嫌棄貧窮棄家逃離,其中一名婦女留下不滿1歲的兒子由公婆撫養,自己不知去向,據老人說現在小孩完全靠喂養牛奶養活,無疑昂貴的奶粉加劇了家庭的困窘;另一名婦女留下丈夫在家務農,去鄰縣縣城打工卻連續多年未回過家,雖然目前政府正在實施“安居工程”,本人也要出一定費用,目前全寨唯一一戶住茅草房的就是她家。由于村寨青年男女比例失調,早婚、近親結婚現象有所抬頭,影響優生優育。大齡男青年在附近找不到結婚對象,他們不得不從附近的緬甸邊境村寨找配偶,導致這部分外國婦女不能落戶、村里不給分給田地的問題。其余一部分適齡未婚男青年或部分配偶離家出走的男性多有酗酒滋事、打架斗毆乃至發生性犯罪等傾向。如2007年12月10日上午,糯福三社發生李小明(34歲)強奸惡性案件一起;2008年7月30日,芒信鎮紅衛一社3名青年到糯福村戈的村糯切社找女青年玩耍,引起本地糯切社男青年不滿,雙方發生口角后,芒信青年邀約本社青年乘拖拉機運來7人在村外空地上示威,爭執中芒信鎮青年巖尚持一木棍將糯福青年李二頭上砸了兩棒,致李二當場昏迷;2008年壩卡乃村發生一起多名男青年酒后猥褻婦女事件。勐宋村委會東漂寨是轄區唯一的一個傣族寨,共有101戶,其中,年齡16到45周歲的男性有200人左右,其中18至35周歲的單身男青年大概有40名,而該寨有多名婦女到泰國務工,現有在家的單身女性人數為零,適婚女青年嚴重“供不應求”,以致這個村民小組有青年女學生初中剛一畢業回家就成親。另據2006年12月普洱市關于西盟、孟連、瀾滄邊三縣婦女外流的統計資料顯示,出國的本地少數民族婦女多從事保姆、家政或在歌舞廳、賭場等娛樂場所務工,不排除從事色情服務行業可能,個別婦女返回后發現染上了艾滋病,傳染給丈夫或其他人,個別婦女染上毒癮。

6、道路交通

糯福的道路正在進一步發展中,鄉政府到縣城瀾滄的公路基本修通,到瀾滄縣城只要2個小時左右,比以前坑坑洼洼漫天灰塵的土路,時間上縮短了一半。2003年改造了糯福至勐宋村公路30公里,改善了2個村20個自然寨,840余戶的交通條件;2004年改造了南段至壩卡乃公路11.3公里,為公路沿線的4個自然村寨347戶的生產物資和農產品的運輸提供了便利。幾條正在施工的出入轄區的鄉村公路雨季經常發生滑坡,導致通行困難。阿里村方向的甘蔗種植直接供應孟連糖廠,但至孟連縣城的道路亟待修繕。村寨山路崎嶇,自行車不實用,農民交通運輸主要靠拖拉機和二輪摩托。

7、用水用電

村民用水是接引山上的泉水。以前,村民要到山上背水飲用,現在大部分村寨飲用水和日常生活用水由政府接水管到村寨,但據掌握,阿里村還有4個自然村干季嚴重缺水。

糯福鄉一直以來都是靠本鄉馬嶺的小水電站提供生產生活用電,但由于小電站發電量小,加之輸電線路老化,干季河水枯竭后無法發電,不能滿足全鄉農民生活用電。2003年鄉政府投資架設了東回至糯福的輸電線路,部分緩解了糯農民電力匱乏的狀況。全鄉用電存在發展不平衡狀態,因地理位置原因,部分村委會如勐宋、阿木嘎等長期以來沒有通電,照明用發電機或點松枝、煤油。還有部分村民由政府投資建設沼氣發電設備,如南段新、老寨建沼氣池100口,部分解決了照明用電。2008年全鄉實行電網改造工程,預計到今年年底,除極個別偏遠村小組外全部能實現通電,如洛勐村的洛三勐寨子因山高路遠,離鄉政府近93公里,還要過一段無電的日子。電網改造后農民生活照明用電價格在每度0.5元左右。

8、住房、醫療衛生

政府2003年開始實施扶貧安居工程,對農民茅草房實施改造,至2006年對部分特困戶扶持建設木制房屋,人畜居住分離。實施“安居工程”的試點村寨,衛生條件明顯改善,如阿里村班角老寨新搬遷至平地,住房統一規劃,廁所和豬圈統一集中在村寨周邊,改變了牲畜與人緊靠在一起居住的做法。“安居工程”目前還在試點階段,全面推廣革新需要更多的財力支持,全鄉進行試點建設的村寨不到十分之一,多數村寨仍保留過去的不良衛生習慣。

2006年糯福鄉爭取到國家專項扶貧款用于改良村寨衛生,部分村寨下撥1到2萬元用于修建公共廁所。如南段老寨、新寨由上級財政撥款修建公共廁所6個,部分改變了少數民族大小便都在房前屋后樹林地里的陋習,但目前還有部分村民未養成到到衛生間如廁的生活習慣。

鄉政府所在地有一所中心衛生院,4個村有村衛生室,共有醫務人員10人,病床18張。實施農村合作醫療改革后,農民醫療條件有所改善,醫療費用按規定核銷。以前少數民族婦女在家中生產,發生生小孩難產事件時無法及時救治,如2004年阿里小新寨有一名婦女難產,事前沒有準備住院,在送鄉衛生院路途中本人死亡,后留下4歲的兒子由外祖母撫養。目前,政府要求孕婦必須到衛生院進行生產。

9、文娛體育

民族地區節日較多,過年過節逢婚慶喜事時,村民殺豬屠狗,按民族習慣,各村寨相互串聯開展歌舞娛樂活動。鄉機關、學校建有標準的籃球場地,糯福鄉政府每隔三年組織開展一次“青松杯”農民運動會,政府能拉到部分贊助款,2008年鄉政府共籌集贊助款100余萬元,一部分來自縣城相關部門,一部分來自轄區做林業開發生意的外地老板。運動會在每年12月下旬開展,歷時8天,鄉政府用贊助款項給予參賽隊生活補貼,頒發獎品。場地設在鄉政府大院和鄉中學,主要競賽項目有籃球賽、爬竿比賽、射弩比賽以及打陀螺比賽,后三個項目為當地少數民族地區所特有是農民喜愛的運動形式。運動會是也是各民族文化表演的盛會,在運動會開幕式和閉幕式均安排有各村組織的民族文藝分隊,平時鋤田種地的能手,閑時他們是舞臺上載歌載舞的主人。通電的村寨大部分能夠購買電視,電視用無線接收器收看衛星電視。鄉政府所在地開通了閉路電視,改造了電視干線,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2004年,由拉祜族農民為主體組建的業余文藝團體“麥雅藝術團”接受邀請參加了中央電視臺《魅力12》、《星光大道》欄目,對宣傳少數民族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10、宗教。糯福轄區多數居民信仰合法宗教如基督教、佛教等,佛教活動場所主要有勐宋村東漂寨、南段大寨兩處。該鄉原來有一處大型宗教活動場所,糯福基督教堂,屬于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教堂年久失修,已經成為危房,從2006開始廢棄,如今,各村寨在本寨的小教堂開展宗教活動,多數村寨宗教頭人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地位與威信和較強的號召力。但部分村寨農民文化程度偏低,生活相對貧困,生產水平低下,醫療條件差,有的群眾多年來身受疾病困擾,這為非法宗教的傳播、滋生提供了土壤,非法宗教極易占領山寨貧苦農民的精神世界。在糯福轄區,境外非法宗教分子容易潛入境內,到落后的村寨傳播非法宗教,有的境外宗教組織邀請本地宗教神職人員到境外參加培訓及進行一些慶典活動,并借機拉攏,有的以聘請教師為名,對出境從教人員進行腐蝕,使之成為傳播非法宗教的工具。2003年至2006年在糯福轄區曾多次出現過村民參加了有社會危害的邪教組織“門徒會”并受到邊防派出所的嚴厲處罰。

11、境內外聯系及小“留學生”

糯福有阿里等五個自然村毗鄰緬甸, 九個自然村很多群眾有境外關系,許多人家親戚生活在境外寨子。境外不遠的緬甸村寨有南西板、包麥靠、格巴拉、河邊寨、幫枯、景棟、芒俄、南勐、模來、南模、巴沙寨、勐北、賀島、南西板紅雨、襪當、糯島等,境內外民族同宗同源,每個村都都存在娶外國媳婦的情況,有外國(緬甸)親戚的農民或嫁入中國的婦女,每年均有一次以上出境探親訪友。一般情形下村民能辦證從阿里通道出入境,五個邊境村出入境便道較多,在需要繞道的情況下不排除邊民直接從邊境便道進入毗鄰的境外村寨,如在阿里203界樁、203附1號界樁以及宛卡村、南段龍竹棚寨附近的山間便道無證出入境經常發生,大部分屬于便民互市、探親訪友、求醫就學等歷史形成的正常往來。一部分孟連、瀾滄商販利用便道繞過阿里邊防工作站的檢查拉運境外農資、谷物入境,不排除違法犯罪人員利用上述便道出入境從事走私違禁物品的可能。

12、轄區毒情形勢

轄區緊靠“金三角”佤邦毒源地,歷史上一直存在吸食鴉片現象,缺醫少藥的村民很早就將鴉片用于治病,前些年部分村寨發現吸食冰毒案件。目前在派出所的管控下,全鄉吸食毒品人員數量保持平穩,毒情基本受到控制。2008年派出所查獲毒品犯罪6起,繳獲毒品8139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有161人,吸食毒品案件4起,送戒毒所強制隔離戒毒4人。多數農民能認識到毒品的危害和違法的嚴重后果,但阿里班角街小組、六四寨、中寨、海班寨仍有部分青年男子吸食麻黃素(冰毒),這部分青年經常跑外國,可能是由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貧乏,受到境外的不良因素引誘所致。佤邦當局迫于國際社會的壓力,開展罌粟替代種植,在邊境一線尚未發現罌粟,但佤邦縱深地域可能還大量種植罌粟。在緬甸小勐拉方向出境旅游產業和賭場被封閉后,公安機關查獲大量自打洛入境的走私、運輸冰毒案件。據了解,2009、2010年普洱市繳獲毒品數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

三、職業分化

1、農業--基本職業

農業靠牲畜耕作,灌溉靠溝渠引水,抗自然災害能力弱,農業水利化、機械化程度低。根據統計材料顯示,2006年全鄉糧食播種面積41751畝,糧食總產量640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350公斤。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旱稻、玉米。種稻是本地農民的基本職業,農民可在山谷水源充足的地段開墾小塊水田,在山上種旱稻,保留刀耕火種的習慣,化肥已開始使用,但鑒于成本問題未推廣。在氣候正常、年景好的情況下,勤勞的農戶糧食能夠自給,困難家庭靠政府扶貧款和救濟糧生存。2008年雨水過量導致全鄉糧食減產,對部分水田面積少的村民生活有所沖擊。

2、新興的甘蔗種植與保護價收購

甘蔗種植是前幾年才興起的行業,這有賴于政府的引導和孟連糖廠的扶持,甘蔗的價格目前承諾實行保護價收購,按品種,一般一點的每噸160至180元,好一點的每噸能賣到200元。阿里村小新寨的甘蔗種植量為每戶20到70噸,收入扣除化肥、工錢、成本、運費等實際純收入很微薄,但這樣一年下來,收割的時候村民能積攢點錢來做事,不至于平時喝光用光。據阿里村的農民介紹,種植面積太少的農戶可能連本還撈不回來,只有大面積的規模種植才能獲得理想的利潤,但種甘蔗是個費時費力的活,一點也不輕松。

3、茶葉經濟的低谷

1991年糯福鄉南段村建有一個政府扶持的村辦企業南段茶廠,1992年投入生產開始進行茶葉加工,1995年改制后轉讓給私人經營。南段茶廠在資金、技術等方面增加對農民的投入,加快了茶廠發展,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種茶的積極性,現在,南段茶廠已發展成為南段村的支柱產業,2005年已建成高產茶園1047畝,農民職工有202人。2002年南段村莫谷寨49戶人家實施推廣無性系茶葉種植200畝,提高了經濟效益。茶葉是南段村委會及附近村子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2007年茶葉價格虛高,一般初加工的生茶最高賣到每公斤30元,給村民帶來一定的福利。但這只不過是短暫的春天,到2008年茶價突然急劇下跌,現在每公斤最低價格只能賣到2元左右。南段村沒有多余的地推廣種植甘蔗,也不象糯福、勐宋村有松樹林可以采松脂賣錢,今年普洱茶銷售業的低谷是茶農的災難,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具體表現是農民可支配收入減少,購買力降低,集市蕭條。現在有許多村寨,茶樹已沒有人去打理,農民也懶得去采茶,過于低廉的產品價格與他們付出的勞動嚴重不成正比,農民去幫人做短工一天的收入也有30來塊,而摘茶很辛苦,一天下來卻掙不到8塊,以種茶為經濟命脈的村似乎是該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了。

4、林業改革

糯福是瀾滄縣境內主要林區,森林覆蓋率達78.6%,居全縣之首,遠遠高于全省44.28%和全縣53.9%,主要樹種有思茅松、薪炭林和其他灌木。2005年至2006年部分農民與外來的木材商販自行協商交易,賣林、賣山(實際上是農民一次性將自留地和集體林地上的林木所有權出賣),收入增加,這部分農民用變賣山林后修葺了磚房,還有部分農民購買摩托車,也有的無節制地吃光花光,到2006年12月,有的農戶已經把林地賣完,松樹林的所有權轉給了木材商人,松樹大量被砍倒,山上再沒有松油可采,到2008年,他們已經沒有持續的收入來源,困難戶只得變賣拖拉機、摩托車等來過日子。鄉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進行控制,并中止了木材的無節制砍伐,對農民松樹林的價格重新評估。在2007年林權改革過程中,部分林農懷疑村干部中飽私囊,侵占集體利益,一度導致干群關系緊張。

有松樹林的村寨,采割松油賣給本地松香廠制作松香能獲取很大的經濟效益,采松脂農民人均每年有270元左右的純收入,這一項林業收入占農戶經濟總收入的29.6%。當地鄉級管理工作者意識到松油采割的長遠效益,將木材資源的循環利用,環境的保護和林區可持續發展提上議事日程。

四、結語:發展的不平衡和沉重的“三農問題”

糯福邊境農民生存狀況近年有所改善,但仍處在解決溫飽階段,文化生活匱乏,遠沒有實現“小康”。瀾滄糯福拉祜族農民生存狀況并不能代表中國廣大農村,但“管中窺豹”,同樣的情形在云南邊境新農村建設中都會存在,“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事關國計民生,農民生存狀況的改善是西部發展乃至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

“藏富于民”,國家才能真正的富強。我們的城鎮和綜合國力飛速發展在國際上擴大影響的同時,是不是不應遺忘了閉塞偏遠貧窮的廣大西部農村,“中華巨龍”的整體騰飛是否應將邊疆民族地區農民的生存發展提上議程。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遼闊的邊疆,在資源豐富的大西南,只要上下一心,銳意進取,經濟文化方面一定會實現新跨越,最終縮小與沿海的差距。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