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風華正茂

八十年前的紅色學府——上海大學

程 陶 · 2008-03-06 · 來源:人民政協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八十年前的紅色學府——上海大學

 

程 陶

人民政協報  ( 2007-01-04 )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社會上曾流傳有“五四運動有北大,大革命時期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武有黃浦,文有上大”等這樣的美談,這個“上大”,即指被國民黨右派稱為“赤色大本營”的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創辦于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第二年,至1927年4月12日被國民黨查封,僅僅存在了五年時間。在上大的領導成員中,鄧中夏、瞿秋白、陳望道、邵力子等都是黨內早期的領導人。沈雁冰(茅盾)、蔣光慈、惲代英、張太雷、蕭楚女等曾在這兒執教。這所設施簡陋的學校,成了培養革命干部的搖籃。在當年上大的學生中,許多人后來成了棟梁之才,還有不少人為黨的事業而英勇獻身。

  上海大學最早的校址在上海閘北青云路青云里(今青云路167弄的位置,1987年定為市級革命紀念地)。這里原是私立東南高等師范學校校址,有學生160多人。因校長王理堂為一貪財無行的市儈文人,辦學完全為了中飽私囊,致校政腐敗,難以為繼。學校因而爆發了一場“倒王風潮”。王理堂離開學校后,學生們為繼續求學,要求改造學校。學校里的周學文、程嘉詠等秘密組織十人團為活動核心,其中有些人與共產黨有聯系,便要求由共產黨出面來辦校。

  1921年底,中國共產黨創辦了第一所學校,即平民女校,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培養搞婦女工作的干部,校長是黨中央宣傳部長李達。在取得成功經驗后,為加速培養更多的干部,中共總書記陳獨秀決定創辦一所高等學校,他曾與李大釗等人多次醞釀籌劃。此時正值東南高等師范學校事發,黨中央研究后,決定接受師生們的要求,將東南高等師范改建為上海大學。

  那時的青云路屬市郊結合部,青云里只是一條小弄堂。上大創辦時只有一座老式石庫門樓房,兩層樓共十余間房子。后來把樓上并排兩間房子的隔墻拆掉改為大禮堂,也算是大課堂。其他客廳、廂房都是教室。設施盡管簡陋,利用率卻很高。除了白天正常的教學活動外,晚上是夜校的學生上課,每天從早晨到晚上十點,每個教室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校門前是一大片荒地,這是學生們課余活動的場所。1924年2月,這個弄堂大學的學生從160人增加到400人,校舍已將不敷;同時也為避開封建軍閥對瞿秋白的監視,學校決定遷到公共租界的西摩路南洋路口(今陜西北路29弄4-12號,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后又借了對面新建的時應里的部分房子辦學。那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孫中山也很重視培養干部,遂決定給上大撥款。1925年9月7日,經廣州革命政府第十五次會議決定,補助上海大學建筑經費二萬銀元。1926年又補助一萬銀元,使學校的辦學條件大為改觀。

  1925年五卅運動時,上大學生進行募捐支援罷工工人,并組織宣傳隊上街揭露事實真相。上大成了這次運動的重要據點。這使帝國主義十分懼怕,公共租界當局下令上海大學停辦。這年6月4日,英帝國主義出動海軍陸戰隊對上海大學實行武裝占領,后來又派警察封鎖該校。次日,學校在老西門勤業女子師范學校建立臨時辦公室,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會議由陳望道主持,大家公推陳望道起草宣言,發表通電,強烈抗議英帝國主義的暴行,并決定將學校遷至青云路師壽坊作為臨時校舍,于是上大又成為弄堂大學。

  師壽坊是石庫門式平房,條件很差。學校在弄堂口掛上了于右任寫的“上海大學臨時校舍”的牌子。當時學生已增加到800人,還有附設的平民學校和青云學校,僅有15幢民房,校舍嚴重不足。這時上大在社會上名聲蒸蒸日上,都認為這所大學具有遠大的發展前景。于是學校決定利用這個有利條件,采取募捐和借款的辦法,籌錢建造校舍。新校舍選在江灣鎮西端,1927年4月1日校舍落成,師生們遷入。但很快又發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說“上海大學是赤色大本營”,蔣介石指令淞滬警備司令楊虎和陳群查封了這所學校,并把上海大學的新校址改成了“國立勞動大學”。

  上海大學創建時,共產黨人考慮到工作的便利,鑒于當時的政治形勢,想邀請一位有聲望的人來擔任校長。當時提出了章太炎和于右任。章太炎是社會政治活動家,又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學術大師。于右任20歲時曾經歲試第一,被稱為“西北奇才”,25歲任商州中學堂校長,后加入同盟會。1918年他從日本返回陜西任靖國軍總司令,對教育工作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民國日報》工作的邵力子向陳獨秀力薦于右任擔任校長,但于右任考慮到辦學經費及教員等問題,有些躊躇。后經柳亞子、楊杏佛、葉楚傖等人促勸,于右任同意擔任校長之職,并將學校命名為“上海大學”,副校長由邵力子擔任。1922年10月23日上午,于右任、邵力子赴任時,原東南高等師范學校的學生們在北火車站附近冒雨列隊歡迎。于右任擔任校長后,請楊杏佛草擬招生簡章,聘請葉楚傖任教務長,張君謀、何世楨等人任文科、美術科主任。1923年4月,于右任在福州路同興樓菜館邀請李大釗等人便餐,商談上大校務,李大釗向于右任推薦鄧中夏和瞿秋白。于右任欣然接受,請共產黨人鄧中夏擔任校務長主持學校行政工作,瞿秋白擔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

  鄧中夏此時擔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主任,他由李大釗委派到上海大學工作后,抓了三件大事:確定教育方針和目的要求;改革學校建制,草擬上海大學章程;聘請具有真才實學的人士來校任教。這三件大事,奠定了學校發展的基礎。1924年他離校后,由陳望道任校務長。瞿秋白是1923年7月來到學校的,當時年僅24歲。他主持的社會學系當時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首創,瞿秋白親自擔任該系的教學工作,他以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為依據,主編了《社會科學概論》共四集,上海書店印行,影響很大。1924年6月,他在《民國日報》發表《上海大學概況》一文,后又發表《現代中國所當有的上海大學》,指出:“切實社會科學的研究及形成新文藝的系統——這兩件事便是當有的上海大學之職任,亦就是上海大學所以當有的理由。”這年10月,瞿秋白遭到反動當局通緝,他按照黨的指示轉入地下,教務長由施存統(施復亮)接任,但他仍時常到學校向學生們作報告。

  陳望道是1923年秋到校任職的,對于是否到上大工作,他考慮了較長時間,后來陳獨秀給他寫了張小紙條,內容是:“上海大學請你組織,你要什么同志,你開出來,請你負責。”最終他接受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委派,先在上大任中文系主任,邵力子離校后,他任代理校長,兼任校務長,一直到學校被迫關閉。在上大擔任副校長的邵力子,1920年5月加入上海的共產主義小組。他除負責學校工作,還講授古代散文和新聞學。1925年6月他到廣州,在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主任。上大系主任一級的人物有:張君謀任文學系主任,洪野任美術科主任,何世楨任英國文學系主任,侯紹裘任附中主任等。而到校任教的幾乎都是國內有名望的政治名流和學界精英。教師有惲代英、蔡和森、蕭楚女、任弼時、楊賢江、侯紹裘、蔣光慈、朱自清、葉圣陶、曹聚仁、周建人、施存統、沈雁冰、田漢、朱光潛、周越然等。來校講演的有李大釗、章太炎、戴季陶等。瞿秋白的講課很吸引學生,他講課時神態從容,引征各種故事,深入淺出地分析問題。沈雁冰曾在平民女校執教,他到上大后在中文系講授小說研究,在英文系講希臘神話。由于他涉獵廣泛,融合古今中外,被學生們稱為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任弼時是剛從蘇聯歸來的最年輕的教師,許多學生滿懷興致地向他詢問許多新鮮而又十分關切的問題,任弼時都作了使人滿意的回答。上大的教師工資不高,每課時只拿一兩塊錢,有的還是盡義務的。當時還是上大學生的施蟄存回憶說:“當時上大的教師大部分是兼職的,這些從事新文學工作的教師都很年輕……田漢那時上課都不敢看下面的學生,只顧盯著天花板,我們都不禁失聲笑了。”

  當時,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譯成中文的很少,因此許多教師的講稿經整理后,由出版社、書店印行。陳望道講授的是《國文法》和《修辭學》,開明書店后來出版的《修辭學發凡》就是他當初的講稿。鄧中夏的《中國勞動問題》、蕭楚女的《中國農民問題》、施存統的《社會思想史》、安體誠的《現代經濟學》、瞿秋白的《社會科學概論》、蔡和森的《社會發展史》等,都是在講稿的基礎上由上海書店和民智書店發行的。上海書店也是共產黨領導的出版發行機構。

  上大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其中以四川、廣東、安徽等省居多,黑龍江、遼寧、吉林等省的學生也不少。每個學生都有一枚學校頒發的校徽,圖案是“海上紅日東升”,中間嵌著“上大”兩個字,掛在胸前,顯得很有朝氣。大部分學生參加勤工儉學,到報社、書店、青年會和中小學去做兼職工作。這種緊張而艱苦的生活和工作,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和毅力。

  劉華、何秉彝、郭伯和、黃仁和楊尚昆等來自四川省。楊尚昆在社會學系學習時,以“四川同學會”的名義在同鄉中開展工作,并積極參加了第一、第二次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的籌備工作。蔣冰之(丁玲)、王劍虹、楊之華等,更是女學生中的豪杰。1921年丁玲回到家鄉湖南常德,王劍虹去看望她,希望丁玲到上海平民女校讀書。接著,她倆在南京小住時遇到瞿秋白和施復亮,他們希望她倆到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習。瞿秋白告訴她們說:“上大培養年輕黨員,可以接觸到一些在文學上有修養的人,可以學到一點社會主義。”丁玲回憶說,在上大“我喜歡沈雁冰先生講奧德賽、伊利亞特……我還讀過沈先生在《小說月報》上翻譯的歐洲小說。”王劍虹則欣賞俞平伯講的宋詞。俞平伯每次上課全神貫注于他的講解,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在深度的近視眼鏡里,極有情致地左右環顧。他的確沉醉在詞的意蘊之中。她說:“可是最好的教員卻是瞿秋白,他講希臘、羅馬,講文藝復興,也講唐宋元明……他為了幫助我們很快懂得普希金語言的美麗,也教我們讀俄文的普希金的詩。”

  在上海大學時,丁玲決定了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她問瞿秋白將來究竟做什么好。瞿秋白昂首回答:“你按你喜歡的去學,去干,飛吧,飛得越高越好,越遠越好。”楊之華因與前夫沈劍龍志趣不投,只身來到上海大學讀書,投入革命洪流之中,并與瞿秋白結為終身伴侶。

  上海大學培養了一批職業革命家、理論家和文學大家,學生中有很多都成了政治和文化名人,其中有何秉彝、李碩勛、何挺穎、郭伯和、楊尚昆、張治中、王稼祥、顧作霖、秦邦憲、張際春、李逸民、陽翰笙、匡亞明、張琴秋、孟超、孔另境、戴望舒、施蟄存、袁牧之、葛琴等等。革命洪流大浪淘沙,如王新衡、韓步先、李士群等人逐步走向革命的反面;而康生、陳伯達、饒漱石等人雖在革命隊伍中身居要職,最終卻成了反面教員。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4.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7.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8.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9.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10. 雙石|大勢已去,無力回天——西路軍基本解體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