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我應該拿多少錢為你壯行?
一家民間商業調查機構發布的《200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與生活形態研究報告》表明,在受訪的9804名大學生中,有27%的大學生擁有個人電腦,19%的大學生擁有PDA(掌上電腦),12%的大學生擁有MP3,6.6%的大學生擁有數碼相機。他們在大學“學習娛樂兩不誤”,可以游泳、健身、泡吧、買阿迪達斯、用帶有攝像頭的手機,和男(女)友暢游祖國的大好河山……這份報告進而宣稱:今天的大學校園已經告別寒窗時代。
事實真的如此嗎?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去看看,今天的大學新生的真實消費狀況和精神風貌。
大學新生的入學裝備清單
★新生李亮
筆記本電腦9000多元,彩屏手機1650元,名牌MP3860余元……除去學費和生活費,準備從西安去武漢上大學的新生李亮光這“三大件”裝備就花去了父母一萬多元?!拔覀兺瑢W有的還買了近兩萬元的電腦呢!”李亮自己稱,他的這些裝備在同學里最多算個中等檔次。 還有不到半個月,大學新生就要邁向向往已久的高校大門。在準備行囊的同時,他們及他們的家長也在估算上大學到底要花多少錢。大學期間的花費主要包括這幾部分:學費、住宿費、教材費、雜費和日常生活消費開支。以河南為例來計算一下:
學費(以本科生為例):理工類、體育類專業,每生每年3700元;文科類專業,每生每年3400元;醫學類專業,每生每年4500元;藝術類專業,每生每年5700元。
住宿費:依住宿條件不同,從400元到1100元不等,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自主選擇。我省幾所高校具體標準如下:4人間每年1100元,6人間每年800元,8人間每年400元。其他省市高校的住宿費標準也基本就是這個水平。(圖片:第一次作主花錢還得悠著點)
教材費:我省為每人每年預收500元,畢業時結算,多退少補。但據往屆學生介紹,一般情況下書費基本沒有剩余,即使有,數額也小。
日常生活費:河南財經學院一位男同學說他每月開支在500元左右。在河南農業大學,一位來自某市城郊農村的大三學生向記者出示了一份他今年上半年的支出記錄,可以看到,一個學期,他的生活消費總額為2197.86元,平均每月400多元(按每學期5個月計),這個數字得到了其同學和鄭大工學院幾位男生的認可。至于吃飯能花多少,農大后勤集團飲食中心提供的消費匯總記錄顯示,生均日消費額為7.3元。如此看來,每生每年平均生活消費應該在4500元左右。這還是鄭州的標準,如果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讀書,花費將更高。
這樣算來,在河南,一個大學生一年總花費將達9000多元,4年大學畢業要花費近4萬元。體育類、藝術類專業學生的花費要高于這個數目。經濟發達城市高校的學生也要高于這個數目?!耙辉露儇毨簦陌傥灏賱倝蛴?,千兒八百是扮酷,兩千三千是大戶。”這是某高校網站BBS上的順口溜?!按髮W生每月生活費給多少才合適,既能讓孩子夠用又不浪費?”這是許多大學新生的家長的困惑。讓我們參考一下在校生的狀況:
★師哥師姐的消費:
◇王少輝:(西安郵電學院)
由于第一個月要買牙膏、牙刷、洗衣粉、肥皂、洗發水之類的生活用品,所以花費比平時多一些,大約六七百元左右,平時每月500元左右的生活費,用于吃飯的花費大約300元,其他用來買生活必需品、上網和其他事情,每年大概每季一兩套的衣服就足夠,平常不經常買衣服,用于其他聚會的機會也不多。大約每學期2000元生活費就足夠。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一般情況下每月400元的生活費就可以了,吃飯大約300元,另外,有100元的額外開支就夠了。
◇趙同學:(西北政法學院)
西北政法學院的趙同學,家住周至縣農村,家庭貧困,父母為其湊齊了學費,就再也無力支付生活費,他的生活費來源為在校勤工儉學。
每月150元的生活費,每天最多只能花去5元,早餐是饅頭,晚餐還是饅頭,只有中午打點米飯,喝些免費湯。大學一年,沒有買過衣物,校服是學院免費給的,零食更談不上,更不用說平常出去逛街旅游。勤工儉學和發奮苦讀,是他生活的全部。
◇張靜:(西安工業學院)
每月生活費1200多元的西安工業學院張靜的生活費是這樣開支的:
伙食費:每月共計大約300元;零食:每月300元左右;通訊費:每月130元左右手機費,主要跟朋友和同學聯系。日用品費每月平均30元左右(含化妝品費);交通費:每月不超過50元。以公交車為主,每月平均打的一兩次。同學聚會:大約一星期兩三次,每次20元左右,每月200元左右。逛街月共計200元左右。旅游:大一去江蘇花費300元,大二去武漢花費300元。
張靜和肖同學建議大學生剛一入校花錢一定要有規劃,如果光是伙食費300元肯定夠了,再加上其他一些費用400塊錢就差不多了。家長賺錢都辛苦,最好能節約一些,盡量減少開支。另外,大約有40%的大學生在入校后都有過記賬的經歷,目的是為了控制自己的花銷,大學新生不妨可以效仿。
★新生入學新開銷
◇同鄉會:新生入校“必修課”?
調查:黃欣(西安東郊某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大三,江西南昌人)
大一時因為才到一個新的環境,各方面都不適應,看到學校有江西的同鄉會就毫不猶豫地參加了;可后來發現還有專門的“南昌同鄉會”,覺得更親近了,就又參加了;最后發現還有我家所在區的同鄉會,當然更要參加了。這樣我一共參加了3個同鄉會!而每個活動也都要多少交納一定的活動費,結果害得我總是生活很緊張!
建議:理性地選擇同鄉會,不要盲目地參加。同鄉會的活動根據自己的需要、愛好及時參加,不用每會必到。在費用方面,最好實行“AA制”。
◇生日宴:大多數大學生的“熱門消費”
調查:王同學(女,長安大學自動化系大三,西安人)
王同學說,同宿舍的女同學過生日時,其他同學單獨或合買一些工藝品、個性時尚項鏈、手鏈等,價錢從十幾元到百余元不等。但聽說有的同學過生日時,也有同學聯合起來給她買衣服的。只要有生日聚會,花錢至少也在100元左右,多的還有200多的。
建議:自己掌握好尺度,量力而行。同一宿舍的同學最好都不開生日party,到生日當天相互口頭祝福一下,表達大家的祝福之意就行。
◇同學會:你來我往 輪流“坐莊”
調查:張潔:(女,西安理工大學信息管理專業,大四,西安人):同學會讓我曾經感到很郁悶!我一個月的生活費500塊左右,每個月用于支付同學聚會的費用差不多就100元,根本沒有什么實質上的內容,就是吃吃飯、唱唱歌之類的。
“班上有位同學,參加同學會幾乎是每會必到。月初還好,經濟寬裕些,可是到了月中時生活就已經捉襟見肘了。后來發展到借錢去參加同學聚會,一個月下來總是負債累累,家里寄來的錢又用來還債?!睆垵嵱米约和瑢W的實例奉勸大學新生。
建議:對一些自己認為沒有必要參加的同學會,一定要學會對邀請人說“不”。
據中國商業聯合會最新統計,7月份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圍繞暑期促銷,零售額達102.2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4.2%。統計顯示,電腦、數碼相機等電訊類產品及運動服飾類商品十分受寵。數碼相機已取代傳統相機,成為時尚一族的新寵,7月份照相機銷量同比下降10.3%,而數碼相機銷量卻上升24.9%。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7.3%,旅游運動鞋銷量同比增長19.4%。
眾說紛紜大學新生花費
★觀點一:提高自制力 理性消費
王老師認為,大學生應當明白,生活費是父母給的,大手大腳勢必增加父母負擔,消費無度不利于自己的成長與發展。大一新生更應提高自制力,做到理性消費。大學生消費要學會計劃消費,消費時要嚴格按計劃執行,禁止攀比消費和舉債消費。為了防止意外,應拿出消費總額的10%―30%作為機動數,以備不時之需。學會管家理財,嚴禁鋪張浪費。特別一些人情消費,更應該量力而行。做到該花的錢盡量少花,不該花的錢堅決不花,時時提醒自己要省著花錢。
★觀點二:勤工儉學既能支付生活費又能鍛煉自己
在西安從事銷售行業的楊小波先生,畢業于江西財經大學旅游管理系,他認為,大學生生活費完全沒必要給太多,像在北京那樣的城市500元就足夠了,他曾經就有一學期只帶7000元的經歷,其中還包括學費。學生在校完全可以靠打工來支付一些生活費用,而且在校打工也很方便,他不贊成師范類學校以外的學生去尋求家教,他說:“在學校里,一般都有為貧困生專設的勤工儉學工作,像圖書館、超市、打掃校內公寓,這些都是很好的工作,風險也比較小?!彼€向記者介紹了一些他在大學里的打工經歷:“我曾經在學校里開過一個小面館,很能鍛煉自己,另外,我還在大學的圖書館里打過工,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有用的書,獲益匪淺?!?/p>
★觀點三:“消費道德”進課堂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霍涌泉教授認為,盡管新生入學時,一些學校就開設了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相關課程,但其中“消費道德”教育卻一直是空白地帶?;艚淌谡J為,“消費道德”教育應早日進入高校課堂。他說,從高校教育角度來講,除了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引導工作之外,也特別需要在教育制度上借鑒西方的做法,即在經濟來源如獎學金制度等方面,逐步健全和完善學生“自主發展”的機制。
從目前北京、上海等高校的相關情況看,根據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為特點,以強調“合理與適度”消費,反對過度消費、高消費、超前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地消費等為主要內容的“消費道德”教育,不能僅僅進行單純的說教,而是應該以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理性引導。比如開設“消費常識”等課程,提高對不科學消費的抵抗力;發揮學校社團作用,如開展消費問題討論會或有獎問答。此外,成立各種形式的以保持和弘揚民族節儉精神的組織也不啻為有益舉措之一。
★觀點四: 再富不能富孩子
太原師范學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表示,在中國,一向都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就要錢給錢,要物買物,這不僅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使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
相力副教授建議,目前,高校寢室基本安裝了固定電話,圖書館、教學樓內也隨處可見卡式電話,教學樓內都設置了機房,學生上網十分方便,手機、電腦等并非是大學生活的必需品。我們應借鑒西方“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做法,對孩子,給他們營造一個適合的環境即可,要讓他們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奢侈攀比要不得,盲目跟風要不得,提前消費要不得,應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