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警惕農民重新面對三個老大難問題
時間:2006-8-8 10:35:07 來源:縣域經濟論壇 作者:李昌平
自從2003年糧食出現“安全”問題以來,解決“三農”問題的利好政策一個接著一個出臺(取消農業稅、糧食提價、糧食和農機直補、增加六小建設投入、降低教育收費、農村合作醫療補貼、農村金融改革、鄉鎮體制改革),盡管農業生產資料大幅上漲,但多數農民還是得到了實惠(去年農民收入增長6。8%)。非常遺憾的是,這些好政策的主要策略目標是——通過刺激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增產而增加農民收入。當糧食產量達到一定的目標后,這些政策就失效了,如果沒有新的好政策出臺,農村的三個老大難問題必然重現,并會衍生一系列全局性的嚴重后果。
一,三個老大難問題
1,糧食生產無利。
如果按照現在的生產資料等成本價格水平,糧食市場價格如果低于0。55元/斤,糧食生產基本無利。今年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區的早稻市場價格已經跌破0。55元/斤。正常情況下,中稻和晚稻的價格比早稻高0。05元/斤,預計今年中晚稻的價格在0。6元/斤上下小幅浮動。如果保護價執行得好,農民得到的實際價格會高于0。65元/斤,如果保護價執行不好(短斤少兩、除水除雜、關閉市場、限收拒收、議買定賣等等),農民實際得到的價格可能低于0。6元/斤。再考慮今年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因素,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糧農每畝的實際收入將比去年減少100元以上。
根據過去的經驗,糧食定購政策是難以執行到位的,朱鎔基總理過去為了保證定購政策執行到位,曾經使用過“鐵碗”,但糧食部門對農民的服務絲毫沒有改進。在期待糧食部門保護農民利益的同時,也應該不要有太天真的想法。
根據過去20年的經驗,糧食種植面積達到一定的水平后,即使糧食價格下跌到種糧無利的水平,糧食生產面積也不可能在兩年之內減少到上個低谷時期的種植面積。這是因為農民難以支付重新調整結構的成本——種糧雖無利,但不種會更不合算。所以,未來三年,會面對種糧無利的局面。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中國的糧食不是少了,而是偏多。
糧食生產無利的時候,一般情況是養殖業也無利。當主要的種植和養殖業生產無利時,必然導致農民農業收入下降。
由于中國農村有2。5億個農戶,只要農業生產有利可圖,千家萬戶就大力生產,處于壟斷地位的生產資料廠家必然乘機漲價。當農民高成本生產出農產品時,2。4億個農民同時進入市場交易,形成無序過度競爭,農產品價格必然快速下跌。
所以,中國農民經常遇到溫鐵軍先生所說的“兩個失靈”——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面對兩個失靈,2。4億分散的小農絲毫沒有辦法。
2,結構調整無路。
如果主要種植業和養殖業都無利,大規模的農業結構調整是必然選擇。但中國農民始終面臨這樣的背景,一是國外、境外農產品比國內便宜,同時要對外開放農產品市場;二是2。4億個農戶生產能力強大,大面積、多品種、長期性的農產品過剩的格局已經形成;三是農民缺乏有效的市場組織,機構調整往往是上面發號召,下面的干部搞政績工程;四是調整結構除增加巨大生產成本外,產品還要找市場,需要新增銷售成本。
這樣的背景下,怎么搞結構調整?如果各地只是在增加或減少生產面積和品種上做文章,少數局部的調整是可能有效果的,但從全局的角度要考慮,多數地方的農業結構調整必然是瞎折騰,往往失敗的多,成功的少。
對農業結構調整而言,最緊迫的一個問題是要搞清楚我國到底需要多少糧食,至今我們還在糧食不是多了就是少了的困惑之中打轉轉,導致民力和國家財力的巨大浪費,實在是悲哀!如果糧食問題吃不準,我們的三農決策就永遠被“糧食安全危機”牽著鼻子走,而實際情況是最近十年,中國的糧食總體看不是短缺危機,而是過剩危機。憑經驗判斷,我同意厲為民先生的觀點——中國糧食安全不存在危機,人均需求400公斤的標準太高了,國家糧食儲備最高時達到5200億斤實在是太浪費了。
假如中央政府不想辦法控制大宗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總量,不嚴格區域種植規劃,不支持農民組織化,不開放農村金融,不對農也進行有效的保護,不推進農業專業化、工業化、企業化、產業化,農業結構調整是無從談起的。
3,勞動力就業無門。最近兩年東部發達地區出現了“民工荒”,主要的原因是農村種植業和養殖業收入上升,農業和鄉鎮企業吸納了大量勞動力所致。隨著農產品價格下跌,農業收入下降,農村2億多絕對剩余勞動力必然在非農領域尋求就業。只要農村種植業和養殖業不景氣,鄉鎮企業新增就業機會就會大幅下降(1997——2003年相對1983——1996年,每年較少數百萬人)。如果前兩年農業和鄉鎮企業吸納的勞動力吐出,加上農村勞動力的自然增長,預計未來每年從農村擠出的勞動力不會少于1500萬,而中國經濟保持9%發展速度,每年實際只能為農村接納1000萬左右的勞動力。未來農民就業問題將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頭等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
二,衍生的全局性后果
如果上述三大難題重現,必將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后果。一是農民需求下降,農村市場萎縮,加劇宏觀調控和內需為主的發展戰略實施的壓力;二是下崗工人、城市高中生、大學畢業生、農民工第二代、新進城農民工的就業問題,集中于城市解決,考驗和諧新政;三是胡溫新政解決“三農”問題成果毀于一旦,已經初現的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契機散失。
三,建議。
總的建議是:堅定不移的、不折不扣的實施“以工補農”戰略,大幅度增加對三農的投入,給農民平等國民待遇;要通過建立“依法配置三農資金的新體制、高效透明轉移支付三農資金的新路徑、民主管理和使用三農資金的新機制”,杜絕三農資金“張冠李戴式的權力配置、層層雁過拔毛式的轉移支付、家族式的使用管理”;建立和健全農業保護政策體系、農民社會福利政策體系、農村民主自治政治體系,促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改造,實現農村和諧發展。具體而言,重點為:
第一, 短期:堅決落實糧食保護價收購政策的同時,堅定不移的開放國內糧食市場,嚴格控制主要農產品進口。積極尋求糧食出口或援助缺糧國家。多余的糧食,出口不了,援助不成,寧可倒入大海,也不要留給糧食部門的“糧耗子”。長期: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和主要農產品區域種植計劃,基本穩定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專儲總量控制在一個合適的水平。
第二, 嚴格控制生產資料漲價。要特別支持農民合作組織生產、經營、消費農業生產資料。
第三, 放手和支持農村農民組織發展,主導“組織民間化”,推動“民間組織化”。大力補助民間組織動員農村勞動力大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用“勞動換福利、勞動換權利”的辦法提升農村民主自治水平和收入。增加農民需求,保持農村市場旺盛世態!
第四, 開放民間金融,創建農村土地金融社保制度,將農村土地產權納入現代金融體系,大力發展村社(集體)資本主義經濟和村社為主體的社會保障,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農業向專業化、工業化、產業化、企業化方向延伸——農業現代化改造;同時將城市按揭房制度用于小城鎮和新村莊建設——農村現代化改造。
第五, 積極推進鄉鎮有限自治,擴大人民民主政治權利。在《憲法》的框架內,最大限度的保障農民的公民權利。用法律配置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到農民人頭,用民主的力量管理鄉鎮人民政府,保證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切實用到農民的身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