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的坍塌埋下了國企困境及三農問題的禍根
人間正道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國有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效益下滑的艱難困境,這為一些人提供了攻擊國有企業制度的口實,他們認為國有企業是大鍋飯體制,不利于市場競爭,在大肆討伐的同時,開始了對國有企業的大規模變賣,即私有化運動,不僅導致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而且直接引發了大范圍的國企職工失業,至到1999年底,我國登記的下崗失業工人1528萬人,而且每年還有數百萬人加入失業大軍,國有企業以及工人地位在這次大動蕩中一起淪落。 與此同時,日益嚴重的“三農”問題也擺在了人們面前,農村真苦,農業真難,農民真窮。托改革開放的洪福,曾經的工農聯盟一下子成了難兄難弟,令人唏噓不己。
這些問題的根源是什么?這讓我想起了1965年毛澤東在井岡山上跟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的一段話:“我為什么把包產到戶看得那么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產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制有一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的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擊,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么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
原來,大包干竟然是造成后來國有企業困境及三農問題的始作蛹者。至1984年底,以公有制為基礎的人民公社被以大包干為基礎的鄉鎮完全取代。而建立在農村集體所有制基礎上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赤腳醫生制度)、農村養老制度以及工業公有制制度隨著基礎的坍塌而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動搖乃至消失,如產生于68年的赤腳醫生曾廣受國際肯定,隨著大包干的實行而走向了瓦解,業已建立起來的縣、社、村三級醫療網絡也日漸凋敝。大量的村級企業也樹倒猢猻散。這些都為以后的三農問題埋下了伏筆。至于工業企業,舉個簡單的例子,人民公社時的田地大面積耕種需要的是大型機械,大包干后土地劃整為零,一家一戶連小型機械都不能用,生產大型機械的企業必然面臨著倒閉。實際上這種現象我們都目睹過,以人民公社為服務對象的糧食企業、供銷合作社等的紛紛倒臺也是例子。而對工業企業的實際影響到底有多大,恐怕沒有人能夠調查的清楚,但相信這種影響是空前的。至92年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后,大量的外資企業涌入,享受著國有企業得不到的稅收、水電、用地等各方面的優惠,使國有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公平的地位,再加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私營企業,對國有企業進行著全面的圍攻,導致了國有企業的生存困境。
要破壞一座樓,最好的辦法是挖掉樓的根基。
2008-04-1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