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教育法
作者:高震東 [臺灣忠信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這是不帶西洋色彩的教育法
教育對個人及國家民族的重要性,自不必再加贅述;古今中外,世界各地,只要是有人類聚居之所,就有教育行為的存在,但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產生各個不同的教育宗旨與方法。教育方法雖有各家之言,然其教育宗旨則不外乎:使受教之個體,能得到良好生存,而達到群體繼往開來生生不息止于至善之目的。古老的中國,原有一套非常好的教育方法,但是到五四運動,否定了中華文化全盤存在的價值。于是西風東漸,當然也帶進了西方的教育方法,最可惜的是,我國的激進分子們,他們認為凡是外國的都對,凡是中國的都錯。因而中國固有的一切良好教育方法,一股腦兒的都被否定了。其實中外教育方法因整體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國人要想完全西化是有困難的,何況西方也有英、美、德、意、法、俄許多不同的先進國家,他們也是各異其趣的。中國人要西化,真無從學起。留學生越多,方法也越亂,時而如此,時而如彼,把百年大計的教育,切割得支離破碎。我對中華文化稍有涉獵,對教育工作有份熱愛,1970年,我在臺灣省創辦了一所學校,名之曰“忠信”。在學制學規上,一本各項法令辦理,在教育宗旨上,竭力奉行政府的目標,但在教育方法上,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尋找出一套適合忠信的辦法,名之曰:“忠信教育實驗法”。其定名為“實驗”法之意,是在表明這個教育法是否可行,行之是否有效,尚不可知,試驗一下或許可行,如此而已矣!忠信創校迄今已二十余年,這種不帶西洋色彩的教育方法,已日漸被社會所接受肯定,認為效果良好。
校園通俗名詞釋義
在還沒有談到忠信教育方法之前,首先要提到幾個教育上常常用到的通俗名詞,因為通俗也就不加深究了。現在我提出對這幾個名詞的解釋:
學生:凡是求學的人,我們統稱他們“學生”。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顧名思義,“學”就是來求學的,學什么呢?答之曰:學“生”。學什么“生”呢?第一就是學“生活的常識”,第二就是學“生存的技能”,第三就是學“生命的意義”,由淺至深,階段分明。
學校:凡是學生聚集求學之所,就稱之為學校,簡言之,就是求學的場所。“學”之一字已見前釋,而“校”字,我個人的體認是含有校對之意,與“矯”字同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應予不斷的校正。學生學,老師教,學生錯了,老師校正,因之“校”之一字,強烈地顯示出顧惜培育的涵意。
教育:一般說來“教育”是用教與育兩個動詞聯起來的名詞,所以教與育各有其行為的含意;育可以涵蓋教,但教卻不能涵蓋育。我認為“教”是短暫的訓誨行為,是單純的“告訴”與“示知”的行為,有其行為的階段性,其主動完全在外,是外動的行為,訓誨完了,也就完事了,告之過了,也就過了。但“育”字,有“養”的意思,有“生”的意思,有外動的施予,有內動的接受,產生自省自發的互動,所以就“教”“育”行為兩者的比重來說,教不過占20%,而育則占了80%。所以“育”非常重要,在我看來,今天的教育,是只重教而不重育。《學記》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感嘆的話:“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在《論語》的《述而》篇中孔也說:“不憤不啟,不徘不發,舉一隅以不三隅反,則不復也。”在臺灣一首流行歌中唱道:“我從山中來,帶枝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轉眼秋天到,移花入暖房,朝朝頻顧借,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開,能將宿愿償,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這充分地說明了“育”的意義。一言以蔽之,教育者是用外在的啟導與關愛引發內在的潛力,而達“自誠”的境界。倘若只教不育,乃揠苗助長也。故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把受教育者放在性向歸屬之位,使其產生教之饑渴與需要,循序培養,使其成材、成器,而達君子不器之境界,故曰: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教育環境:古人說:“蓬生于麻,不扶而直”,這兩句話足以說明了環境對教育的重要影響,有哪些環境屬于教育的環境呢?依據教育的進展環境區分,可分為家庭教育環境,學校教育環境,社會教育環境。經驗告訴我們,凡是有了問題的家庭,就會產生有問題的子女;有了問題的學校,就會教育出有問題的學生;有了有問題的社會,會渲染出有問題的青年來,因為環境就是一個染缸。基于這個認識,辦教育的人,就要想辦法去創造一個優良的教育環境,并設法去保護一個優良的教育環境,而受教者,更要懂得去選擇一個優良的教育環境。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所謂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軟體的風氣培養比硬體的器材設備,尤為重要。因為學生不只是跟老師學習而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比從老師那兒得到的還多,尤其是高中以下的各階段。我們必須了解:“君子之德如風,小人之德如草,風行而草偃。”為學生培養一個如沐春風的教育環境,然后才能在學生身上收到春風化雨的教育效果,也才能收到“蓬生于麻。不扶而直”的教育成效。我認為壞學生進不來,好學生才能學不壞,所以保護環境比創造環境更為重要,正如我們到了紐約隨地拋張紙屑,心中毫無愧疚之感,但到了倫敦、巴黎、東京,連個煙蒂都不忍心丟下去,因為那里的大環境太干凈了。保護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蕪存菁,汰劣存優。防微杜漸,勿使滋蔓,因為蔓難圖也。
愛的教育:這是目前全世界教育界最熱門的口號,我們在談“愛的教育”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教育愛”的定義,因為沒有“教育愛”,是無法去實踐“愛的教育”的。教育愛是從事教育工作者的一種愛心,是以教育任務及受教群體為對象的,“教育愛”是教育工作的上游意識形態,“愛的教育”是教育工作下游的工作方法,反過來說,“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愛的教育”是建筑在“教育愛”的基礎之上的產物,兩者不可分離,本末也不可倒置。愛的教育必須是在教育愛的原則前提之下去執行教育愛的任務,而不可以“愛的教育”去扭曲“教育愛”的大原則。教育愛是“泛愛眾而親仁”,是博愛,是顧全整體的,好像是衛生所的保健任務;“愛的教育”好像是醫生治病人,以個體為對象的。站在“教育愛”的立場上,是玉不琢不成器,忠之能無誨乎?愛之能勿勞乎?發展為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教育方法。故曰:“教不嚴,師之惰”。如果對“愛的教育”認識不當,就會變成溺愛,姑息養奸。我認為愛的教育在家庭教育環境中,容易展現功效,但是在學校教育環境中,以泛愛眾的“教育愛”為不可或缺的前提,所以古人有易子而教的作法,就是知道,愛的教育常會脫序出軌,傷及教育的宗旨。我強調:“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自己的孩子其心理成分,愛的教育為大;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其情操乃“教育愛”之偉大升華。
老師:凡是在學校直接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社會上概稱其職業為“教書的”,當然也有稱其為教員、教師的,延伸下來,就有了經師、人師的區別,更進一步的分類,則又有小學教員、中學教師、大學教授之別,更謔而統之曰:“教書匠”也。我在前面說過,名不正則言不順,到底這個行業是什么呢?在我看來這個行業就是“老師”。對于“師”字的涵義;不必贅述,我要解釋的是這個“老”字,一位老師無論他傳道也好,授業也好,解惑也好,當這些道,這些業,到了學生的身上,大概都已經是老的東西了。一句話,老師所教、所授、所傳,皆是以已知或故有的物、理、事為基礎所做的傳承工作。而學生則在已知的基礎上,啟發出新的認知,超過了老師,即所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而達到出師的境界。文明就是這樣開發出來的,文化就是這樣堆積化育出來的。其次,在“老”字的含義上還有一番積極的意義,你可曾聽到有些學生常常抱怨一個緊緊盯人的老師道:你怎么“老”是找我的麻煩?說到這兒,大家已經可以體會到老師的工作精神與態度了,那就是盯緊了學生,不斷不休地施予教育。說到了麻煩,順便一提,麻煩者,惑也。老師就是要不斷找出學生的麻煩,解開他的麻煩,除去他的麻煩。如此就盡了老師的責任。如果一位老師不能這樣做,是對不起每家中堂上所供奉的“天地君親師”神位中的“師”字,故曰:老師不在五服之中,無師則五倫不彰;水不在五色之中,無水不調。
及格:及者達到之謂;格者,程度,標準是也。教育者依據教育內容、進度,評量受教者學習的成果。少數學生不及格是學生的事,大家都不及格是老師的事,是教材分量的事。無論怎么說,這個“格”字是代表一種要求,“及”當代表著一種成果的希望。這樣看來,教育是有目的的,是有目標的,是有宗旨的!
德育為一切教育的根本
在教育法上,加上了“忠信”二字,就已經表明了這是專指我忠信高級職業中等專科學校的教育方法。他所教育的對象是十五歲到二十歲的學生,是以求一技之長為目的的學生,是國家經濟建設上、社會成員中最為重要的骨干。這些學生應該學些什么?應該怎么教?應該怎么教育?應從德育做起。
小學階段要學會生活的常識,中學階段要學會生存的技能,到了大專更要了解生命的意義,進而創造生命的價值。但是不論哪一階段的教育,都可以透過德、智、體、群、美的教育方法,培育出人格完整、智能健全、體格健壯、樂群善群、心理與生理平衡的學生。但是在五育中,應以德育為首,其他四育圍繞著德育應運而生,必須以德育為基礎,其他四育才有存在的價值。德就是良好的品德,合乎社會標準的道德,以及一心向善的意念,說得更明確一點,德就是米粒中的胚芽,果核中的仁,也就是生機。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
智育沒有德育做基礎,智育就是犯罪的幫兇。
體育沒有德育做基礎,體育就是暴力的前衛。
群育沒有德育做基礎,群育就是社會動亂的根源。
美育沒有德育做基礎,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劑。
先說智,智就是學問,一個書讀得愈多、學識愈高的人,必須兼具良好的品德,否則,學問愈好,做壞事的本領就愈大,智慧型的犯罪者不正是如此嗎?他能制作假金融卡盜領他人的金錢到他的口袋里嘛:如果高學問高智慧的人兼有良好的品德,其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將不知凡幾。
再說體育,體育不僅是指打球、賽跑等等運動項目而已。廣義的說,凡是能促進身
體健康、生長正常的活動都是體育。一個勞力者坐在樹下休息片刻,這就是他的體育;一個伏案讀了一天書的學生,放下書本,到戶外跑跑跳跳就是體育。住在鄉村的學生,一早從家里出發,經過步行,騎腳踏車,擠公車到達學校,早已運動過量了,還須要做健身操來鍛練體力嗎?所以體育就是對身體作適當的調適,使之有一個強壯的體格,如果強壯的體格沒有良好的品德做基礎,那就成了打架惹事的最佳本錢了!
再說群育,忠信以實施群育班達到群育目的,就是每一班級每學期必須住校一星期,實際去體驗群體生活的意義,了解團結合作的重要。更能從群體生活中學習彼此尊重、禮讓以及灑掃應對的分寸。如果群育沒有德育做基礎,誤把不問是非的江湖道義視為團結就是力量,群育豈不成了社會亂象的根源!
同樣,美育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做基礎,不但將成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虛偽包裝,更將成為社會腐化的催化劑。
從上所述,我們了解德育之重要性,凡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固有觀念無不是德育的范疇,但如何將這些古老的道德標準超越時空,用現代的方法來塑造學生的優良品格呢?我們將透過六種觀念教育去完成我們的教育目標。觀念是什么?“觀”就是一種看法,“念”就是一種想法,所以觀念就是一種衡量思想行為的是非尺度。下述六種觀念教育就是一個中專學生的行為標準;也是社會認同的道德標準。
1.“忠民愛國,信守不渝”的忠貞觀念。
2.“孝順父母,尊敬長上”的倫理觀念。
3.“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的積極負責觀念。
4.“吃中國飯,說中國話,穿中國服飾,過中國年節”的文化振興觀念。
5.“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敬業觀念。
6.“為國家需要而求學問,為社會合作而學技能”的利他利群觀念。
透過六種觀念教育,塑造學生優良的品德
1.“忠民(黨)愛國,信守不渝”的忠貞觀念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人民始終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唐太宗李世民曾將人民比作水,把國家政權比作舟,并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一個政黨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就能得到人民擁護的。因此,忠于黨和忠于人民是一致的。一個人不論你是什么黨,都要以“愛國”作為最終目的。
2.“孝順父母,尊敬長上”的倫理觀念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甚為復雜,可歸納為五大類,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及朋友,
稱之為五倫或人倫。然五倫者,始于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兄弟,向外擴展即為長官、部下與朋友。
教育的第一要務就是明人倫,人倫之所以重要,因其使人有別于禽獸。
一個人在家里,父子、夫婦、兄弟相處之道與在社會上長官、部屬、朋友相處之道實乃大同小異。子女能夠孝順父母,擴充此孝道則能盡忠于國家,就是大孝。弟妹能恭敬兄姊,擴充此敬道,則能服從長官,敬老尊賢。父母能慈愛子女,擴充此慈道,則能領導部屬。所以家實際上就是國的縮影,也是國之雛形。
一個孝順的人,就是一個懂得如何事親的人,自然也能做到尊敬長上,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國古圣先賢,早已告訴我們,“求忠臣于孝子之門”,也就是治國必先齊家,齊家必先孝悌的道理,有子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欽!”所以說孝悌為立國之本也不為過。因為國之本在家,而家之根在孝。
關于孝的釋義,古人對此解釋的很多,今列舉數點于后,作為我忠信弟子孝順父母、尊敬長上的言行準則:
使父母無后顧之憂
戒除一切不良之行為與惡劣之習慣,做一個正正當當的人,以安父母之心。父母的愛時時都關注在子女的四周,稍有不適,父母就憂心忡忡。如再見你無心向學,結交不良的朋友,抽煙游蕩,那父母的焦急與無望就難以言喻了。一個為人子女者何忍使父母終日為你牽腸掛肚呢!所以為人子女者,至少要做到讓父母對你很放心。
對父母要有敬、有養
西方社會,老年人孤苦無依之悲哀現象,隨處可見。政府不得不設立健全之養老制度,以維持老人之生活,度其悲苦孤獨之殘年。而我國,奉養父母,是子女最起碼的責任,如果沒有敬,就不足以言孝。所以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所以對父母要有敬,有養,使其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慰藉。
對父母要恭順、無違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 ,曾是以為孝乎?”這告訴我們,事親以色的道理。至于無違,雖然有”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要子死,子不敢不死”等語,但當父母在暴怒之中,子女惟當走避,以免陷父母于不義,所以孔子說:“小箠則待過,大杖則逃走。”事后再和顏色、言詞委婉的向父母解說,以做到真正的無違。卻又不失恭順,這也是孝。
揚名聲,顯父母,延續民族生命
由于自己的成功,使父母受到世人的尊敬,給父母一種生命得到延續的滿足,這是孝之極至。所以一個人追求成功,不是僅滿足個人的一己心志,而是繼往開來延續優秀民族生命的一種壯舉。
3.“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的積極負責觀念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匹夫者,人人、大家之謂。因此這句話消極的解釋,就成為:天下興亡,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所以忠信提出積極的“天下興亡,我的責任”來取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里所指的天下,實乃指自己的國家而言,要培養學生“天下興亡,我的責任”這種高度的愛國情操及國我一體的觀念,是國家教育的重要職責,要完成這種使命,需從多方面施教,而非單純的教條所能致效。
首先要使每個學生了解,愛國的前提是基于我需要國家。舉例來說,一群登山的學生,天氣驟變,暴風雨即將來臨,他們就地發現一間破屋,以如獲至寶的心情入內避雨。風雨太大,屋子似不勝負荷隨時有倒塌的危險。這時人人在為如何保護這個屋子不倒而努力。有的在找木頭支撐傾斜的墻壁,有的在找木板釘窗子,有的脫下雨衣堵塞漏雨的屋頂……人人犧牲自己,貢獻智慧與勞力,只有一個目的,如何使這個破屋安然屹立不倒。
試想,此時此刻,是屋子需要人,還是人需要屋子?答案是肯定的,人需要屋子。
我們每一個人與國家的關系,就像這群登山者與那間屋子一樣。基本理由是我們需要國家。所以一個遭受過國難的人,才能體認到國家的重要;一個遠離祖國、失去自己國家翼護的人,才能了解國我不分,國我一體的那份情感。即使是一個多災多難、破碎不堪的國家,也是我們所需要的。沒有了國家,個人的一切努力都變成毫無目的。
其次我們要了解,做任何事情應遵從由近及遠,必先培養其吾愛吾家的觀念,建立起人類原始的倫理之愛,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尊敬長輩。家,也就是父母及家人,是給予你關愛最多的地方,愛家的情感是最易培養的,幾乎是人類不須經過培養而能做到的本能。
把這種情感稍加擴大.就能做到“吾愛吾師,吾愛吾校”,因為學校,也就是老師,是教給你知識學問的地方,是充實你生命、培育你成長的地方。漸次再培養其吾愛吾鄉的觀念,中國人潛意識中就有一種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想法,要培養一個人的愛鄉觀念,是一種順理成章的事。從愛家起,經由愛校、愛鄉,以達到愛國的最高境界。然后才能做到“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把“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因時制宜地靈活運用,就成了“教室不整潔,我的責任”,“坐車沒人讓座,我的責任”,“同學在校外不遵守校規,我的責任”,“有人不愛國,我的責任”……因此忠信的學生.培養出一種特有的氣質.就是勇于把責任往身上攬。也因此,忠信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強烈的正義感,敢干涉,不鄉愿,積極負責。
4.“吃中國飯,說中國話,穿中國服飾,過中國年節”的文化振興觀念。
“振興中華文化”不是一句可以張貼的漂亮標語,也不是一個冠冕堂皇的響亮口號,而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時時刻刻都在做而又自覺的一種行為,小之為個人的習慣,大之為一國的國情、風俗,無不蘊涵著中國的文化。但是一般人一聽說“振興中華文化”,內心就泛起一股嚴肅感,立刻聯想到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四維八德、諸子百家、之乎者也。視中華文化為一種高不可攀、遠不可及的象牙塔里的藏物。其實上述諸般乃是我中華文化的精華、綱要與原則。而我們一般國民以及學生所要做到的振興中華文化,固然要懂得上述中華文化倫理性的“知”,更重要的是要重視日常生活細節中的“行。”
所以忠信的觀念教育之一為培養學生吃中國飯,說中國話,穿中國服飾,過中國年節的文化振興觀念。把振興中華文化生溶化、淺顯化、行動化。使全民都能從深不可測的象牙塔里跳到現實生活中,共同負起振興文化的責任。茲分項說明于后:
吃中國飯
我們所要強調的是吃東西的方式而不是吃東西的內容。我們不是說中國人不可以吃牛排。任何有營養價值的東西都可以吃,只要是用筷子來吃,就是在保有中國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不可以洋氣得動輒以喝咖啡、喝可樂、喝啤酒為榮,而應該宏揚我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
說中國話
對內來說,我們要做到人人說國語(也就是普通話)來代替復雜的方言,以求全國的統一與合作。一個中國人聽不懂另一個中國人聽說的話,這種恥辱比之于中國人狂熱地去學英文猶有過之。
對外來說,一個中國人切不可在國語中夾雜幾個英文單字而引以為榮。如果講英文的美國不是世界強國、如果我中國執世界科技之牛耳,中國話也同樣可以成為國際語言,
我中國年輕的一代也就無須費那么多的時間去學英文了。
穿中國服飾
由于交通的便捷,不僅增加了各國之間來往的頻繁,流行的浪潮幾乎也很快就波及全球。如果我們仍要求穿中國式的長袍馬褂,似無必要。我們認為只要不是奇裝異服,不是別國代表性的服裝(如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高叉裝),都可以穿。但遇到國際性的活動時,除世界通行的西裝外,代表中國的長袍或中山裝,也是很適當的服飾。
過中國年節
中國的農歷年、端午節、七月節、中秋節,都是中國文化的一種體現,我們要把這種習俗延續下去。而母親節、圣誕節。這類純外國人的節日,我們不可盲從。因為任何一個節日,都有其文化背景。有屈原才有端午節;有慎終追遠的民族意識才有七月節……而外國人在忙碌的功利主義社會中成長。倫理觀念淡薄,不得不以特定的節日來加強母子間的親情,節月的本身就是道德的淪喪,為人父母的悲哀。中國人又何苦學時髦呢!
如果一個中國人能做到吃中國飯,說中國話,穿中國服飾,過中國年節,在振興中華文化的崗位上,他就是個克盡厥職的一員。比起有些剛開完“振興中華文化”大會,就到有電子琴的大餐廳中喝咖啡、吃西餐以示慰勞,以示自強,以示聯誼的大人先生們,其對保有中華文化的貢獻,真不知高到那兒去了。
盼我忠信學生,要從生活細節中去振興中華文化,要從不知不覺中傳遞中華文化的種子。種子雖小,但具有無限生機,總有發揚光大的一天。
5.“勿以善小而不為,勿從惡小而為之”的敬業觀念
社會是由數不清的各種行業組成,讀書就是在為將來參與社會行業做準備。現代的年輕人,好高鶩遠者多,腳踏實地者少;想不勞而獲者多,愿胼手胝足者少;想一步登天者多,肯從頭干起者少。其結果是,少數肯腳踏實地的、愿胼手胝足的、肯從頭干起的,都日漸接近成功;而那些好高騖遠的、想不勞而獲的、想一步登天的,仍然漂浮在社會里,與自己美好的理想是距離越來越遠了。
所以忠信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來培養學生的敬業觀念。天下本無大事,集許多小善就是將來的大成;集無數小惡,就是將來的毀滅。
“忠信”的學生最了解“忠信”,社會上人人都說“忠信”好,“忠信”好在那里?恐怕誰也說不出來。社會上人人能朗朗上口的,左一聲是“忠信”學生排隊;右一聲還是學生排隊。“排隊”在教育上的成就來說,那真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但是當“忠信”學生人人能做到,當排隊的佳譽從四面八方傳出,就變成一股大不可當的成功標志了。同樣,一個學校有學生偷竊,這是件很平常的事,天下的學校沒有一個敢自夸沒有學生做賊,這是任何學校必有的小瑕疵。但是一次、兩次、三次,無數次的竊案不斷發生,這就由小錯集成大惡了,甚至使校名蒙羞。與“賊”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們再看看,今日福待公司在世界上的成就;乃淵源于一個年輕人撿起一片小紙屑。最初當福特還是個小公司時,老板向征求一位助手;當他在與許多應征者面談時,發現門旁有一張紙屑,可是每一個應征者或視而不見,或跨越而過。直到又一個年輕人他很自然地撿起這片紙屑,丟入廢紙簍,然后怯怯地、無望的走向老板,因為他看到其他應征者的氣勢時,早已不存希望了。在這些應征者中不乏有才干者、有學問者。可是老板這時內心既激動,又喜悅,內心頻頻喊著:“就是他,就是他,這就是我要尋找的年輕人,一個眼中有事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就這樣,從撿起一片紙屑,而進入福特公司,終使福特公司享譽全球。
我們再看那萬丈高樓,但它必須由平地造起。當一個人砌下第一塊磚時,連一點高樓的影子都沒有,但這一塊磚卻是萬丈高樓的起點,沒有它,這高樓就是空中樓閣,就是不能實現的理想。而那汪洋大海,又何嘗不是由無數的小水滴匯集而成的呢:
所以“忠信”以劉備所說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兩句話作為學生敬業觀念的箴言。因為其重點,不是在善之大小。惡之輕重,而是在他為善為惡之立念。肯為小善,這一絲善念,就像是一粒善的種子,會萌芽、會繁殖、會擴大,也會結善果。能為小惡,這一點惡念,就像是初現的一個癌細胞,會分裂,會加多,終至奪取你的生命。所以一個年輕人,當他還是個學生時,就要培養他的敬業觀念。以使他將來一踏入社會,對他所從事的行業,那怕是最小的,最卑微的,最不受重視的,也要把它做得最好。能把這些他人不屑一顧的事都做得最好,就是替未來最大的、最尊貴的、最卓越的事業奠下基礎。
6.“為國家需要而求學問,為社會合作而學技能”的利他利群觀念
人人都要受教育,人人都要讀書,為什么?
有人說:“為了自己未來的前途,為了學習生活的本領,必須要學習一技之長。”也有人說:“讀書是為你自己啊!你想要過高人一等的生活,必須先把書讀好。”
于是父母、老師、學校、社會都圍繞這一主題來教育下一代。
父母把讀書好的孩子看成未來光耀門楣的希望。遇到升學考試時,更能享受到特殊的待遇,除了一切事都不肯煩勞他外,還要吃好的;另外,還要以他為例,作為教育其他孩子的榜樣。
老師、學校,也對功課好的學生加強輔導,以求得高的升學率,使學校揚名,以證明他教育的成功。而真正在課業上需要輔導的一群,卻置之不顧,最后以“準他畢業”就算是學校對他們莫大的恩賜,這不叫誤人子弟叫什么?
所以“忠信”要為學生“為什么要讀書?”“為什么要學技能?”下一定義,使之認識求學是有目標、有方向的。讀書不是利己的自私行為,而是利他利群的互助行為,即為國家需要而求學問,為社會合作而學技能。
今日之社會,是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
國家的需要,是根據社會的供求,整個社會就是大的分工。不論我們在學校里學的是什么,最終都要用之于社會,替社會服務,而不是為自己、為家人服務。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看你服務對象的多寡和貢獻大小而定;能力小的,為少數人服務,能力大的,為千百人服務,甚至為全人類服務。你服務的范圍愈廣,人數愈多,服務質量愈好,你的價值就愈大。今日的社會,是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已不再是最早那種“鑿井為飲”,“自耕為食”的我“不求人,人也不求我”的單純社會了。
要將私利蘊藏在公利之內
如果你服務的范圍廣,人數多,價值大,社會對你的報償一定也大,報酬也多。在你為利他利群而努力工作的過程中,相對的體也得到了個人的利益,有了自己的前途,過著優于一般人的生活。這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道理。為國家為人群是本,為自己是末,我們要把自己的小目標蘊藏在利他利群的大目標之內,把利己變成利他利群的自然結果。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把一切的努力作為獲得一己私利的手段,表面上看起來,先公后私,先私后公是一而二,二而一殊途同歸的一種行為,但觀念上不能有偏差,否則就失之毫厘,謬之千里了。就像人人有飯吃與有飯人人吃是不一樣的一樣,人人有飯吃,是積極的,要努力,要增產,是走向富足的路;而有飯人人吃,是消極的,是瓜分、是搶掠,結果是走向貧窮。
先求國家前途,再求個人前途
在國家強盛進步、社會富足安定的大前提下,才可以求得個人的前途。撇開國家、社會不顧,你個人再大的成功,也不過是為個人所用,求得個人的豐衣足食、華屋名車而已,對民族,對中華歷史卻缺少一份承先啟后的責任,再高級的物質享受也彌補不了你生命的空虛。
所以讀書的目的,是為國家的需要;社會的分工,要有一種國家責任舍我其誰的磅礴氣概和求利要求國家大利的開闊心胸。如果一開始就灌輸給你讀書是為你自己的前途的偏頗觀念,結果你自然就成為一個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自私自利的人了。一旦自己的利益與國家社會的利益沖突的時候,你自然就暴露本性置國家社會前途于不顧了。
所以觀念之確立,不為不重要。“忠信”的學生,一進入學校,就確立“為國家需要而求學問,為社會合作而學技能”的利他利群觀念,作為他讀書的目標、努力的方向。
杜絕道德污染
學校教育最大的目的,是教導學生做人做事。訓導處是負責教學生做人的單位,教務處則是教學生做事的單位。學生學做人、學做事,有個最低標準。做人要做到人人喜歡你;做事要做到人人需要你。人人喜歡你,你才能入群,人人需要你,你才能被社會所用,這就是學以致用。品德不好,沒人敢用;本領不好,沒人要用。所以,學校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并培育學生良好的技能。學校若道德環境不好,學生學本領也是辦不到的。自古以來大家都懂得良莠不同朝,薰藐不同器的道理,種田的農夫也懂得,施肥以前必要除草,學校教育何嘗不是一樣。壞學生不除,好學生全部被帶壞,壞學生就像一個壞了的雞蛋,壞蛋具有攻擊力,他的壞水、壞湯會流到好蛋的身上,使其變壞,慢慢感染,破壞力日日增加,最后所有的蛋,有多少壞多少。故曰:“勿使滋蔓,蔓難圖也”。學生有了傳染性的疾病,老師知道要隔離,要送醫院,否則是不道德的行為。學生有了壞品德的傳染病,為什么不去隔離他,道德的污染,與疾病的傳染不是一樣的事嗎?所以要實現前述的所有教育理念,必須要從杜絕道德的污染開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