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宿舍,如今成了大學生的“矛盾重地” ?
這幾天,南京某大學研究生周顧發現自己在宿舍成了一座“孤島”,而最近的導火索,就是經導師推薦,自己率先發表了一篇論文。
“消息一傳出,本來就淡漠的宿舍關系變得更加詭異,室友都對我愛理不理的。”盡管有心理準備,周顧還是沒想到,這個好消息讓自己在宿舍關系中空前尷尬,更讓她郁悶的是,之后,宿舍里各種牽涉到自己的誤會、矛盾接二連三。
“宿舍的氣氛鬧得很僵,小摩擦都能升級為大吵,室友間彼此較勁,誰也看不慣誰……”這些困擾周顧的人際關系難題,其實也是很多大學生黯然傷神的心病,他們或忍耐、或逃避、或長期“冷戰”、或撕破臉皮……幾年的大學生活中,糟糕的人際關系是很多人不愿觸及的隱痛,而宿舍,成了大學生的“矛盾重地”。
宿舍已經形成了巨大的“離心力”
“晚上宿舍6個人一起臥談到深夜、嬉笑著追憶彼此的初戀;周末開個小Party,成群結隊去逛街,這些情景恐怕只能永遠屬于大一的回憶了”,江西某高校大四學生徐慧說,大一之后大家的生活開始變得匆忙、瑣碎,同學之間的溫情驟減,少了交流,矛盾不知不覺中增多。到后來,這些大小矛盾掰著手指也數不清了。
徐慧回憶,有人成為班干部,有人進了學生會,經常忙到很晚,而有人要考研,休息受到打擾,更重要的是,因為獎學金、助學金的評選、保研等利益關系,關系不錯的室友都鬧翻了臉。
“幾次矛盾后,大家都冷漠了,一方面因不愿容忍彼此的缺點,另一方面也有了更多的朋友,投給室友的感情少了,宿舍在大家心目中也逐漸‘空’了。”徐慧說,都快畢業了,宿舍關系處到這份兒上,也只有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了。
武漢大學的學生王婷提到自己大學宿舍的關系時,也是一聲嘆息。“原本好好的宿舍,一到大二7個人就分成3派,氣氛很緊張,互相都不搭理。”王婷說,就像開燈關燈一類的小事,矛盾雙方也能較勁大半天。到后來,只要一聞到“火藥味”,大家就紛紛回避,甚至有意回避宿舍,沒事都待在外面,“怕聽到有人用方言大聲聊天,更怕身陷冷戰或不小心踩上‘地雷’”。
宿舍矛盾的陰云下,不少同學毅然選擇搬離宿舍,或者調換宿舍。甚至有人為了逃避宿舍沖突而出去租房。
南昌大學的兩個女生就結伴在校外的居民區合租了一間房子。其中一個女生說:“不愿在宿舍住,人太多,關系太難處。”另一個女生說,南昌大學曾經一度禁止校外租房,但禁了一個月后就不了了之。因為根本禁不住,倒不是談戀愛租房難禁,更重要的是,我們被宿舍矛盾困擾,宿舍已經形成了巨大的“離心力”,我們在被“甩掉”之前先“逃逸”了。
個性差異可能導致宿舍矛盾
宿舍6個人最后一次聚餐的時間,大二學生劉敏已經記不清了,雖然偶爾會懷念昔日宿舍的和諧,但劉敏已經習慣了每天早出晚歸,把自己泡在圖書館和自習室,連周末也不例外。
“其實,南方的冬天常刮風下雨,誰不想待在暖和的宿舍里?但是,宿舍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寧愿出去挨凍也不愿多待一分鐘。”劉敏說,一到大二,自己就慢慢“逃離”宿舍了,因為6個人中的5個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小團體,而自己成了被排斥的那一個。
宿舍里只有劉敏來自農村,與個性張揚的城市孩子不同,她很注意自己的言行,盡量不與室友發生沖突,甚至在觀點爭論時不發表意見,遇到委屈也是寧愿強忍也不說出口,因此大一時,她的人緣還不錯。
但劉敏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平時,哪怕一句無心的玩笑也讓劉敏半天想不開。一次,有室友評價一個人穿著品味“很土、像個鄉下妹子”,劉敏忽然覺得是在針對自己,她沖著室友發火:“我就是鄉下人,你什么意思?”這次意外的沖突讓該室友也很憋氣,向來活躍的她發揮了“意見領袖”的作用,讓另外4個人對劉敏也多少有了看法。
想到自己的忍耐,沒能換來室友的感激,甚至沒有起碼的尊重,這一次爆發后劉敏心里極度失望。隨著和室友間的矛盾越積越深,劉敏選擇了逃避。
天津某高校的一名同學提到,自己有一個室友幾乎從不參加宿舍集體活動,非常不合群,平常有些小矛盾也很難有機會溝通,最后因宿舍衛生掃除的小事鬧大了。關系破裂后,她自己調換了宿舍。“其實,當時我們的火氣也大了些,如果當初沒有這件事,可能她也不會走。”
有多少本可緩解的沖突,因“無心之言”或“沖動”而引爆?湖北某高校有一個女生與室友之間長期不和,一次聽對方評價自己的照片丑,便懷恨在心,故意背著室友要了其男友的手機號碼,并不斷地發短信、打電話,要求做其女朋友。后來,其室友知情后,兩人大吵一架,自大二之后就再沒說過話。
五六個“中心”在同一屋檐下怎樣共處
“其實想想也挺可笑的,都研究生了,我們還在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過不去。”周顧舉例,連放洗臉盆的架子的空格都得挨個分配好,誰的桌子多挪一點地方都能吵上幾句。
在踏入社會之前,不少同學在宿舍這個“小社會”里,先被摔得鼻青臉腫。當一群“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在大學宿舍聚頭,可以想象,五六個“中心”要“和平共處”在同一屋檐下有多難。
“大家的自我意識太強了,不懂得如何相處、忍讓,宿舍里有兩個比較強勢的人的時候,矛盾就難免了。”一個曾在大學里做過“女生委員”的同學說。
“每個人自尊心都很強,即使好心給室友提建議,也很難被愉快接受,反而,還容易生出敵意,得罪人。”一位同學說,有人從小沒養成為別人著想的習慣,我們也沒有義務教她。“道不同不相為謀”,時間長了,當然就疏遠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相比較男生,女生宿舍人際關系更復雜,女生對人際關系的敏感度也更高。
有一個女生,為了跟自己的室友“較勁”,處處攀比,不僅比成績、榮譽、服飾,甚至收到男生送的一束鮮花,都要讓人一支一支地送到宿舍,就為了向自己的“對頭”炫耀,而該室友也不甘落后,收到情書后故意當著該女生的面大聲讀。
而男生間的“對抗”形式單調一些,“我們表達友情的方式簡單,合得來就一起吃飯喝酒打撲克,合不來的就不答理,再嚴重點的就故意忽視他的存在。”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名男生說。
“現在遇到問題,大家都不肯打開心扉,缺乏溝通,誤會就越來越深。”周顧說,集體活動其實挺重要的,至少彼此距離拉近了許多。
改變自己是關鍵
與周顧的遭遇有所不同,中國人民大學的李茜反倒發現,與本科時相比,自己現在的宿舍關系和諧多了,幾乎沒有摩擦。而有同感的研究生并不在少數。這是為什么呢?
“都是從本科走過來的,更成熟也更懂得寬容忍讓了。”
“研究生才兩年時間,一個宿舍才4個人,大家有各自的目標,競爭又不多,彼此都珍惜這段同學情分。”
“同學們今后可能都在一個圈子混,犯不著為一點小事傷和氣,啥事不能忍了?再說,能考上研究生的,也都是知書達理的人。”
李茜在本科時有“書呆子”的綽號,因為她愛讀書,也因為她內向、不愛跟同學交往,為宿舍矛盾,她也經常獨自難過。考上研究生后,李茜很注意人際關系的培養。她不僅改變了性格,變得自信大方,不拘小節,還經常跟室友一起逛街、吃飯,能忍讓和幫助別人,時時贊揚別人,也坦然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在宿舍閑聊時油嘴滑舌、來兩句幽默……
李茜的這些改變為她贏得了“融洽”的宿舍關系。她明白,無論是處理今天的宿舍關系還是日后的職場關系,實際都反映人的社會生存能力,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能改變自己就不改變別人,能早一天改變就不晚一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